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生产力标准是从自然、社会、思维三者统一角度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道德标准是从合乎历史必然性的社会经济或阶级利益中引申出来的道德原则、规范,来判断人们行为善恶的价值标准。社会进步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人总是按照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来改造世界,求得自身发展。一部文明史,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和潜能不断展现的历史,这就决定了评价社会进步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和道德标准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其正面效应,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其弱点和消极方面。  相似文献   

2.
善恶评价标准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善恶评价标准包含了主体性的因素,更是呈现出了变动性和复杂性,并表现出一元与多元的矛盾与对立。善恶评价标准的一元与多元是与善恶评价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客观性和主观性、普遍性和具体性相联系的。善恶标准的一元与多元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道德标准于当今史学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希中 《学术论坛》2007,4(2):30-33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有些学者主张道德标准,但是道德标准在历史人物评价中的地位是无法与以生产力发展、民族统一与团结和社会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历史作用标准相提并论的。《春秋》史观所倡导的道德标准,不仅仅在于善恶褒贬,而且蕴涵一种中国特有的历史意识、一种著史理念、一种具有终极意义的信念,乃至一种信仰,并已泛化为一种文化精神,一种民族精神。正因于此,中国史学的道德标准具有了特殊功能,如对权势人物具有震慑作用;具有追罚和补偿功能;维护社会与历史公正等。  相似文献   

4.
近50年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关于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的讨论大致可以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指从1949年直到80年代。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成为学术界公认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尺度,尽管内部存在很大分歧和差异,历史人物评价标准讨论是在唯物史观一元论标准的框架内进行的。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是后一阶段,历史人物评价标准讨论开始跳脱唯物史观一元标准模式,日益走向多元化。不过,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准仍是以生产力发展、民族统一和社会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历史作用标准,全新的标准模式尚未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评价标准应是以生产力标准、制度标准和人的发展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多维发展标准体系。其中 ,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 ,它决定着制度标准和人的发展标准 ;制度标准作为中介 ,对生产力标准和人的发展标准起着制约作用 ;而人的发展标准则在整个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 ,居于核心地位。三种标准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在社会发展评价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从而形成一个具体、历史地评价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科学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包含着一个关于社会进步与社会秩序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刻的理论说明:(1)社会进步的路径有其规律可循,同时社会进步的具体展开过程又是开放性的。(2)人的尺度、物的尺度和人与物相统一的尺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三个基本尺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衡量社会进步由其主导性尺度,同时尺度又是多样性的;不同种类、层级的进步尺度之间既可能是和谐兼顾的,又可能是矛盾冲突的,而且和谐兼顾与矛盾冲突往往相互交织。(3)社会进步的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之间的复杂关系,折射出社会进步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复杂关系;社会进步对社会秩序的作用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既有积极的重塑作用,又有消极的破坏作用,而且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往往相互交织。(4)不但社会进步的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存在复杂的关系,对这两个评价尺度的评价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于尺度本身的评价,既要处理好现实评价与理想评价的关系,又要处理好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关系。这个理论说明对于我们认识中国模式的内在生成逻辑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标准与评价标准王凤珍研究评价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关系问题,是为了突出生产力标准在价值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把生产力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就是把生产力引人价值评价的领域,从而寻出生产力标准既是一种价值标准,也是一种评价标准.生产力标准在宏观历史领域和...  相似文献   

8.
善恶标准主要是判断行为或观念的善恶标准。尽管善恶标准从根本上说也是由实践总结概括而来 ,对善恶标准的正确性的认识也需要实践的检验 ,善恶标准中也要有真理性的成分。但由于善恶标准更具有目的性、理想性的特征 ,带有更多的人为确立和制订的因素 ,而且其目的主要是为人们扬善祛恶的活动提供导向 ,因而 ,善恶标准主要是合理性的问题。合理性问题成为当代哲学的主题之一 ,首先不是纯理论的问题 ,而是当代社会实践提出的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突破传统真理观的视野 ,合理性问题就凸现出来。而实际上 ,真理性的发展正趋向合理性 ,而合…  相似文献   

9.
立法后正当性评价包括伦理评价和历史评价两个尺度。这两个评价尺度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其对立统一的基础在于法的制度道德。法的制度道德兼具理想性与现实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是沟通立法后正当性评价的尺度和标准的桥梁和纽带。法的制度道德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不同的价值标准,这些标准可用于检验立法和法律实施的正当与否。  相似文献   

10.
进步及几个相关的问题姚军毅近年来,进步问题,如社会进步、历史进步的评价尺度(标准),社会进步与道德进步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等等,日渐为国内理论界关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所引起的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嬗变与冲突,是问题凸现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1.
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是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促使知识向工程实践能力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方法,使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化;合理设计技能目标,注重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和借鉴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先进理念,促进电子技术实践评价科学化的教学与评价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2.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必须改进同行评议制,改革评价制度和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流的,至少是让学界信任的评审专家队伍;对专家评价的辅助工具———间接指标,要科学分析、正确对待,以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价值本质与价值标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玉樑 《学术研究》2002,(10):18-24
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 ,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效应 ,主要是对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 ,最根本的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 ,使主体更美好 ,使人类社会更美好 ,使广大人民更美好。价值标准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在评价价值时 ,必须以客体对社会主体、对广大人民利益的效应作为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4.
真善美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想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真善美的追求,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样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人类政治生活既要遵循真的尺度,同时也必须遵循善的和美的尺度。因而,人类理性在政治生活领域同样适用,人们的政治活动是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先进的政治文明,与以往一切政治文明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它本身内涵着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不过,这种统一在目前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和水平。要实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这个政治文明发展的理想境界,还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周祥森 《云梦学刊》2009,30(3):5-19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认识论研究中,历史认识检验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学者二般都肯定历史认识具有可检验性,因而也承认历史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但是,在历史真理观问题上,却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出现了历史真理一致论、历史真理时代一现实符合论、历史真理“历史真实”符合论等不同于一般历史真理符合论的看法。在历史认识真理标准问题上,也出现了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存在形态的社会实践标准说、时代~现实标准说、在历史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历史之真”标准说等三家十二种代表性的观点。新时期以来的历史认识检验问题研究,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也存在着不足甚至误区,在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展开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的一种有利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型文明形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实行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政府守法是法治的重心和突破口 ,因而政府要改善守法现状 ,以有力推进我国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到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日趋完善的过程,这是我们党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内涵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蔺雪春 《兰州学刊》2014,(10):81-85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是不同文明进化阶段或人类发展模式,其能动主体、理性基础、动力逻辑、利益关照、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明显不同。作为其侧面内容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也有重大差异。尽管资本主义国家生态重构有力,但不做社会政治制度根本变革,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自然外在生产条件矛盾,它就只能是一种革面不洗心的局部资本主义生态改良。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对未来社会与自然关系整体革新,才能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新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内容。十六大明确提出,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高度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三方面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