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1 毫秒
1.
透明鸳鸯船     
妻子出身于武术世家,上中学时就被招入市武术队,并且夺得过地区武术大赛双人对打项目的冠军。然而—次意外事故粉碎了她的武术梦。我俩是在医院认识的,当时她是病人,我是她的主治医生。她是因为和人对练时出现严重失误,导致左小腿骨折和跟腱撕裂,这使得她今后再也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当她得知这一  相似文献   

2.
这位老太并非出身功夫世家,但却痴迷武术,靠着买光碟来跟着自学。武术不仅让她强身健体,更丰富了她晚年的精神生活。不论寒暑雨雪,她从不间断,年近七旬的老人舞刀弄剑、身姿轻盈,惹人驻足……人送雅号“功夫老太太”。  相似文献   

3.
急速绯闻     
57岁癌症老太武术公开赛夺金牌美国佛罗里达州67岁的苏珊是3个孩子的妈妈,还有5个孙子和外孙。2008年5月,她被查出患有宫颈癌,之后就被当地一家福利机构送进医院,接受没完没了的化疗。2009年1月,苏珊接受了福利机构的建议,开始练习武术。2009年7月,苏珊参加了武术世锦赛美国公开赛,在自己的年龄组里拿到两枚金牌。"真难想象,苏珊这个年纪,还能有这么好的表现,要换作别的人,早就倒下了。"51岁的跆拳道大师保罗·卡斯特里说,"我们给了她免费练习跆拳道的资格,还送给她白带(入门标志)。"  相似文献   

4.
斯然 《女性天地》2006,(3):16-17
漂亮女娃的冠军梦黄春妮1977年出生在广西南宁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活泼好动,有许多玩伴,放学后,家里常常只见她的书包不见人。令父母担忧的是,她家住在邕江边,如果没有大人看护,孩子跑到江边玩,就很危险。“要让孩子课余时间有个去处才行,否则天天瞎跑,真会出个什么事。”正巧,南宁市业余体校要招收一批学员,其中有武术班。父亲年轻时练过武术,对武术的强身健体作用深有体会,就给女儿报了名。练武了,春妮课余时间不再瞎跑,她每天清晨5点钟就要起床,5点半离开家,6点钟到武术班参加训练,7点半赶往小学上课;傍晚放学,别的孩子满街嬉闹的时…  相似文献   

5.
从一个险些因身体条件差、差点被教练淘汰的小姑娘,到今天身获多项冠军头衔的武术运动员,毛亚琪早已练就了一份不屈不挠的乐观心态:“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基督山伯爵》,一个曾经那么艰难的人也能获得幸福,这让我明白,每个人的未来都将是美好的——如果他付出了。”现在,长期积累的伤病以及无法回避的“运动高龄”问题让毛亚琪不得不面临“退役”,却没有办法阻止她对武术的热爱。她坚信,风雨过后必见彩虹。她还期待着自己在 2008年奥运会上大显身手呢。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张荷仙已经很少与人交手,但她的传说仍在江湖流传,人称"功夫奶奶"。三四岁开始习武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精妙绝伦、刚柔并济、多元丰富,包含着中国人的哲学观。对于中国人来说,武术不是一种对抗厮杀的简单技艺,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维系和平的手段,是中国人"开万世之太平"在身体上的外延。  相似文献   

7.
程树春 《职业》2008,(2):83-84
一、研究目的 随着因特网的全球化,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武术、了解武术、参与武术运动以及分享武术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武术,争取早日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8.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由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武术文化同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其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形态,更浸透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以武术套路表演为载体传播武术武技与武理技术文化,以基础武术功法教学为载体传播武术行为文化,以武术艺术欣赏为载体传播武术心态文化,将武术文化中的精华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为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玥 《现代妇女》2014,(12):352-352
高校的武术教育是弘扬我国传统的武术文化,武术文化的传播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非常重的作用。我们针对高校武术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高校武术教学的重意义进行分析,为推动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有些爱情会剪掉你的翅膀,再讥笑你不会飞翔,好在,你始终都有机会长出新的羽毛。在娱乐圈,有一双人人抢穿的水晶鞋,穿上之后,不知名港姐马上变贵妇,小艺人迅速升格阔太……这双鞋叫豪门。也许有灰姑娘穿着它找到了真正的王子,但又有多少人在削足适履中,独自品尝冷暖?她从广西一座小乡村走出来,成为世界武术冠军,获得"澳门小姐"桂冠;她在《笑傲江湖》中因"蓝凤凰"一角,被人称为"杨紫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吴晓婕 《现代交际》2010,(9):199-199,19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福州市部分高校武术选项课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发现:1.福州市部分高校的武术选项课的学生武术基础比较薄弱且分布极不均衡。2.武术选项学生选择武术课的主要动机是防身自卫和强身健体,部分学生是为了学习武术文化和武术考试易过等。3.目前福州市部分高校主要是以太极拳和长拳为教学内容,而且有超过半数的学生不喜欢和一般喜欢这些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季平 《现代交际》2013,(12):238-239
武术是中国,乃至东方传统体育运动、体育文化的代表,重新认识和品读中国优秀、珍贵的传统体育遗产和文化,在体育教学中,将其作为有别于西式体育形式和文化的一种东方形式和内容,提高武术教学的层次,将武术在当代体育教育中重新定位,发挥其身体综合锻炼、技能性、心理品格历练的功能,提升武术文化和理论教学的水准,培养对武术的体育审美和欣赏素养,结合武术人文教育功能扩展,从而扩展和提升体育教育中武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3.
拉拉  刚刚 《当代老年》2006,(1):48-49
每天清晨6点多,空气清新,蒙蒙薄雾中,武汉钢花新村的119街区旁的小树林里,你可以看到十几个老人提手侧踹、转体下蹲、弓步压腿,一套套太极拳动作没有丝毫马虎。其中,一位精神矍铄、身体硬朗的太婆在人群中很是显眼。她虽然满头白发,但面色红润,步法和动作自然、顺畅,神情内敛、含蓄,目光柔和,一看就知道是—位太极高手。她就是2004年举行的武汉市首届武术大会上夺得冠军的褚婆婆。  相似文献   

14.
高玥 《现代妇女》2014,(12):332-332
中国的文化发展时间比较早,在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当前在国际最受人们所关注的是中国武术,武术文化在中国发展史上占据重地位。同时它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目前比较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中的重组成部分,因此武术教学是传承与发展我国优良武术文化的基本形式。高校体育课程中包含着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武术教学使其中的一种,这也是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目标而设置的课程。但是在当前的武术教学中传统的武术文化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承与创新,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着重阐述传统武术文化与武术教学的相关概述,分析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传承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王忠政 《职业时空》2008,4(5):21-21
武术是中华之国粹,其内容博大精深,随着其地位在国人心目中的日趋提高,对武术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武术的发展,过去那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将被更新、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所代替。笔者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探讨美学在武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使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华武术浩如烟海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学到了富有韵律感和带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优美动作,  相似文献   

16.
"我没开玩笑!"1995年9月1日这天,55岁的武汉市江岸区物资局退休职工李玉英的生活突然有了全新的意义,而且,这意义非同小可——她对丈夫说:"我要办学校!"那时的李玉英已是武汉市江岸区武术协会会长,不仅带了不少徒弟,而且还和徒弟在"首届西安国际武术邀请赛"上  相似文献   

17.
名厨有烹调的绝技,侠客有武术的绝功,而年过八旬的老妈则有一套独家的“高寿秘笈”! 老妈今年八十有四,在家乡,也算是“寿星”了。多年来,老妈独创了一套养生保健的方法和习惯。她的“高寿秘笈”只有12个字:不生气、装糊涂、勤折腾、拾童心。  相似文献   

18.
晓月 《伴侣(A版)》2021,(8):22-24
叛逆少女的江湖:打碎牙往肚子里吞 90后女孩李瑞雪是河南柘城县人.从小喜欢看武侠剧的她,特别想学武术,将来当个武术演员.但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家里有四个孩子要读书,实在无力供养女儿学武术. 直到李瑞雪11岁那年,村里有了武校,母亲王素琴才咬牙给她报了名.因表现突出,李瑞雪又被送到商丘市的武校!但后来因为种种原由,李瑞雪所在的武校倒闭.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高职院校武术公共课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斌 《职业时空》2008,4(7):68-68
高校武术公共课教学的积极开展,不仅反映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载体之一的武术,更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以及奥运发展战略的实施。1961至今,浙江省绝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了武术公共课。通过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在浙江省内各大高职院校中场地、器械问题等硬件设施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本文针对浙江省高职院校武术公共课教学现状进一步地进行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浙江省高职院校武术公共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姚伟华 《职业时空》2008,4(7):131-131
武术竞赛规则是竞赛的准则和杠杆,对竞技武术的形成、发展与技术导向起到重要的作用。从1959年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的产生,到2004年新规则(试行)的出台,历经多次修改和完善,使竞技武术套路朝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武术竞赛规则最初由1组裁判员评分,1996年规则为2组裁判员评分,到2004年新规则(试行)改为3组裁判员分别就动作质量(5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