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百色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F0003
田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南贵昆经济区中心,是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商品集散地,全县总面积5577平方公里,居广西第一位,聚居着壮、汉、瑶、苗、彝、布依等11个民族,总人口25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民风纯朴的田林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各族群众能歌善舞。壮族的北路壮剧的"乖呀咧"曲调沁人心脾,歌圩、三月三歌节,壮族纺织与蓝靛染布等传统手工技艺;瑶族的盘王节、铜鼓舞、扁担舞、敬酒歌,蓝靛瑶抛沙包、盘古瑶服饰等,汉族的山歌、唢呐、八仙、哭嫁歌,苗、  相似文献   

2.
王在水 《社区》2002,(17):23-23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北大街道付家社区本着做好社区工作、以人为本、以诚相待、诚实守信、服务居民的宗旨,公开向广大社区居民做出十项承诺:一、履行职责,挂牌服务,弹性工作,议事民主,接受监督。二、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映,及时反馈,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三、为居民办事实行一日制,凡符合条件,手续完备,当日办完。四、公开、公正、公平办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手续。五、确保居民生活的用水、用气、用电。六、对肓、残、孤、老居民,实行上门服务。七、对居民的红白喜事主动上前、热心服务。八、做到每个节假日走访军烈属、残疾人、孤…  相似文献   

3.
王延群 《山西老年》2012,(10):59-59
人秋后,很多人常感到皮肤干燥、头晕嗜睡,反应能力降低,这时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梨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梨被誉为“百果之宗”,酸甜适口,汁多爽脆,醇香怡人。现代营养分析,梨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苹果酸和有机酸,并含脂肪、蛋白质、钙、磷、铁、钾、钠、镁,还有多种维生素。中医学认为,梨性凉,味甘,微酸,归肺、胃经,具有生津止渴、宽胸除烦、滋阴降火、泻热化痰、润肺止咳、养血生肌、滋养肠胃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热咳、烦渴、惊狂、噎膈、便秘、疮毒、酒毒等症。梨入馔,用于食疗,亦可治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老友》2014,(4)
正气虚体质最主要反映在脏腑功能的低下。相对而言,肺脏功能和脾脏功能更弱一点。一、气虚体质的形体特征气虚体质者面色萎黄或淡白,易出汗,肌肉松软,懒言少语,神倦疲乏,步态缓慢,常表现为头晕、健忘、自汗、乏力、便溏、腹胀、食欲减退、心悸、嗜睡、气短、胸闷、下肢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便秘但不结硬或难以成形、睡时流涎、目露白睛、出血不易止、舌色淡且边有齿痕、性格多内向、情绪不稳定。气虚的人,脾、胃、肺、肾都应  相似文献   

5.
艰苦创业,赢得国内顾客认同1993年-1999年,成立之初的海航,为体现特区人民良好风貌,让更多顾客认识海航、了解海航,逐年提出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技术、店小二法则、至诚、至善、至精、至美、一路关怀,全程服务;一路春风,微笑服务;一路清洁,优质服务及  相似文献   

6.
读书的境界     
郭宗忠 《社区》2012,(17):4-4
对于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极强的延续力。以学术而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此起彼伏,相承不辍;以文学而言,由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发其端,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续其绪,高峰迭起,波澜壮阔。而一代代延续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弥久不衰的传统,就是读书。  相似文献   

7.
秦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秦汉是我国传统政治文明发展的奠基时期,在批判地继承先秦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创造了灿烂的政治文明。首先,提出了“德法并用”的政治理念,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政治教化,选贤任能,执政为民,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不断创新政治体制,合理设置官僚机构,科学配置官吏,分权制衡,初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官僚政治体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决策、咨询、执行、监督的权力结构,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再次,建立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各行政主体通过集议、谏诤、封驳、判署、察举、考试、考课、巡视、审计、举劾、“杂议”、“连带责任”等形式,对干部人事、司法、财政经济等行政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初步形成了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作机制,体现了一定的公开、民主原则,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总结秦汉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五四青年节这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北京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短短二十四字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青年,作为中国的未来,作为职场的生力军,正在每天的普通劳动中践行并扩展着这一最深层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冯东升 《社区》2002,(15):45-46
一个居委会干部每日工作过程,实质就是信息处理过程。听看、读、想、说、写等是这个干部工作的几种基本形式。其中,听看、读,是向自己头脑输入信息;想,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加工过程,即形成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想出来的成品,即这个干部的见解、打算、意见、办法、点子、主意、计划、方案等,都是信息产品,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则是信息输出、信息传递;平日的工作汇报、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也就是信息反馈。因此,居委会干部要懂点信息知识,重视工作信息的管理。信息与居委会工作信息信息对人们来说,如同阳光、空气一样重要。就以做米…  相似文献   

10.
<正>林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辽宁省文学创作者们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比如,这个时期以金河、刘兆林、邓刚、马原、达理、马秋芬、谢友鄞、王秀杰等为代表的作家,90年代以孙惠芬、洪峰、刁斗、孙春平、原野、皮皮、白小易、白天光、李轻松等为代表的作家,进入21世纪以来,以津子围、陈昌平、丁宗皓、女真、李铁、巴音博罗、周建新、于晓威等为代表的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几年海盐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对草堰古盐运集散地的历史文化定位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多认识,于是对草堰再次进行全面调查,对现有历史文化遗存从认识上作新的整合,着力探讨该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主体文化内涵及其存在形式,以求为科学的保护利用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化资源价值的三个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文化城市,首先要对文化资源的价值有全面分析.文化资源的价值具有三个特性:潜在性、滞后性和整体性.提高对文化资源价值特性的认识,是北京和其他古都继承和发扬都城文化传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鲁迅名作《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内涵 ,进行文化心理的解读 ,着重说明儒释道三者所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地积淀为民族文化心理 ,是促使祥林嫂在极度恐惧中走向死亡的悲剧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松潘是川西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历史上就是藏、汉、羌文化交汇之边地。元明清以来,随着回族移民不断迁徙进入松潘,松潘成为藏、汉、羌、回多元族群交汇之地。文章通过对元明清以来茶马古道松潘地区回族的迁徙,松潘回族伊斯兰教清真寺与回族文化名人的考察,认为松潘回族伊斯兰教与松潘地域文化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韦努蒂认为,历史上强势文化采取的归化凌驾于其他翻译策略之上,强调异化作为一种阻抗以实现文化交流上的平等,注重语言和文化差异,保护文化生态。国内译界也出现"重异化,轻归化"的趋势,而其观点论述多数依然处于传统译论的视阈,忽略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意味。后殖民视界下的异化与归化翻译的意蕴与定位都很明确,在现实语境下的研究应有更宽的视阈,采用异化还是归化要与特定的社会情境相结合,才能对二者做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化区域与区域文化性格的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因而文化区域的划分亦应是具象因素和非具象因素的统一;文化区域的边界有软硬之分,而区域文化性格却没有边界;文化区域是历史形成的,但在历史演进中往往被行政区划分割,而分割后的行政区随着历史积淀往往又形成新的文化区域;区域文化性格在文化区域中形成,但它与以地域为载体并具有外部特征的区域文化不同,它作为内化于心的文化要素,以人为载体可向其他文化区域四处流动。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日益开放,就出现了一个在层层嵌套、复合交叉、互渗融会、动态演变的文化区域系统中对不同的区域文化性格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学术与现代教育、现代期刊和现代出版之间存在着一种同步甚至互存的关联。正如《新青年》、《新潮》与北京大学之间的关系一样 ,“五·四”时期的《学衡》与东南大学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精神气质、文化追求和学术风格上的内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至少从当时东南大学的主事者以及各系科领袖人物们的办学思想和学术路向上反映出来。对于这种关系 ,包括其形成的更深层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表现形态 ,本文予以了历史性的分析和阐发 ,并籍此对东南大学时期《学衡》的文化倾向及其现实遭际作了历史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为中心、道德教育政治化以及崇古守常的文化保守性,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三种主要价值取向。它们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形成深刻影响,而且历史性预制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曲折道路。   相似文献   

19.
论述作为一种能动性的符号行为,文化在信息化的今天必然要求其在现实性上是一种突显深度符号化的文化创造;而在此创造过程中,符号自身的特殊性、人类自身的为我性以及人类历史性的文化实践活动本身,决定了符号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形式层面上的文化创造而存在,其重要性也将随着我们对信息型文化实践活动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得到更加充分的证实.  相似文献   

20.
法与道德相互取长补短.法治与德治思想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两者在改善党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等方面将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