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2010—2019年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自治区、港澳台地区未纳入)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出口贸易结构升级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具有空间集聚的分布形式;出口贸易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东部地区的出口贸易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未来优化升级出口贸易结构的关键在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政府应制定协调有序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增强环境规制力度,实现高质量的对外经济开放。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和实践,阐述了我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的要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尽快制定标准、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协调、培育智能小区试点、培养智能化人才、提高小区的智能化的安全环境和自然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绿色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了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论如下。(1)绿色金融和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2)绿色金融不仅能提升本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还能提升邻近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环境规制加强了绿色金融对本地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减缓了对邻近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4)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绿色金融对Ⅰ型及以上大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Ⅱ型大城市次之,中等城市最小,对小城市未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产业集群作为推动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已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是否在当地形成要从要素条件:即文化资源要素、文化市场要素、文化环境要素、社会资本要素和民族文化产业人才要素以及空间条件:即地理空间、经济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胡建和 《社区》2013,(30):12-13
深圳花果山社区有7个住宅小区,是一个以深圳户籍居民为主的成熟社区。以前,花果山社区办公室门前挂了几十个政府部门窗口的牌子,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成了事实上的一个行政层级,挤压了社区居民自治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以大伙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例,提出了环境是一切建筑创作与设计的基础要素的观点,从环境的地域特征、环境的具体要素、环境的功能、环境文脉、环境生态等方面论述了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建筑应该与环境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以环境为基础,既丰富又具体并带有现实意义的建筑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张学冬 《社区》2005,(22):19-19
2005年11月14日,对于那些冒死也想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业主来说,是值得记住的一天。这一天北京市小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赵春凯宣布:今后北京小区在参评“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和“北京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时(以下称为“国优”和“市优”),是否成立业主委员会将成为一个考核要素,并且在评比中占一定分值。据悉,目前相关文件正在制定和审核中。据北京市建委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北京共有3032个住宅小区,其中2495个物业公司进入管理服务。但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只有440个,仅占到14.5%,还有超过85%的小区并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没有业委会,…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提出了城市空间多种要素的统一和谐是现代城市美学核心的观点 ;接着论述了城市空间动与静、实与虚、分与合、建筑与环境、城市中心区和城市规划区、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等八个关系。这对于我们搞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使城市更加美丽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角域是环境中的小空间之一,其景观创造受限因子较多,故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在实践中往往被忽视。这不仅降低了实有空间的利用率,而且也弱化了景观效果。该文根据视线穿透程度将角域空间的组成要素分为三种:通透的,如水体、道路、矮篱;半通透的,如栅栏、漏窗、景门;不通透的,如建筑物、实体墙等。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开敞、半开敞和封闭三类角域空间。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组成要素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了塑造焦点、渗透外延、障景、借景等方法,以此来打破静止封闭,丰富层次变化,提高空间利用率和景观效果。这对解决环境设计中的难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历史事件纪念馆特质空间环境塑造与情感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历史事件纪念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设计立意、手法、元素的剖析,揭示如何将情感要素有效地融入到空间环境的塑造之中,将空间环境所具有的特殊品质和感染力与参观者的思想情感进行相互交融,并探讨了营造历史事件纪念馆特质空间环境魅力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可低估。通过对湖北理工学院新校园规划的分析,从校园的总体布局、空间特征、生态环境、绿化景观以及交通组织等方面,探讨了山水校园的规划特征,并粗略提出了山水校园的设计理念,以探讨有山有水的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二维和三维氢原子能级的精细结构表达式出发,进行数值计算,找到能级的精细结构数值的规律性。利用多媒体著作工具Multimedia TooBook计算能级并画出能级图和能级间距图,进行比较。证实从三维降为二维能级降低而能级间距增大。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从第一激发态到第二激发态、从第二激发态到第三激发态二维能级间距分别是三维能级间距的4.74、2.05和1.61倍。  相似文献   

13.
师陀乡土小说中的空间感极强。作者运用意象剪裁和意象连缀的艺术方法,通过“蒙太奇”式的空间转换和空间并置的艺术处理,使小说的空间呈现犹如一幅幅画面,给人以陌生化和新奇感,也使小说中的空间场景意义扩展,韵味十足。小说的主题也因小说空间的意象化的画面营构而诗性凸显。  相似文献   

14.
多开孔接管结构常用于压力容器和管道,文章重点考虑了不同A值和不同开孔间距,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内压 作用下轴向和环向双开孔圆柱壳进行了应力分析,基于弹性应力法和极限载荷法对承压结构进行应力强度评价。研究 结果表明,基于弹性应力法的应力强度评价,当轴向双开孔圆柱壳开孔间距不大于2. 010时,结构不能满足弹性应力强 度评定要求;基于极限载荷法的强度评价,双开孔圆柱壳均能满足应力强度评定要求。建议对轴向和环向双开孔圆柱壳 开孔间距分别作出限定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水平井注采井网合理井间距问题,从水平井渗流理论出发,运用拟三维思想,采用保角变换的方法,利用势叠加原理推导了水平井注采井网稳态压力分布公式,得到水平井注采井网渗流场图。根据水平井单井控制面积与井间距的关系,推导了水平井井网井间距计算公式。分析认为:水平井井网井间区域中心附近存在难动用区,井间区域内可动用面积大小与注采井距、水平段长度、井间距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平井井网合理井间距的确定方法,对水平井注采井网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特别是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抗震支座在大跨度空间结构广州体育馆工程中的应用.广州体育馆屋顶系大跨度空间钢桁架体系,采用抗震支座可以有效地减小钢桁架的内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点源点汇渗流理论,推导了低渗透油藏考虑压裂措施的注采井间压力梯度分布方程,结合启动压力梯度 与低渗透油藏渗透率关系式提出了合理注采井距计算方法,并结合低渗透油藏实例,进行了注采井间压力梯度影响因 素分析,得到了低渗透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理论图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渗透率、注采压差和压裂裂 缝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存在合理的注采井距,且合理井距随渗透率、注采压差和裂缝半长的增加而增大;认为采取压裂 等增产措施,有利于建立起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合理注采井距。推导出的考虑压裂的注采井间压 力梯度表达式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真实地层驱替压力系统,研究结果对合理开发低渗透油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阐述网格生成技术对流场数值计算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周期性叶栅流场网格的数值生成方法。该方法对任意曲线(面)边界生成正交性思想的网格具有普适性,且可以对整个区域网格的正交性进行有效的控制。此外,本文还对网格正交性和疏密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影响网格正交性的因素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考虑副瓣情况下的GPS多径码相跟踪误差和载波相位跟踪误差以及不同早减迟间距的影响。基于非相关早减迟延时锁定环和反正切载波跟踪环,得出了由一般形式的误差解析表达式导出的码相和载波相位跟踪误差曲线。计算机仿真表明:在不同段中,跟踪误差包络内部曲线形式是不同的;C/A码自相关副瓣对较长时间相对多径延时的码相和载波相位跟踪误差有影响;采用窄相关器不仅可以减小码相位跟踪误差,也可以减小载波相位跟踪误差。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利用BP神经网络获取平面光学元件面形偏差的方法。该方法先确定一幅干涉条纹图像测试区域中条纹弯曲量和条纹间距,然后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最后获取被测平面光学元件的光圈数。通过与Zygo激光干涉仪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测量结果相吻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处理干涉条纹图像的适应性,而且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