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关于廪君传说相关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廪君是否为巴人的始祖,这是一个涉及巴人起源的问题.至今尚有不少学者依据前述文献中有关廪君的历史传说记载,认为巴人起源于清江中游地区的武落钟离山.只有运用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才能更清楚地阐明有关廪君巴人的起源、时代及迁徙等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巴人主体生活在川东、鄂西、陕西汉中的广大区域内,有本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随着该区域内巴人地下遗迹、遗物的不断发掘,结合现有的文献、民俗资料,先秦时期巴人的信仰状况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3.
关于巴人的起源,有学者提出巴人源于古羌人的观点,该文作者针对此观点的相关论据,从巴人始祖太嗥伏羲氏、板楯蛮与羌人、廪君蛮与羌人、父子连名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巴人源于古羌人的观点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4.
巴人是一个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贡献的古代民族之一,巴人的易学即为其一。巴人是否有易学,学术界尚无人进行深究。其实,从巴人的祖源、巴人与夏商周三代的关系可知巴人对易文化多有接触。从巴人社会巫风烈烈、占卜发达、巴地考古来看,巴人对易文化深有研究。在历史上更产生了像范长生、扬雄等著名的易学家。正是涪陵有易文化研究的传统,所以在宋代以程颐点易为契机,产生了著名的涪陵学派。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族源目前有各种说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巴人说,土著与巴人、汉人融合说,濮人说,乌蛮说.本文质疑上述几种说法,并提出土家族来源于"僰人"说.  相似文献   

6.
覃姓是土家族大姓,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等地.关于土家族覃姓来源,学术界存在多种观点,主要集中为有竹氏后裔说和出自巴人五姓之一的瞫姓,为瞫氏所改.将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结合起来,以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覃姓为例,证明覃姓为有竹氏之后和巴人五姓瞫姓之后,并不矛盾,并且湖南石门覃姓被读作"xin",是对巴人瞫姓后裔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巴人的起源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巴人发源于湖北长阳武落钟离山,廪君是巴人的始祖,巴人是廪君的后裔.1982年,笔者同朴永子同志在《吉首大学学报》第一、二期上发表了《羌人、巴人、土家族》一文,对此观点进行了商榷,提出了“巴人是伏羲之后,伏羲是古羌人之后”、“古代巴人就是‘降处于巴’的古羌人的一支、“古代巴人是古羌人的后裔”的观点.因当时所掌握的资料有限,未能充分地展开论述,现就“巴人源于古羌人”问题作补充论证,请史家特别是巴蜀史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从三峡考古看巴人的生活习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三峡地区与巴文化有关的考古发现,再从这些资料中分析巴人生活习俗有几大特点:巴人生活的生态环境良好;早期巴人的主要生活用具是陶器,陶器不但种类很多,并且多圜底器,圜底器一直贯穿巴人生活的始终;巴人以稻米、鱼类和其它动植物为重要的食物来源;食盐在巴人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巴文化遗存多在水边或水边台地上,反映了巴人临水而居的居住特点和建筑方式。  相似文献   

9.
巴人“白虎”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人崇拜白虎,白虎是其图腾、祖先、廪君,学者多有论述,然白虎更是巴人的武神,体现了巴人知兵善武、崇勇善战的民族精神。因其如此,巴人的白虎文化至为发达,成为巴人文化的核心构成之一,展示了巴人以白虎为载体的白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及现代民俗中的文化遗存.可证明盐对古代巴人兴衰的巨大作用:盐业使巴人兴盛.使巴人在与周边交往中有重大影响;同时.盐的占有争夺,又是巴人对外战争的主要动因.导致巴人的衰败分裂。盐经济产生的盐文化.也成为巴人文化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其主要后裔土家族中保存着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1.
巴文化与土家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巴人最早居住在武落钟离山,即今湖北长阳县境内的很(音恒)山,附近有石穴,相传为廪君掷剑处,《世本》中“廪君种”的神话传说,是我们研究巴人早期活动的重要史影.《太平寰宇记》说“廪君种不知何代”,今朝也难为详考.在秦并巴以前(即公元前三二九年以前),四川境内有一个较大的奴隶王国,叫做巴国.巴人见于记载较晚,其中可靠者开始于春秋,巴人的活动地域,据《华阳国志》说:“其地,东至鱼腹(奉节),西至(?)道(今宜宾东境),北接汉中(即汉水流域)南极黔涪”.这些地域均今之湘鄂川黔毗邻地区.全国解放后,由于考古学的发展,又发现了大量的有关巴的遗物和遗迹.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航道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景观和重要的交通功能而著称.三峡航道在巴人的生衍和巴渝地区城市的形成方面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它孕育了巴人,以其丰富的水中资源延续了巴人的生存,以其四通八达的水路,为巴人的传衍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不仅如此,三峡航道还为巴渝地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必要前提,并对这些城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考古的发展,一系列巴人文化遗址被发掘,文化遗物得以面世。湖北长阳香炉石等遗址出土了诸多的巴人甲骨,这不仅对于了解巴人的占卜习俗,深化巴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就是在中国甲骨学上的地位也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所著《巴风土韵》论巴人族源的基础上,对巴人的始祖和方国作了进一步的考辨。作者认为,巴人的始祖是西部的伏羲,非东部的太。先秦时,伏羲与太是两位不同的古帝;汉儒把伏羲与太混为一谈,引起了一些误解。商代,巴人有巴方和虎方两个方国,巴方在陕南,虎方在鄂北,后者是从前者分衍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巴人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文学家,身兼革命家、诗人、小说家、杂文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文学编辑、外交家等多重身份,是中国现代革命和现代文学最重要的见证者,为中国现代文学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在现有文学史叙述和文学研究中,给予巴人的文学史定位与巴人的文学成就极不相称。本文在评述巴人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重新认识巴人的文学价值和当代意义的新思路:将巴人放置在中国现代文学建构的历史进程中,放置在现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大背景下,结合巴人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通过文献整理、整体把握、文本解析等途径,分析巴人的人生命运和文学写作,透视巴人处于文学与革命夹缝中悲剧人生的现代价值,准确定位巴人的文学贡献和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原始聚落与公共权力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聚落是进入农业社会之后的基本社会组织形态,也是公共权力的萌发之地.公共权力缘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在距今七八千年左右,与稳定的聚落形态出现的同时,聚落内的公共事务与公共权力也告出现.距今五六千年前左右,聚落形态走向成熟,聚落的内部结构与功能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聚落内的社会组合也日益清晰、复杂,无论是聚落的内部组织结构,还是人员的分工与社会分层;无论是个人意识、贫富分化,还是公共权力,都日益凸现.随着聚落内部的分层与管理者的出现,聚落权力的继承或许也已出现;而且随着聚落内部公共事务的增加以及管理范围的扩大,聚落共同体的功能与聚落权力也处在不断的强化之中.  相似文献   

17.
湖北长阳是廪君巴人的发源地 ,廪君巴人是由“赤穴巴姓”与“黑穴四姓”组成的。本文拟从巴人“五姓”中来探索廪君巴人的组成源流 ,以及巴姓在“五姓”中的地位及影响 ,从而说明廪君巴人生存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地区原是巴人、蜀人和其他一些民族聚居之地。蜀人建有蜀国,巴人建有巴国。关于巴人和蜀人的族源及其相互关系情况比较复杂,本文不加详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巴人和蜀人都是与中原民族有很大差别的少数民族。无论是传说、文献资料,还是考古发掘都可以证明这个论断。《华阳国志·蜀志》说.“有周之世,限以秦、巴,虽奉  相似文献   

19.
古代巴人,是活动于我国南方长江中游一带地区的一个旺盛的民族,强悍的民族,有许多传奇和优美的历史故事。但由于历史久远,历史文献记载尚有不少疑难问题。因此,对于巴人的起源地望一直存在多种说法,未能形成共识。直到近10余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鄂西清江长阳发现了我国早期巴人的典型遗址-香炉石遗址和大批夏商周时期的巴文化遗物之后,巴人的起源之谜,才终于成功揭秘。  相似文献   

20.
旋律是音乐三大要素之一,生动活泼的音乐艺术形象离不开旋律。古代巴人的音乐旋律以羽调式为主,其次是商调式,角调式偶有出现,但并不是一种主要的旋律调式。巴人羽、商旋律调式的形成与其生活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三千多年的传承中,由于历史的久远、文献资料的局限以及记谱法的滞后等客观因素的存在,造成了巴人音乐旋律的遗失,只有地处偏远的武陵山区巴人后裔土家族的歌舞音乐中还保存有这种古乐的旋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