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对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计算机精英人才成为研究型大学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教师、国际化联合培养环境是培养国际视野计算机精英人才的必备条件,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环境、与国际化大学及国际型企业的联合培养是实施培养的具体过程。华南理工大学的探索表明,采用正确的培养方式,可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计算机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2.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基本特点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起点较低,发展速度快,招生数量多,管理经验缺乏;办学主要定位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但专业结构不均衡。近年来,这类专业希望通过国际化办学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形成特色,提高竞争力。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重视国际化办学的原因主要有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来自于国内外高校竞争的压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国际化办学须做到教育理念国际化、培养目标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教学模式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大学精神的塑造,基本原则是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社会参与、各方合作;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学术主导、教授治学;重心下移、注重经营;民主管理、学术自由.此外,还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办学品牌特色,建立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校园人文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教育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办学理念,以及以此为指导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医学教育制度、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学术培养系统,结合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讨论,认为加强实践、减少灌输、发挥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术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是我们需努力的方向,他们的成功经验为输送高级医学人才和建设一流大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抓住入世的机遇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高等教育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师资队伍的新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注重创新教育观念、职业道德建设的培养,强化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形成合理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以期形成一支面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流动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流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授位前后的工作背景的调查和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成长要素统计分析发现,高层次创新性人才成长存在以下一些规律: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及其努力程度是成长的关键,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治学态度是促进人才成长的保证,重大科研课题是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最佳载体,自由的学术环境与优良的学术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还应加强学术交流和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它又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中国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通过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 ,确立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同时要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化、学习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学的主要使命在于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和培养创造型高素质人才,这三者的关键又在于学术创新.学术创新需要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更需要学术自治.目前行政权力严重侵蚀学术自治,不仅助长了学术浮躁之风,导致学术空气僵化,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大学学术创新能力的开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对照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新工科"的要求,现阶段中国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现有培养方式无法满足"新工科"人才的需求、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与国外人才交流的渠道、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等。"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人才需要具有国际化思维、跨界整合能力、多元化知识架构、跨文化及创新实践能力等。培养国际化人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是要建设多学科融合的师资队伍;三是要完善跨学科课程体系;四是要推进教材和教学方式更新;五是要搭建国内外合作交流平台;六是要强化技能性创新教育和实践训练。  相似文献   

10.
一般地方高校战略联盟的国际化是其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提升办学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校际间的战略合作是战略联盟国际化的基础,师生的国际交流与互派是战略联盟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是战略联盟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学术与科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战略联盟国际化的基本形式,本土特色的国际化是战略联盟国际化的切入点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与制约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体,大学学术自由是有制约的。文章通过分析大学学术的内外部环境,认为大学学术自由主要受到八个方面的制约:其中内部的制约因素有学术自身的概念、学术道德、学者的价值观和人的认识能力;外部的制约因素则包括社会责任、政治体制、经济规律、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际化人才内涵要素的梳理,明确了其培养的目标要求。同时,从培养理念、管理机制、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以求在培养思路、实施方案、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突破,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作出我们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要求。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基础学科领域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人才,2010年,兰州大学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学校。同年8月,兰州大学成立萃英学院专门负责实施拔尖计划。我国拔尖计划项目实施十年来,兰州大学在基础学科优秀学术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与方案、课程体系、科学研究与国际化培养平台,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培养体系和一批师资、课程资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的是一种和谐、自由的学术氛围,倡导的是独立思考的创造精神,开展的是不断创新的实践活动,这些都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理科拔尖人才培养是国家高等教育的战略计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化的视角亦赋予了理科拔尖人才培养更为丰富的内涵。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罗庚实验班为例,该班通过打造国际化课程体系、构建理科创新平台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途径,为培养国际化的理科拔尖人才提供了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但其中的科研育人规律还需要深入研究。基于教育生态系统视角,以高校重大科研项目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收集资料后分析发现:重大科研项目团队为学生学术成长提供了认知、情感和价值三个层次共十类给养;这些给养分别是知识共享、学术交流、训练清单、自由探究、榜样示范、学术激励、失败学习、低焦虑科研、科学与人文精神和课题组思政;给养之间层次错落,给养的多样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科研训练环境,激发学生学术志趣,促进学生学术成长。高校重大科研项目团队通过营造积极科研训练环境,培养学生学术创新志趣,提升了团队学术创新绩效,实现了科研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学术自由、学术民主是我国学者创新能力的关键,但目前我国在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学术的特色在于创新,因此这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学者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已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实现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一方面离不开学者自律和环境的宽松,另一方面学者应该以学术研究为本,这样才有利于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院法学专业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针对实际情况 ,作者提出应改革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手段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加强学术梯队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土木工程项目国际化的需要,提出国际化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需要具备的能力,探讨了面向国际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外语教学、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加强国际人文素养和构建新的教学管理体系等多种途径,培养能适应国际土木工程项目发展趋势的高质量国际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全球化到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繁荣和发展机遇 ,同时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高等教育只有走向国际化 ,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人才 ,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应该从树立教育国际化观念、确立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构建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加强教育国际化的交流、积极发展国际合作办学等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