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八种萘磺酸(变色酸、H酸、1-萘酚-3,6-二磺酸、G酸、γ酸、1-氨基-2-萘酚-4-横酸、J酸、分散剂NNO)共存时,在一般硅胶G板上的色谱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对用氛基曦酸合成硫酸酮盆类衣面活性荆反应条件的研究,这些条件包括反应时问、反应滋度、加并摩尔比、催化荆等方面,通过实脸表明氛墓磺酸是-种很好的硫酸嘴化试荆,综合分析实脸结果,从而确定了该合成反应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光谱探针天青A(AA)分别与硫酸化茯苓多糖(SP)、硫酸软骨素(CS)和透明质酸(HA)等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CS等不同生物大分子与AA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与AA结合的功能基团,测算了SP和CS与AA最大结合数为62和151。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大分子的磺酸基和羧基与AA都能发生结合反应.其与AA结合的功能基团是磺酸基和羧基。  相似文献   

4.
硅胶基吸附材料是以硅胶为基质合成的一种对金属离子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材料.本文从改性机理和合成路径两方面综述了硅胶基吸附材料的合成方法,并讨论了不同合成路径(异相法、均相法、共聚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7─(8─羟基─3,6─二磺基萘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7─(2─羧基─4─溴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7─(2─羧基─4,6─二溴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7─安替吡啶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7─(8─喹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五种化合物的基本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SAS)氯化十四烷基苄胺(Zeph)存在下,锌(Ⅱ)与8-羟基喹啉-5-磺酸(H2QS)的荧光反应及适宜的反应条件。实验表明:PH7.50~8.10,以氯仿卒取溶剂激发波长λex=400nm,荧光波长λnm=600nm处进行荧光强度测定。在0~6ug/10ml范围内锌量与相对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笥关系,灵敏度呆达0.77ug/10mlCHC13,标准偏差S=0.98。  相似文献   

7.
葵花籽油表面活性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葵花籽油为原料.采用甲醇进行改性.将改性油与乙醇胺进行酰胺化反应、与磷酸化试剂进行磷酸化反应.制得新型表面活性剂-葵花籽油脂肪酸烷醇酰胺和磷酸酯盐.讨论了反应原理.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对相应的产物进行了IR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硅胶为载体,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Q-53)为偶联剂,哌啶和1,4-丁烷磺内酯为反应性功能基,p-CH3PhSO3H,CF3COOH,H2SO4和HBF4为质子酸,设计合成了4种新型硅胶固定化季铵SO3H型酸性离子液体.分别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TG分析测定了离子液体的功能基结构和稳定性,并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了其Hamm ett酸度.初步探讨了H+促进下4种离子液体对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酸性离子液体的Hamm ett酸度函数H0在0.67—0.82,酯化反应体系中若有少量无机酸的参与,可有效地提高乙酸异戊酯的收率,反应体系中加入1.0 g离子液体和1.0 mL浓盐酸,乙酸异戊酯的收率为67.7%,比采用盐酸或离子液体单组分催化时酯的产率提高了20%—40%.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产物与离子液体容易分离,离子液体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SnO2-CeO2,并将其用于柠檬酸和正丁醇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反应.着重考察了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获得了较适宜的酯化反应条件:正丁醇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4.0%,一定温度下微沸反应3.5h,柠檬酸的酯化率达到95.87%.  相似文献   

10.
以N-甲基咪唑和溴代正丁烷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1-丁基-3-甲基咪唑硼酸盐,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摩尔比对产物收率影响,得到最佳的条件足:溴代正丁烷与N-甲基咪唑以1.1:1(摩尔比)的比例,在70℃下反应24h.中间体经过阴离子交换,得到标题化合物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产物的结构经IR和^1H-NMR确定.  相似文献   

11.
6-乙炔基双二茂铁丙烷[Fc-C(CH3)2-Fc-C≡CH]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二茂铁与丙酮反应生成双二茂铁基丙烷.然后进行酰基化反应,得到一个酰基化产物.再将此产物与三氯氧磷及氢氧化钠反应.最后合成了一个新化合物6-乙炔基双二茂铁丙烷.利用元素分析、IR、UV-VIS、NMR、MS等方法对新化合物进行丁表征.并推测了新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2.
二溴—磺酸偶氮氯膦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呈紫红色,与铈形成兰紫色络合物,显色反应灵敏度高:如加入适量乙醇可使灵敏度增加近23%,ε_(638)=1.34×10~5L·mol~(-1)·cm~(-1).铈在0~35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稳定性好,可在24小时内A值几乎不变。采用平衡移动法和斜率比法测定Ce一显色剂的络合物K_(?)=4.17×10~(18)。  相似文献   

13.
采用液液萃取-光化学脱硫组合工艺,研究不同体系的光致脱硫效果,探讨了二苯甲酮敏化催化裂化柴油中脱硫反应的动力学并与二甲亚砜(DM SO)直接萃取脱硫进行了比较。硫化物的光氧化产物用溶剂萃取法脱除,考察的溶剂为水/乙腈混合物及二甲亚砜。实验数据表明:在萃取剂与柴油的体积比为4∶3、溶剂含水量φ=0.25的条件下,柴油脱硫率可达64%,收率94%。对柴油原料及光氧化柴油抽出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柴油中硫化物降解后的形态包括亚磺酸、亚砜和硫酸酯。  相似文献   

14.
以硫酸处理杭锦2^#土制得的活性白土为载体,采用传统漫渍法制备了SO4^2-/杭锦2^#土固体超强酸,将该固体酸催化剂用于冰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酸摩尔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0.6g,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h时,酯化率可达99.2%.显示出与硫酸为催化剂相当的活性。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5.
反渗透-微电解集成技术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渗透-微电解集成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印染废水先经反渗透膜处理,反渗透膜透过液达到了再生水的水质,浓缩液利用铁炭微电解处理,处理后达标排放.本文系统地考察了浓缩液初始pH值、活性炭的投加量、铁屑的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后还讨论了微电解反应后用NaOH絮凝处理的效果,确定铁炭微电解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处理印染废水浓缩液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溶液初始pH值为2.0,铁炭质量比1:1,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后采用0.16g/L的NaOH混凝处理.在此反应条件下,铁炭微电解法对印染废水浓缩液处理十分有效,CODcr、浊度、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75%、99%、100%处理后的水质能够达到排放标准。而且经微电解处理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印染废水浓缩液的进一步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所以处理后的废水也可排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1-(2-苯并噻唑)-3-(4-硝基苯基)-三氮烯(BTNPT)的合成及性质.在TrionX-100存在下,B-R的缓冲碱性介质中,试剂与镉、汞、镍等离子具有高灵敏显色反应,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20×105L·mol-1·cm-1、1.47×105L·mol-1·cm-1、1.00×105L.mol-1·cm-1.  相似文献   

17.
采用OP-10微乳体系、SDBS软模板剂体系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4^2-/SnO2-CeO2和SO4^2-/SnO2-Ta2O5.以乙酸正丁酯合成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性能,并对催化剂进行了FTIR、TG—DTA及XRD表征分析.结果表明。OP-10微乳体系优SDBS软模板剂体系.  相似文献   

18.
药理学研究表明哺乳类动物脊髓背角中的GABA受体亚型(GABA_A和GABA_B)参与介导脊髓初级传入末梢的突触前抑制.本研究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探讨GABA_B受体激活对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细胞膜电特性的作用.实验标本取自SD成年大鼠(120-190g,n=58)DRG(L_4-L_6)和猫(n=8)在体L_6-L_7DRRG,当灌流液加入GABA_B受体激活剂baclofen(10-4-10-6mol/L)时,在DRG的98个细胞中,约58%的细胞(n=57)无反应.部分A类和C类细胞的膜电位出现超极化(n=37)和去极化(n=14)反应.A传入(n=71)和C传入(n=27)激活的反应没有明显的差异.Baclofen引起的DRG细胞的去极化和超极化反应可被GABA_B受体选择性拮抗剂saclofen(10~3-10~5mo1/L)阻断.一些对baclofen反应的细胞也可被GABA_A受体激动剂muscimol去极化.在所记录的细胞中,baclofen对动作电位时程(APD_50)没有明显的影响.上述结果提示,在部分细胞中,baclofen激活的GABA_B受体介导细胞膜电位去极化和超级化反应,GABA_A和GABA_B这二种受体不仅在慢传速的Aδ和C类细胞中共存,同样也共存于快传速的Aα和Aβ的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19.
蔗糖酶水解蔗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研磨法制备蔗糖酶,酶活性达1.575×105u·ml-1,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得其表观Km值约为0.015mol·1-1;初速度反应时间为0-10min;最适酶量为3.152×103-7.88×103u·mmol-1蔗糖;最适底物浓度为0.5mol·1-1;最适pH值在NaAcHAc体系中为4.4;最适反应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20.
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用于合成乙二酸二异戊酯,研究SO4^2-/ZrO2-TiO2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以及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乙二酸二异戊酯酯化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乙二酸二异戊酯的酯化率达到94.53%.最佳条件如下:酸0.2mol,醇酸物质的量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2g,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90min,带水剂用量为8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