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农村孝道流失的社会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农村传统孝观念的断裂和孝道的流失则是客观的现实。孝道流失的背后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家庭结构变化疏离代际情感;城市化进程弱化原有孝观念;伦理教育途径缺失阻滞孝道传承;社会保障制度缺位增加秉承孝道的负担。遏制中国农村孝道流失,伦理道德和社会制度需要携手共担。  相似文献   

2.
农村孝道观念的重塑对维系家庭与社会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来自家庭结构的变化,伦理教育途径缺失及社会保障制度缺位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孝道观念的重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培养农村孝道的社会氛围,加强学校孝道教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由于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对传统孝道文化的冲击,孝道文化出现缺失和衰落,孝道文化在农村遭遇了诸多困境。本文试图阐明农村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社会功用,对当前我国农村孝道文化衰落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当代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家庭责任伦理是指导农民代际互动行为的价值规范,父代是接力行为的行动主体也是子代反馈行为的评价主体,父代责任伦理影响农民家庭代际关系与养老秩序。城镇化背景下父代责任伦理进行了适应性调适,低龄父代延长资源积累时间,高龄父代克制消费需求,父代接力行为扩张。孝道话语在父代责任伦理调适下发生变动,孝道履责主体多元、孝道标准下降、孝道约束力弱化,父代为子代的反馈行为减负。为重塑农民家庭养老秩序,家庭养老法制融合孝道建构起有利于父代的保护话语,然而家庭养老法制保障力度加强却未同步改善农民家庭养老秩序,应然法律话语与实然孝道话语的分离是理解这一悖论的关键。家庭养老法制要立足于父代责任伦理的调适以及孝道话语的变迁,以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和父代主体意识为原则优化家庭养老法律。  相似文献   

5.
孝道是中国传统最为基本的政治伦理观念.作为"善事父母"的孝道在当代社会中状况如何尤其值得关注.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县六郎、方村和周皋三镇为例对当代孝道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善事父母"是传统孝道的价值核心,包含"孝心"、"孝行"和"孝法"等道德要求。其根本缺陷是轻视以至忽视子女的正常要求和发展,由此而产生"善事父母"与"善待子女"相悖的道德悖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伦理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继承"善事父母"传统孝道的合理精神,彰显其现代价值,把"善事父母"与"善待子女"统一起来,是当代中国家庭道德建设领域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孝道观念的重塑对于维系家庭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来自家庭、社会和农民个人原因,农村孝道观念的重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通过扬弃传统孝道观念、倡导感恩教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努力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来重建农村孝道观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孝文化的重建已成为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对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也是我们对待和谐观念科学的、理性的态度。传统孝文化是我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了家庭和社会的伦理道德及其行为规范,对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影响深远。在当今社会,孝道观念淡薄甚至缺失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传统孝道基础之上"新孝道"的提出,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道德素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儒家孝道与当代中国伦理教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代中国伦理教育,在汲取传统伦理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如何对待孝这一儒家文化的原发性的首要观念和德行。我们必须厘清传统之孝与现代之孝的区别,在传统社会,孝是首德和泛德;在现代社会,它只能是子德,是基础道德。传统孝道既有亲情的民主性的合理内涵,也有封建性糟粕,新孝道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亲子平等。掌握孝道的“爱敬忠礼”的伦理精神本质,有助于提高现代孝道和全部伦理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代际伦理已出现了危机,通过价值变迁的角度来考察代际伦理变化的内在机制,可清楚显示我国农村代际伦理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传统与现代价值的断裂。由此表明,构建和谐农村需要重塑正确的农民价值,最终完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组织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的主旨已经获得公认,但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蕴则存在着三种不一样的理解.文章认为,应当视农村和9亿农民为中国解现代化的基础、获得新发展的稳定器和蓄水池,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主线应该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当前情况来看,通过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维权组织来解决农民合作化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传统民间组织、社会文化组织来实现农民合作化,相较而言思路可行但需谨慎.唯有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的自我价值才能得到提升,农村的离散性才能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2.
实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迫切需要一大批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稳定的农村基层干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才俊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既需要大学生本人提高思想认识和能力,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学校的培养、政府政策的落实等.  相似文献   

13.
孝治是传统中国家国同构和圣贤政治的产物。随着中国社会从圣贤政治到民主政治、从家国同构到家国两分、从"家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传统的孝治也逐渐被法治所取代。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7条既体现了法治的精义,又标志着法治在当代中国的兴起。这是因为,法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容易接受法律治理的领域是一些与个人身份无关的领域,家庭关系是法治最难攻克的堡垒。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7条并非"孝道入法",它把传统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性的伦理关系变成了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在这个条款中,传统的需要尽孝的"父母"已经不复存在,已经被替换成为没有任何伦理指向的"老年人"。传统的子女则被替换成"家庭成员"或"赡养人"。这样的替换从制度上抹去了传统的孝道,同时也在法律上终结了传统的孝治。与此同时,随着家庭内部关系完全纳入到法律调整的领域,表明家庭这个最难被法治攻克的领域,已经成为法治的辖区。因此,《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7条具有标本意义:它既是孝治终结的标本,亦是法治兴起的标本。  相似文献   

14.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观念和主要特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思想与时俱进,形成农民进城打工潮,“空巢”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养老敬老观念淡薄,孝道严重缺失。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倡乡风文明。为此,弘扬新型孝道文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化中,孝是一切道德原则的核心,被奉为人伦之至理;孝道是教化民众、化德成俗、理家治政的重要手段.先秦"孝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尊敬父母,敬重老人;移孝于忠,事君治国.孝道在推行过程中,经历了"从双向的情感交流到单向的义务付出,从理家治政的手段到束缚人性的桎梏"的嬗变过程.今天,我们应摒弃封建孝道中"愚孝"、"愚忠"、扼杀人性的成分,构建新时代的"忠孝观",将"孝道"作为今天道德建设的契入点,使基于人性基础上的孝道为构建当代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功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民合作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让农民合作并组织起来,对于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农村有着重大意义.学界对农民合作的研究可以分成"对传统农村社会中农民合作的研究"和"对当代农村社会中农民合作的研究"两个部分.他们既有一定的承续关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对农民合作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将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民合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根本点在于农民富裕、农业发达、农村文明,社会和谐,在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而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需要大量的骨干农民从中发挥作用,需要"核心村屯"、"中心农户"和骨干农民的辐射和带动.田东县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民族地区强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田东"的目标,深入开展"八桂先锋行"活动,实施以打造核心村屯、建设中心农户和培育骨干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先锋工程,实现了"固堡垒,强队伍,树旗帜,同进步"的目的,助推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趋势下,精神文明的建设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内容上不断地充实,形式上不断地更新和创新.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来做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文化的弘扬是建设和谐家庭的基本保障.而家庭美德教育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变化,家庭美德的建设出现了一些淡化弱化的新问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文化,建设和谐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口是我国最大的老年人群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探索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农民养老保障问题,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从积极发挥社区在农民养老中的作用、采取多种方法充分挖掘老年农民的自养潜能、通过制度伦理建设强化家庭养老功能、让中青年农民积极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才是促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农村人才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注重自主创新,积极探索创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机制,为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是适应和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当代农民发展的新趋势,是实现欠发达地区人才强农战略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