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拉丁美洲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在当代世界独领风骚。其代表作品是享誉世界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著的《百年孤独》。本文浅析胡安·鲁尔福一部作品《佩德罗·帕拉莫》中所运用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它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石,也是该流派的代表作。本文针对所有西班牙语美洲文学的爱好者,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使得大家更深刻的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对文章主题的加深和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南太平洋岛国文学文化逐渐受到国内国外更多关注。目前国内对南太平洋岛国文学整体及各个岛国文学个案研究都不多见,萨摩亚文学研究在整个南太平洋文学研究中相对较多,但是缺少系统性,现有研究仅聚焦于艾伯特·温特等个别作家经典作品的解读。萨摩亚经历了长期的被殖民过程,其西方殖民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体现在那个时代土著作家作品中,而独立后主体意识的增强和现代化发展必然带来萨摩亚土著文学作品的变化与发展,当代文学作品更多引导读者关注女性独立、家庭暴力和现代化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传承等当代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宋臻 《职业》2013,(4):42-44
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以表彰他对历史和当代文学的贡献,评委会的颁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相似文献   

4.
莫言的小说处处体现着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角度的,有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有时空描写的反复错乱与场景的变化,有夸张荒诞的想象描写,有异想天开的隐喻、象征,等等。莫言的作品不仅带有了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更是充分融合了中国的鬼神文化、乡土情怀,创造出了全新的中国化的魔幻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才逐步的走向成熟,19世纪俄国文论和批评作品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影响很大,以鲁迅为代表的进步中国作家批判的吸收和借鉴了苏俄文学,进入十九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苏两国的关系趋于紧张,文学领域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80年代中期以后,中俄文学又有了新的变化,"回归文学"开始被引入中国文坛。中国的当代作家们从"回归"的俄罗斯作家身上体会到的是个性精神自由。俄罗斯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中俄特殊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俄文学的交流,中国文学对于俄罗斯文学的摄取也是必然的,并显现着极为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走出去"的过程中,依靠官方力量译介作品的做法,忽视了国外读者的阅读喜好和习惯,不符合科学规律。要切实有效地推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需要当代的中国作家了解西方的写作方式,译作内容符合海外读者的阅读喜好,借助海外出版社成熟的市场运作方式推介作品。基于此,从三方面围绕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创新问题展开思考,以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第一位诺奖得主,莫言在2012年站在了自己所在领域的巅峰。而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莫言的作品中细致深沉的描绘了一个叫作高密东北乡的地方以及发生在那里的故事。莫言的作品中尝尝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所以作品中的人物往往个性鲜明、色彩浓厚,带有极致的夸张。在其代表作《红高粱》一书中,就创作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余占鳌、戴凤莲以及罗汉大叔。本文就和大家一起赏析一下这些人物。  相似文献   

8.
宋臻 《职业》2013,(1):46-48
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以表彰他对历史和当代文学的贡献,评委会的颁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的影像"。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大多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十一部。我们来看看他的魔幻世界对职场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宋臻 《职业》2013,(7):36-37
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以表彰他对历史和当代文学的贡献,评委会的颁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著有《红高梁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十一部。我们来看看他的魔幻世界对职场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记录的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相关内容,包括文学内容和史学内容,对于时代特征有较好的总结。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能够更加客观地分析现当代中国社会文学形式的变化,对于探究其文学价值有重要作用。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趋势进行研究,阐述研究背景,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历程,并提出"史学化"趋势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盛于60-70年代,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人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达到巅峰。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作家在吸收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创新,创作出大量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学作品。陕西作家贾平凹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与这种写作方式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作品。本文以传统文化为视角分析了《废都》中的魔幻意象表达,探讨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魔幻现实主义本土化表达路径。一、贾平凹与《废都》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进入中国后,  相似文献   

12.
母亲,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学符号和文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一直以来是无数作家进行创作的源泉。"母亲"这一文学形象在现代文学中也历经了一系列嬗变,本文通过"母亲"形象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嬗变来分析时代的发展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来,英语世界分量颇重的文学杂志《当代世界文学》推出"中国当代文学专刊",刊载了食指和陈东东等诗人作品,以及张柠、张清华、张颐武等人的批评文章。这一消息在文学界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文学出口"热。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兴起了一股"移民潮",而伴随着"移民潮"而产生的新移民文学也在90年代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股重要力量。本文从剖析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的角度出发,探究新移民文学的定义、艺术价值,以及其对于当代文学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文学已朝着"边缘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既有文学自身的原因,又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深究其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及新世纪文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我们更好的掌握这个时期的人文思想有着深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代文学影视艺术创作观念的变化,随着当代中国商品经济的盛行,特别是西方创作观念的入侵,大量涌现出一些浮躁、肤浅、不切实际的文学艺术作品,恩格斯的典型化理论似乎已被卷入时间的潮水中被人们遗忘。中国当前的文学艺术作品要不要遵循典型化理论来创作,恩格斯典型化理论的现实意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对当代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和价值又是什么,本文将从对恩格斯典型化理论的分析及对当代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给予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何小青 《老年人》2012,(12):20-22
2012年10月11日,我国作家莫言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中国首位、世界上第109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对于他的作品,"诺奖"评审委员会这样评价: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得知获奖消息,莫言"惊奇并惶恐"着。他对外界表示":这不会改变我的写作风格。我过去怎么写,现在还会怎么写。过去我是什么样的人,今后我还是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8.
莫言通过其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农村生活、历史场景和现代理念有机的融为一体,并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之后引发了国内外的热切关注和深入研讨。近几年,在中国的文坛上更是产生了越来越广泛地影响。莫言的文学作品能够获此殊荣不仅仅代表他本人的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也标志着中国文学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是中国文学时代向前迈进的一大步。本文就旨在分析莫言作品的相关评论,以期为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在文学史中长期被忽略的作品,中国台湾作家叶荣钟的《中国新文学概观》是身处新文学运动之外的作家以"旁观者"的视角对中国大陆新文学发展的观照。这部隐藏于暗角中的作品却有着在当时看来极为先进的文学观念,包括"纯文学"的观念、对于人性的探索以及"国际化时代"概念的提出等等。时至今日,这些观点仍旧应该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这部文学史所具有的价值也应进一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值得探究的问题,文学思维方式作为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决定着文学作品的情感走向以及思维倾向。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呈现出了一种新的趋势,将抽象思维慢慢融入形象思维,将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浑然融合,呈现的作品给读者以新的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