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行政垄断应当受到规制。国家凭借其权力在某些领域实行垄断是合适的,也是必要的,然而若是行政机关凭借其行政权力所产生的垄断则是不合法。首先,从行政垄断的概念来看,其本身就包含着不合法的因素;而我国对于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则相对欠缺,这也是其危害性得以发挥的关键因素;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以成本收益进行分析,行政垄断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等行为属于行政垄断,它严重地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党和国家强调要加强对行政垄断的规制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意在从法律层面上予以根除。但该法在实践过程中,却逐渐暴露出对行政垄断责任追究的执法权限配置不科学等问题,同时,学界针对完善行政垄断规制制度的研究与建议,又大多自限在反垄断法法域中,讨论热烈却没能解决问题。有鉴于此,为突破我国行政垄断规制建设的局限,完善其不科学的配置,本文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适用来规制我国行政垄断的主张,分析了规制法理、规制思路、规制动力,分析了政务处分法的主体、行为、责任等具体规制制度对行政垄断的适用性,指出政务处分法承接了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行政规制思路,完成了纪律责任向法律责任的具体转变,整合党纪、监察、行政,形成合力,为规制行政垄断提供了有力的法律适用基础与条件,并极具现实的生命力,从而阐明政务处分法在规制我国行政垄断方面具有特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行政垄断是因特定主体滥用行政权力所导致的垄断,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垄断形式.我国大量的行政垄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危害.通过对行政垄断危害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现阶段立法规制行政垄断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探讨了我国当前反行政垄断立法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行政垄断立法规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的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政府和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人为地分割、封锁市场,妨碍、限制公平竞争的行政垄断现象.文章分析了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危害性及其成因,力图指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规制行政垄断方面存在的诸多缺陷,并探讨在市场经济氛围下,如何对行政垄断进行正确、有效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5.
略论我国反垄断立法中的禁止行政性垄断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性垄断是指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排斥和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它并非为我国所特有,但在我国更为突出。行政性垄断具有多方面的危害性,在我国“入世”的背景下尤其表现为与WTO基本原则相冲突。行政性垄断应当纳入我国统一的反垄断法中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6.
行政垄断规制法是规制行政垄断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垄断规制法的法律成本要远远高于经济垄断规制法。由行政法规制行政垄断比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能够带来更多的社会净收益,符合社会财富最大化的要求,是有效率的。因此,行政垄断必须由行政法律制度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7.
行政垄断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的制度瓶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从表面上看,行政权力的滥用是行政垄断产生的直接原因,然而,滋生这种滥用权力的土壤才是行政垄断产生的深层原因。要打破行政垄断,就要对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完善立法,依法规制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8.
行政垄断从根本上伤害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摇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把破除行政垄断提高到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并不过分。反行政垄断必须成为政府着力解决的重要任务。行政垄断的根源在于政府权力的失控,反行政垄断必须首先规制政府行为。为破除行政垄断,建议针对垄断企业采取会计、审计监督社会化、公开化,实现垄断企业工资核算的社会平均化和垄断利润社会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机构独立性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规制的行政效率,建立独立于行政体系的规制机构已成为规制治理的国际趋势.但是,自然垄断产业规制与社会性规制的不同特点是立法权、执行权、裁决权集中于规制机构,规制机构享有广泛和自由裁量性的强制权力.规制机构的独立性意味着权力滥用的风险,必须保持法律控制的有效性才能实现规制制度的均衡.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机构存在着独立性不足的问题,但转型时期,还无法达到完全独立的制度目标.根据独立规制的制度目标和规制制度的国际经验,基于规制的现实条件,中国选择相对独立的规制模式是最为适宜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算法行政具有客观、高效优势,但同时伴随着技术内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法律层面权力行使与权利保障的挑战,以及价值层面技术理性吞噬价值理性等桎梏,亟需法律破解。规制对象是法律制度构建之前提,将“算法法权”作为算法行政风险的法律规制对象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权力—权利”的法权结构,可实现算法行政中“私权利、公权力、私权力”的整体性规制。质言之,算法行政风险的法律规制需要以“算法法权”的科学配置为核心,建构法律、伦理、技术与自我规制一体化的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行政垄断对反垄断法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垄断是政府和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排斥、限制竞争,破坏市场竞争关系的一种违法行为,其本质是一种以经济为内容和目的的垄断。应纳入反垄断法的视野。但是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不同,行政垄断对反垄断法有着特殊的要求,它必须采用概括加列举的方式明确的界定其概念,不仅要求反垄断法确立行为主义的反垄断控制原则,建立高度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准司法机构,而且要求反垄断法确立综合性责任形式,尤其是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转型时期行政垄断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垄断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具有普遍性。然而在中国转型时期,行政垄断也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实施主体、目的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3.
《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性垄断说“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权力特别是行政许可权的滥用是造成行政性垄断的直接原因,2003年颁布并将于今年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将从很大程度上削弱行政垄断行为.但是,行政性垄断所产生的复杂背景和历史原因决定了破除行政性垄断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来共同打破,其中转变政府职能和健全法制是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行政垄断是指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排斥和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文章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行政垄断的本质、根源及其治理机制进行初步分析,试图为治理行政垄断寻找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私有化效果的实证研究显示出了各种不同的结果,这说明私有化的成功可能需要与其他的条件相匹配,不加选择地进行私有化可能会导致失败。该文从理论上研究自然垄断势力和行政垄断势力的存在对私有化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如果国有企业只具有很小的行政垄断势力,且处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则私有化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反之,只要企业的自然垄断势力很大,那么私有化失败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  相似文献   

16.
行政垄断的概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有准确地定义了行政垄断 ,才谈得上如何来有效地应对。本文将国内学者对行政垄断概念的描述进行了归纳整理 ,通过比较分析了界定行政垄断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并据此提出了行政垄断的定义。虽然此定义亦存瑕疵 ,但不断寻求精确化的结论和解释是法律发展的目标 ,笔者正是希望能借此文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规制的许多条文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和飞跃的发展,但在我国特殊历史和现实国情的影响下,其规制又有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分析行政垄断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特色"基础上,从行政垄断国际规制经验的比较借鉴中,就《反垄断法》中行政垄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法律责任两个方面的相关规定来探讨《反垄断法》的得失,就其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提出了自己的完善建议,以期更加全面、合理的规制行政性垄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