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活在此处     
李愚 《社区》2014,(14):26-26
19世纪,法国天才诗人兰波创造了“生活在别处”这句话;20世纪,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把这句话弄得世人皆知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大量追寻爱情主题小说。这类小说起源于当时作家们对自身生存困境的解决方式,也受到“五四”人道主义思想——“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的影响。读者群本身就热衷于阅读爱情主题小说,又将阅读这类小说作为宣泄“五四”影响退潮而产生的焦虑的途径。再加上出版商为了迎合读者,追求利润,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热潮的出现和发展。在作家、读者、出版商三股力量的合流下,20世纪20年代追寻爱情主题小说的热潮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大量的青年作家试图在小说中探索爱情与自由的新关系,这其中存在着不同趋向:一方面,大量作家抒写了为爱情而战的决心,无论是追寻恋爱的自由还是追寻自由的恋爱,总之都是把爱情与自由同构;另一方面,也有些作家开始探讨自由对爱情的破坏,或爱情对自由的束缚。文章阐述20世纪20年代小说中表现出的这几种趋向,并由此指出作家们的总体追求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兰花 《社区》2010,(33):41-42
"我睡觉时只穿香奈儿5号香水。"这是20世纪最性感的女人玛丽莲·梦露的一句名言。而今,这句话已成了裸睡者的口号。对习惯了和衣而卧的中国人来说,前些年,裸睡如同"开门见山",一时还难以接受。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裸睡行列。医学研究证实,裸睡的确具有一些奇特的“疗效”。更有人评价,裸睡是一种廉价且无须任何费用的保健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典”名称的由来,肇始于元人王构的《修辞鉴衡》。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才有金兆梓氏重提“用典”这一名称。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寂,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赵克勤在论及古汉语修辞法时才再提“用典”一语,并将其作为古代汉语修辞法的一种。在此之后,又无人再提“用典”这个名称了。20世纪90年代,笔者在博士论文《委婉修辞研究》中明确定义说:“用典’,是一种运用古代历史故事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写的修辞手法。”到了21世纪初,笔者在所著《修辞心理学》中,又进一步阐发了这一定义。  相似文献   

6.
《上海译报》有篇颇具看点的文章,说是有“商界老顽童”之称的英国富豪布兰森,在伊拉克战争前曾有一惊人计划。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是:“身价22亿英镑的英国维珍集团老板理查德·布兰森一直以惊世骇俗的冒险行动而闻名,这次事件也不例外。”此处的“身价”似宜改为“身家”。  相似文献   

7.
陈述 《北京纪事》2013,(8):20-2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吃”早巳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基本生活层面上升到了一种文化高度,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需要“吃得起”,而要“吃得好,吃得踏实,吃得安心”。  相似文献   

8.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无休止地加班,何时才是尽头?究竟是工作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了工作?”某天晚上10点多,陈强还在办公室埋头思索将要提交给客户的咨询方案,忽然朋友从MSN上满腹牢骚地发来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9.
马亚伟 《社区》2012,(11):27-27
这些年。我见过很多人,离开故土去远方追逐自己的梦想。人总以为自己的脚力足以抵达任何一个远方——那些承载自己瑰丽梦想的远方。于是,纷纷赶往了别处。生活真的在别处吗?人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憧憬着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会有摄人心魄的生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谁说的?有人觉得,熟悉的生活,单调乏味,日久生厌,于是怀着新奇和刺激的心去别处寻找生活。  相似文献   

10.
危险的航道     
几个世纪以来马六甲海峡直接连通印度和中国,一直都是航海的便利通道。同时.经由此处的商品也极为丰富。从香料、橡胶到红木和锡。然而。这也是一个独立的水上王国:数百条河流汇聚成这条海峡。绵延数英里的沼泽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小岛.珊瑚礁和沙洲。早期的居民中就有人以做海盗谋生。水手们对于此地的恐惧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  相似文献   

11.
顾长卫的《孔雀》《立春》和《最爱》虽然以时间线性脉络展开,却都包含了紧张的空间焦虑,这其中自然打上了特定时代背景的烙印,但更多指向一种泛人类的生存焦虑。对此处的拒绝和对别处的向往、精神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抗衡构成了尖锐的二元对立,空间的挤压转向时间的救赎,时空不仅是人物的存在维度,而且已具有生命哲学的隐喻性。三部电影的整体基调都是隐而不发,表面平静的叙述与内里的暗流涌动形成巨大张力,凸显生命在追寻意义的过程中的躁动不安。顾长卫的焦虑指向个体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坚守、消失和缅怀,这也是现代性场域中知识分子独特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12.
学问之趣味     
梁启超 《社区》2008,(32):7-8
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零了。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中国人见面最喜欢用的一句话:“近来做何消遣?”这句话我听着便讨厌。话里的意思,好像生活得不耐烦了,  相似文献   

13.
李钰欣 《新少年》2014,(10):18-19
整整13个赛季,迈克尔·乔丹在美国男篮职业联赛的赛场上南征北战,谱写了一串串沁人心脾的音符。凭藉着武士般的胆魄和艺术家般的造诣,“飞人”乔丹成了20世纪众人心目中的偶像。虽然“飞人”如今已不在球场拼杀了,但—色人”的精神仍在。一句话,“飞人”的生活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14.
宕子 《社区》2009,(30):63-63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平均年龄也大大地增长,“人生七十古来稀”已成了历史;而且很多老年人到了耄耋之年,却一点也不显老。虽然这在常人是求之不得的事儿,可在免费乘车的时候却不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平常的时候,有人问你:“您贵庚?”“今年73了。”你答道。“呵呵,您老看起来可真年轻!”听到这句话,你或许要暗地里高兴一阵子。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职业女性与妇女解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限制妇女职业权的传统法律被打破,中国职业女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观念以及妇女自身的因素,使其时职业女性的状况发生变化的范围极其狭窄。某种意义上说,职业女性的发展与“妇女解放”只是大都市以及少数发达开明地方少数女子的“特权”,绝大多数的中国女性仍然生活在远离“解放”的处境之中。即使接受教育并走上职业岗位、在某种程度上获得“解放”的妇女,也没有在事实上特别是精神上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妇女小说家被接受的基础在17世纪。17世纪使用“女主角──女作家”的概念说明妇女创作得到公认,但对发展中的妇女创作却是一种退步。事实上,妇女的倍受限制和妇女的声誉是同步增长的。在这种让步中,女性的“温柔而理智的帝国”得以建立,但它却带有深深的矛盾的印痕,由此形成了文学中的女性传统.  相似文献   

17.
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是一部成长小说。西方文学史上的“成长小说”出现于18世纪末期的德国,最初的模式可以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为例。这类小说的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因此,叙述主人公从幼年到成年所经历的各种遭遇,往往是它极为醒目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09,(36):6-7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是两千多年前的先贤所说,一直教诲着我们。在2008年奥运期间,这句话更是叫人耳熟能详——成了融合与和谐的同义语。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1.征集“追寻南下的足迹”稿件。“追寻南下的足迹”作为2010年本刊大型特别策划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和高度关注。为进一步挖掘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山西南下干部那段不负使命、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革命历史,2011年,本刊将继续开辟“追寻南下的足迹”专栏。  相似文献   

20.
“一年级娇,二年级挑,三年级找不着。四年级跳。”这句话点出了如今一些大学生面对学业、生活、人生目标等的迷茫与困惑。与大学时光的美好相比,我们看到的是今年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愈发严峻。大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避免初来乍到的“不适应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