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绀弩的一生,大起大落,多灾多难。不过,命运的公正在于,它无情打击一个人的同时,却在另一方面悄悄成全了他。艰辛的生活,赋予了他刚强的意志:多难的人生。炼就了他傲人的风骨。所谓疾风知劲草、霜浓叶更红。历经坎坷。聂绀弩的高尚人格得到最大程度的凸显:饱受磨难,聂绀弩的文学创作有了取之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聂绀弩传略     
一九○三年一月廿八日(农历除夕),聂绀弩诞生在湖北省京山县一个破落的旧式家庭.小时名聂国棪,号干如.笔名:耳耶,肖今度、迈斯、悍膂、淡台灭暗等,是一位声名颇著的社会批评家、杂文家、古典小说研究家;语文运动参与者,文字改革工作者;诗人,小说家.有《聂绀弩杂文集》、《中国古典小说论集》、《语文问题和语文运动》等著作,其它诗歌、散文、小说不计.  相似文献   

3.
马德翠 《江汉论坛》2008,(3):140-141
聂绀弩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作家,他是20世纪30年代"鲁迅风"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代杂文八大家"之首,他的杂文旁征博引恣肆汪洋,致力于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刻批判,被公认为是鲁迅杂文的最好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4.
将中国当代旧体诗现象纳入共和国前三十年(1949-1979)的文学史视野,发现原来被“一体化”所压抑的“个人化经验”暨“艺术独创”,却在陈寅恪、聂绀弩、王辛笛这三家旧体诗中保存得极丰赡且极纯粹.所谓极丰赡,是说陈寅恪的“学圣孤怀”、聂绀弩的“俳谐荒草”、王辛笛的“国史冷吟”,委实写出了当代文坛难以企及的悲壮、幽默与凄美.所谓极纯粹,则说这三家旧体诗皆能在价值上凝结这一终极关怀,即诗性地安顿个体尊严于苦难.  相似文献   

5.
聂体或绀弩体,是一种现代打油诗。聂体打油诗的风骨,含有"三气":阿Q气,离骚气和江湖气。其中,阿Q气使聂诗诙谐,离骚气使聂诗沉郁,江湖气使聂诗狂放。阿Q气是表,离骚气和江湖气是里,一邪气(或曰逸气),两正气,互为表里,亦正亦邪,恰构成了聂诗"盛气凌人"的独特魔力,也使现代旧体诗(打油诗)别开了新生面。阿Q式的自嘲、屈原式的忧患、江湖式的狂狷,正是聂绀弩直面人生苦难的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散宜生诗》的作者散宜生即聂绀弩(1903—1986),他本是著名的杂文家,并不以诗名世,虽然他早年写过新诗,并出过诗集。但他写旧体诗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受到异口同声的赞美。胡乔木同志称他的诗是“以热血和微笑留给我们的一株奇花”,形成了“在艺术上很难达到的新的风格和新的水平”(《散宜生诗·胡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今人写旧体诗有如此创造,这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7.
绀弩是1940年4月间应《力报》之聘编该报的副刊《新垦地》,由金华到桂林的。《力报》是由湖南邵阳迁来桂林的。当时的创办人张稚琴和总编辑欧阳敏讷考虑到一个新创办的报纸,要在象桂林这样的文化城争取读者,需要有一个能吸引读者的副刊,这个副刊必须由一位著名作家来主持。他们设法找到张天翼,由张天翼辗转介绍绀弩去。抗日战争前绀弩在上海编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以鲁迅先生为后援,成为当时著名的报纸副刊之一。他愿意去,《力报》当然是非常欢迎的。皖南事变前夕,整个1940年,国民党反动派已经处心积虑地搞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了。仅仅由于蒋、桂之间的矛盾,桂林多少还保持  相似文献   

8.
新诗占据诗坛主流地位后,旧体诗仍在延续,且不乏佳作。但近人旧体诗基本属于古典美范畴,即使像杰出的旧体诗人聂绀弩,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有明显缺陷:长于传达理性深度而拙于表现现代人的丰富内心世界;有诙谐之趣却模糊了悲剧性底色;有古典语言美却难以发挥现代汉语的特长。造成其局限的原因之一是,旧体诗必须遵守以语音规则为核心的外在律,因而不能不拒斥以诗情的抑扬变化为基础的内在律。近人旧体诗不具有充分现代性,因此不宜纳入现代诗歌史。  相似文献   

9.
《封神演义》漫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封神演义》(俗名《封神榜》)是明代神魔小说巨著,在民间存在极大影响.聂绀弩先生曾经指出:《封神榜》作为大众读物之一,在中国旧社会里面,占着它确乎不拔的支配地位.“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的纸条儿,到处都可以碰见;财神赵公明、东岳大帝黄飞虎以及麒麟送子的三霄娘娘……底庙宇,各地都有.至于三头六臂的哪吒,八九玄功的杨戬们底英勇的战绩,就是不认识字,没有直接看过这书的乡下放牛的砍柴的人们,也背得出一两套来.可是,覆盖面如此之广的说部,历来却评价不高,不登大雅之堂.原因何在?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0.
每到假期,很多人都选择去野外领略自然风光.若在野外遇上"萌萌"的小动物,人们总忍不住和它们拍张合影.不过,你知道和野生动物拍合照要冒多大风险吗? 昆虫:大部分对人无害 作为昆虫学硕士,笔者常去野外采集标本.一般人在野外看到虫子,都会觉得它们有毒、会蜇人而避之不及.但事实恰恰相反,它们其实是相当安全的一类动物. 因为昆虫和人的亲缘关系太远,很少有共患病.昆虫学家在野外考察时,拾取大部分昆虫都会直接用手拿.只有少部分,如马蜂、毒蚂蚁,不能直接用手抓,因为它们会蜇人,但可以凑近观察.  相似文献   

11.
麦籽 《家庭科技》2021,(9):19-20
外表整洁,内在凌乱 大部分人都只注重物品外在的整洁,而忽略了内在的整理.他们大概每周甚至每天都在花时间清洁卫生,至于那些放置在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应对措施是"塞",不管有多少物品,他们都通通塞进柜子、箱子内,然后封好关上柜门,仿佛整个家瞬间变"整洁"了. 柜子、抽屉虽然外表看着干净整齐,但是打开后却是乱糟糟的.例如,厨房每天都收拾得很干净,但是拉开抽屉想找一件东西都要翻箱倒柜很久.这类只关注外表整洁的人,其实陷入了"干净的乱"这一误区.  相似文献   

12.
"竹林名士"嵇康生活在名教沦丧、礼崩乐坏的时代,他在反抗名教追求自由人格的道路上,以"越名教而任自然"为战斗口号,把老庄哲学作为批判虚伪名教社会的武器,但以传统儒家道德为灵魂维持的和谐社会仍然是嵇康精神的最终寄托.  相似文献   

13.
张中 《北方论丛》2013,(1):119-124
现象学显然是列维纳斯哲学的真正起点,但他最终越出了现象学与存在论,并且确立了一种自由的“伦理学”.当然,列维纳斯的“伦理学”并不是要建立一种道德规则或伦理规范.毋宁说这一“伦理”指的是关切他者、关心自由的形而上学伦理.在一定意义上,列维纳斯的哲学是一种“自由”哲学.列维纳斯说,胡塞尔的“意向性”本身就是意识自由的实现.但正是从这里发现列维纳斯了问题,他认为他人会质疑我的自由,我对他人负有责任.由此,列维纳斯渐次展开了他的伦理形而上学;从而也开始了他的伦理性自由哲学之思.重要的是,这本身就是一种以审美方式看待世界的行为;或者说,它就是列维纳斯的美学.  相似文献   

14.
"祭不越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中的"三代命祀,祭不越望"不是三代一贯的,它是西周时天子诸侯在祭祀权上的区别.天子祭祀的神灵没有局限在王畿范围内,这是三代贯之的;西周以前,方国部落并没有清晰的"祭不越望"观念,西周建国才把"祭不越望"当成诸侯的祭祀规则,形成制度,折射出段周之际社会结构的变革.周王室衰微,"祭不越望"之礼也随之废弛.  相似文献   

15.
穆长欣 《快乐青春》2009,(10):75-76
有个侗族聚居的吉祥寨,寨主名叫聂恭禧。他虽有家财万贯,良田千顷,却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因此,人们都称他“铁公鸡”。  相似文献   

16.
正把菜买回家,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残留农药呢?杨暹是华南农业大学蔬菜系教授,名副其实的蔬菜行家。可洗起菜来却显得有点业余:将蔬菜置于水龙头下搓洗不超过两遍即可。许多家庭主妇比他讲究多了:做菜前,用水泡上半小时;洗菜要用盐水、淘米水、果蔬洗涤剂。说到底,为的是洗净残留的农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在散文理论方面多有卓见,"文以明道"是其理论核心.柳宗元所明之道是孔子的儒家之道,他强调道的实践性,主张文道并重;他提出了以"诚"为内质的作家修养论;他论述了诗文两体的基本分界;他提倡"卓然自得"的创新精神,并以自觉的美学意识丰富了其散文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接受了玄学思想的影响,但他把玄学思想落实于现实人生和诗歌创作,他的日常生活与诗文创作都灌注了一种诗性精神.他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玄学义理,呈现了"诗化哲学"的思维方式;以"任真"的原则指导日常生活,形成了"诗化哲学"的行为方式;通过"写意"的诗歌创作原则,形成了"诗化哲学"的表现方式.陶渊明是一位真正的"诗人哲学家".  相似文献   

19.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他在作品中高度戏剧化地表现了他的成功与失败,细致入微地折射或浓缩了一代人的欢乐与梦想,特别是在其杰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更以敏锐的目光预见到"美国梦想"必然走向破灭的悲剧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于形象直观的审美鉴赏的"及物"性,作为活动动力并广涉整个生活领域的趣味以"涉事"为特点.所以,梁启超把趣味的对象称作"活动的对境",而不是"形象".趣味主义只承认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梁启超据此列出劳作、学问、教育、艺术和自然等作为趣味的主要对象性载体.从梁氏对趣味对象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所说的趣味对象呈现出普泛化、生活化、活动性特点;他突出了"对境"有趣化的主体根据;他理解的趣味是功利与超功利相统一的、超越而又入世的调适人生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