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利率或利息作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市场、特别是其中的资金子市场建构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以及它在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我们对利率或利息的内含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慎密的研究考察,这种研究考察的不同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目前金融经济改革的实际进程和政策取向。而我们面临的问题恰恰在于,我国资金市场上的利率决定和利率运动与马克思曾经做过经典分析的利率决定和利率机制具有明显的差异。利率或利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开始就是在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特殊背景下,作为货币资本的一种存在状态进行研究的。因而,马克思考察利率或利息时有几个重要的经济前提和经济内含。第一,马克思就资本生产和资本运行提出的利息和利率关系,是一种资本内部的关系,是由资本存在形式引发的一种资本增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利率的现状。 利率(利息率的简称,以下同)是借货双方在一定时间发生的借贷行为或其他信用形式所形成的本金与利息的比率,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利率杠杆已被纳入金融体制改革的轨道,被称为实施间接控的经济杠杆之一。1979年以来,银行先后八九次调整了存款和贷款利率,增加了不同利率的存款种类,扩大了存款计息的范围,开办了单位定期存款;实行了按不同期限的贷款差别利率,规定了加收利息、优惠利率、浮动利率的办法;变实偿拨款的许多基建项目为有偿有息的贷款,随着资金拆借市场的建立与债券、股票市场的开放,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温州地区,利率已作为一种有力的经济杠杆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银行是国民经济资金活动的中心和枢纽。早在一九一八年,列宁就提出了“把银行变为统一的核算机关和调节机关,调节全国按社会主义方式组织起来的经济生活”的设想。列宁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资金活动,都要通过银行结算,使银行成为国民经济资金活动的中心和枢纽。这一点,我们现在基本上做到了。二是银行要成为调节全国经济生活的有力杠杆。这一点,我国的银行工作通过信贷、结算、利率等经济杠杆引导企业  相似文献   

4.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也是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实行利率市场化,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利率市场化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根据我国国情,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走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利率的功能是指利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职能作用.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则主要是通过利息的支付及调整(包括利息率的高低、变动时机和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所引起的经济利益关系变化来实现的.为了合理配置资金资源,并使所有者和使用者都能从经济利益上关心借贷资金的集聚与运用及其经济效益,就需要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功能.一、利率功能作用的一般内容利率及其机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储蓄结构”对银行效益的影响 银行信贷资金60%左右来自储蓄,这就决定储蓄成本是银行资金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额的大小对银行自身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储蓄成本的95%以上是利息支出。利息乃是银行按照储户的本金,存期及规定的利率计算出支付给储户的金额,存期和利率决定于储蓄种类。我们把储蓄种类分为定活两大类,定期储蓄占总额的比重和活期储蓄占总额的比重称之为“储蓄结构”。  相似文献   

7.
国家银行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资金活动的中心和枢纽。不论从历史或现实情况看,银行在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是再生产中的一个必要环节,而且通过它的业务活动,把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纽带和桥梁。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此,银行作为商品、货币高度发展的产物,作为一个国民经济的部门,就必然发挥它的杠杆作用。特别是在国民经济调整之际,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资金活动中心和枢纽的国家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尤为显著。它不仅可以加强对宏观经济的指导,而且还能对微观的经济活动加以必要的控制和监督。  相似文献   

8.
对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浅析李凤玲利率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运用得当与否,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极大。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从79年以来,曾多次调整利率,这对于调节资金的供求,动员和筹集社会闲散资金,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以及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起着重...  相似文献   

9.
城镇集体经济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对改变经济结构、活跃市场经济,安置待业青年,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怎样认识和对待城镇集体经济,银行怎样支持它的发展,都是值得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利息是经济学与法学共同关注的研究对象,虽然两者研究视角与进路不同.经济学上的利息研究成果为法学的利息界定及利率规范提供理论支持:一方面,经济学从应然的角度论证利息的合理性,从实用价值、劳动价值、经济效用等方面对其来源加以证成,这为民法学从实然角度论证利息法律关系属性及其衍生的借贷法律关系提供了经济学据理,为法学债权人出借资金的私法保护提供了经济法学依据;另一方面,利息经济学关于利率的宏观调控理论为公法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济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金田以其特殊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工作特别是储自业务如何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大庆的经济建设,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思索的问题。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一、开办证券业务发行有价证券是国家实行金融调控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在相应时间内强有力地调动资金流通,促进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周转率.办理证券业务既是银行的职责,也是促进银行发展的契机.根据几年荣我行储蓄存款余额下降原因的调查,可以看出,每当证券发行期,储蓄额便受到冲击,储8余额下降数额正与证券的发行量大致相抵,而证券发行期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牧区虽然几遭旱灾、雪灾,但是由于贯彻执行了三中全会的方针和政策,牧业生产仍然获得大幅度地进展。牧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偿还了贷款,增加了银行的存款。以阿拉善盟农行中心支行为例,一九八○年牧民存款金额3506万元,到一九八一年底增加到3762万元。这些存款发放不出去,只有上存。八○年上存3175万元,八一年十一月上存3582万元,上存资金有利于壮大国家资金力量,是一件大好事,应予表彰。可是上存资金的利率小于储蓄存款的利率,虽然得到上级银行的补贴,但净贴工本费却是得不到补偿的,阿盟支行的同志辛辛苦苦做了工作,不但得不到应得的利息,还得向里贴补各种费用。他们戴着亏损帽子,说话就腰不直、气不顺,吸收存款的积极性也就受影响。银行是搞生息资金的,不但不应该贴钱,而且还应该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息收入,才能赖以维持生存,才能积累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经常说现在银行的存款利率是多少多少,这个利率都是指单利,银行每年按这个利率计算利息,在存款到期时才和本金一并支付给你。比如,现在存1000元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2.88%,5年的利息总和就是1000×2.88%×5=144,那么5年后你得到的本息总共是1144元。  相似文献   

14.
股市休市时,存在股市保证金账户中的资金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年利率为0.72%,而转入银行通知存款年利率分别约为一天通知存款1.08%、七天通知存款1.62%,收益率分别高出50%和125%。 通知存款是银行近几年才推出的新储种,是指存款人在存入款项时不约定存期,支取时需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存款日期和金额方能支取的存款。该存款起存金额个人为5万元,单位为50万元,须一次存入。通知存款分为一天通知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两个品种,一天通知存款即提前一天通知约定支取存款,七天通知存款即提前七天通知约定支取存款。通知存款支取方法和利息计算规定为:可分次支取,每次最低支取金额个人为5万元,单位为10万元。通知存款存入时,存款人自由选择通知存款品种,但存单上不注明存期和利率,金融机构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相应利率和实际存期计付利息,利随本清。可见,通知存款兼有存取灵活和收益较高的优点。 春节、劳动节、国庆节这些长假中股市休市,存放在券商那里的保证金仅按0.72%的活期利率计息,此时如果选择通知存款,举手之劳就可获得比原先多一倍的利息收益。股市开市后,您只需通知银行取款的时间,便可以马上将存款取出重新投入股市。  相似文献   

15.
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利率是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乃至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杠杆之一。但是,当前的利率存有一些不合理因素,影响着经济杠杆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利息在利润中占的比重过小,对企业的经营起不到压力和动力作用。从杭州市十个工业系统的数据看,1983年利息只占成本的0.83%,占利润的4.22%,使企业感到银行利息微不足道而不注意资金的节约使用。同样以83年数据为例,实行利改税后,十个工业系统上交的调节税却占利润的26.29%。两者相比,显然调节税比重较大,信贷利息比重过小。由于调  相似文献   

16.
《家庭科技》2002,(11):17
根据银行有关规定,定期储蓄提前支取口能按活期利率计算利息,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您可以运用一些技巧使利息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办理部分提前支取。银行规定,定期存款的提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的经济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与此相适应的国有企业流动资金亦是采取的双重供应模式。企业定额内流动资金的需要由财政部门保证供应,企业无偿使用,因临时性或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所引起超额流动资金需要,则由银行供应,企业有偿使用(利率比较低)。一切资金运动都是随着计划走,银行始终处于从属的被动地位。对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的供给制,构成了传统体制下资金流向和资金管理的显著特征。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经济的商品化、货币化、信用化程度迅速提高,传统的资金计划供给制受到了冲击,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加强。面对投资领域.出现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金来源多渠道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1981年起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对十年来国债的发行进行深层次的反思,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个问题亟待改进。以便更好地发挥国债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服务。 一、利率问题 近几年来,国库券利率明显高于储蓄利率,这也是引起国债热的一个因素。1989年后银行储蓄利率不断下调,国债利率没有围绕储蓄利率变动,使差额不断加大。如1990年国库券利率为14%,而同期储蓄利率为10.08%,仅1990年和1991年两年发行的国库券,在现行储蓄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中央财政要多支出20亿元利息,况且储蓄利率有再下调趋势。致使储蓄搬家,浪费社会劳动,  相似文献   

19.
谈政策性银行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肖文明舒冬廷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国家建设提供大量资金。农业是国家资金的重要来源。农业作为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建国以来,始终承担着为城市工业积累资金的重任。以1952年至1986年为例,农业向国家净贡献4...  相似文献   

20.
对发展贴现与再贴现业务的思考□刘锦虹贴现是指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商业银行扣除自票据贴现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后,将票面余额支付给持票人,票据到期。由贴现银行按票面额向票据债务人收回款项时,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须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