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商品学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工作 ,课程实习在商品学的教学中起着辅助教学效果、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课程实习必须在课程实习安排、形式、内容、考核方面既要体现营销和贸易经济专业特色 ,又要结合商品学课程要求 ,使课程实习不流于形式 ,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兴趣 ,完善教学效果的一项实践性活动 ,这也是笔者从事商品学教学工作 5年来的体会及认识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 ,高师政治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为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 ,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改革考试方法 ;在课程体系上 ,要浓缩学科专业课程 ,拓宽基础课 ,增加选修课 ,重视隐性课程和特色课程 ;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使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具备在农业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其未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操作系统在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专业中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几门与操作系统紧密相关的课程应该以课程群的方式建设,对系列课程进行研究、规划,整合,形成综合的操作系统课程体系。对农业院校操作系统课程体系构建中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模式改革等进行了探究,在教学内容上对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重新组合,减少重叠,增加实用部分,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和重视教材建设,更好地提高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专业因"宽口径"、职业指向广泛的专业特点,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一直是个难题。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不鲜明、专业课程"大而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改革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要的是依托学校在"农科"领域的比较优势,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新课程组织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商品学》课程教学效果改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学>课程具有实践性、复杂性、综合性和权变性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适应上述特点,所以,有必要对<商品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在明确<商品学>课程专业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本课题的特点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总结教学实践,提出了改进教学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期望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培养模式现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本专业学生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的期望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相关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体现;在课程系统上还需对基础类、政治思想类课程的改革;在教学环节上应提高实习环节的教学效果,并建立课外学习引导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基础差异较大、课程设置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教学方法陈旧、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相互脱节等,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安徽农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个性化与差异化教学;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教材建设;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开放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等农业院校的古代文学应该有自己得天独厚的特色和优势。论文从高等农业院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详细论述了农业院校的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与教改中的核心作用,从而也彰显了其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9.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改革是为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课程体系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培养计划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指导性作用。本文提出以系统的观点看待各门课程,找到各门课程的逻辑关系,从各门课程的结合点上展开学习和教学研究,形成有生命力的课程体系。此外,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是保证课程体系实施效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农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及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适合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升格为师专后,在课程设置方面尚未形成与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幼儿师专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彰显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可行路径。文章以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个案对幼儿师专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显示:课程设置存在实践课程薄弱,理论和实践缺乏联系;各类课程结构、比重、内容缺乏合理性;课程组织实施效果欠佳等问题,对此,提出设置课程注重专业视角,兼顾学生兴趣需要;积极探索、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及凸显实践取向,改革课程内容和创新课程实施方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培养石油类专业创新人才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中国石油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单一、培养方向不细,教学计划高度统一、专业特色不足,课程体系缺乏有机集成、课程间联系不紧密、与实际应用相差较大等问题.培养石油类专业创新人才要明确培养思路,确定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优化具体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导师制度;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创新课程设计,注重毕业设计和科研训练等.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堪忧,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相对滞后,专业特色不明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对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相对单调,实践能力不理想;师资力量和师资结构相对欠缺,专业引领不给力。为此,需要构建和应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的多元化;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和教师资源的多元化;就业模式和毕业导向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阐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及其研究内容的历史沿革,结合我国农业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特点、生源状况和作者在土地开发与保护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对比分析学生的特点,讨论新开设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安排,提出农业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不仅要有“农”、“地”特色,还要与时俱进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学科体系特点,对现行环境土壤学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足进行了探讨。调整了原使用教材的部分内容,使之更符合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改进了已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制定了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建设诸方面的改革方案,并采取具体措施进行完善。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农业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将这些改革的措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农业院校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从事计算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能力,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农业院校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内容枯燥抽象、缺乏合适教材等问题,因此,应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开展启发式教学、重视教材建设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提高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大学兴办的教师教育专业和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兴办的教师教育专业,虽然在培养目标上有相同之处,但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上,却有着实质性区别。因此,综合性大学在教学上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要拓宽专业口径。为此,要调整课程体系,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变革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目标体系、课程体系与实施体系的改革。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着眼于科学规划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健全人和合格教师、卓越师范生出发,分层次探讨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要求;创新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从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改善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院校已基本形成了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共识,开设人文类选修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农业院校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必须以人文学科建设为依托,加强文理渗透,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紧密结合与互补,全面推进高等农业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农业高校人文类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教学实践效果,难以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试点专业对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教学上进行了大力改革.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是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的主干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机件表达能力.五年来,我们两次修改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与体系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主要是以培养机械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突破原有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删除陈旧的知识内容,增加现代化技术含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建立适合21世纪高等工程专科机械类人才要求的全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