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对土地互换、出租、入股、股份合作、转包等土地流转模式创新进行剖析,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改变耕地用途、法律冲突、风险不确定、侵害农户利益、融资困境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法律规范、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了解我国农村农地流转现状,推进农地流转进程,探讨三种典型农地流转模式——村集体推动的汤营模式、政府推动的温江模式和企业拉动的台源模式,分析各种模式的特征和问题,总结阻碍我国土地流转的因素,提出当前我国土地流转过程中要规范政府行为、因地制宜选择流转模式、保护农民权益、保护耕地、尊重农民意愿。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我国法律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与城镇化进程中其强烈的流转需求相背离,进而导致的隐性流转市场的盛行与其流转不规范的现实,将研究视角对准天津市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实践基地,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的方法分析天津市流转模式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并对天津市宅基地流转模式进行分析评价,同时结合其他各地的流转模式进行了流转规制模式的拓展研究,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宅基地流转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西在经济层面、地理环境等方面表现有本省区域特征,因此山西省的农地流转在流转模式、流转速度、流转规模、流转用途和流转意愿等方面必然会呈现本省区域特性。针对山西资源禀赋条件、现有生产力水平以及产业基础与市场环境的区域差异特性,山西农地流转制度不但要考察布局的普适性,同时要考虑到山西区域规划的特殊性,做到统筹兼顾,实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山西区域农地流转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河南省滑县问卷调研数据,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建立耕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户自发、集体主导、市场参与三种耕地流转模式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单一绩效来看,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评分排序同为“市场参与模式>集体主导模式>农户自发模式”,生态绩效评分排序为“农户自发模式>市场参与模式>集体主导模式”;综合绩效评价的评分排序与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评分排序相同;市场参与模式除生态绩效外,绩效优势明显,集体主导模式次之,农户自发模式除生态绩效占优势外,整体绩效落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用地流转模式的探索成为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域的关键点。通过对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实证研究,分析"武汉模式"产生的动因及其运行机制,运用AHP决策方法评价武汉市农用地流转绩效,指出"武汉模式"的风险和缺陷。结合武汉市在农用地流转市场建设中的探索,提出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健全农村社保制度、明确农业企业准入限制以保护农民利益,出台激励政策扶持流转主体,以推动农用地流转市场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宅基地换房为例,对天津滨海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创新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表明,华明镇在宅基地换房实施中,总体坚持了民主、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但是承包责任制不改变、耕地不减少的承诺没有实现.宅基地换房的目的是发展农村,农民的满意是该政策实施绩效的最终评定标准.华明镇的居住环境、保障体系有所完善,但没有得力措施保障农民就业,最终导致农民对宅基地换房政策是同意但不满意.本文调查结果表明,在该土地流转模式下政府必须加强农民的就业安置工作,加强指导农民开创新的生活,同时建立更加透明的实施机制和更加有效的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土地公有制的背景下,通过在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设立(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的)用益物权,解决了土地的归属与利用的矛盾。在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在通过多种方式开放流转。关于土地流转方式的创新模式也在各地展开的探索。作者通过对三种典型的创新土地流转模式进行实证考察,结合基本理论研究,进而对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展开讨论。以农民意愿作为基本价值判断,指出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流转是我国在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其模式可分为分散流转与集中流转两种类型。其中,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制有利于土地资源集中重组、权益共享、经营管理专业化和民主化,因而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目前许多地方都积极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改革,其中"成都模式"和"温州模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两种模式的背景、特点和产权等多方面存在不同点,从它们的不同点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制度创新;农村土地流转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与正确的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1.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科学合理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采用系统分析和案例对比的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内典型区域流转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尝试构建了“土地市场+土地银行”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并阐述了其在推动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制度上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给予了农户自主选择的权力,为承包经营大户解决了资金问题;政府的监管降低流转后产权利益纠纷风险。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法对江津区2个镇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实地调研。调研发现:江津区土地流转呈现速度逐步加快,形式主要以租赁和转包为主的特点。政府主要采取培育市场主体、扶持特色产业、组建农业担保公司、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规范流转程序及合同文本、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方案、设立土地交易所等方式和手段支持土地流转。江津区土地流转主要有以下三个模式:引进多个业主发展特色农产品推动土地流转,依托公司建立农业产业园实现农地流转和宅基地置换,依托政府项目实施土地整理置换农村宅基地。江津区土地流转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最长期限有待作出规定,无地农民问题有待解决,农户规模小且分散不利于土地规模化流转,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设置有待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试论农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农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目标模式和基本方式,并阐述了农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对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配置的格局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与农村增福,而且关系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与和谐社会机制的构建。以“三种流转模式”演化的最新地理与经济特征为对象,并以政府主导型的演化机制为主线,重点分析有利变量与不利变量对具有“大跃进”特征的政府主导型演化趋势的影响,最终得出土地流转未来格局是:政府主导型短期扩张难以替代长期衰落的趋势,农户主导型短期停滞并不意味长期衰落,集体主导型依附特征将随政府主导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扩大,日本政府开始关注和着力农村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由此摸索出独具特色的开发模式,如"菅平方式""麻绩方式""浪合村方式""黑姬方式"和"第三部门方式";在我国,同样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旅游开发模式,如"栾川模式""婺源模式""宁波模式""贵州模式"以及"梦泉(村)模式""潘垫(村)模式"等。从中可以看到两国的模式各有特色,最大区别则在于土地利用问题和政府干预的程度不同。日本政府和地方为了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允许多元化的开发主体的介入,特别是对以往的"土地规制"采取了"缓和"措施,由此加快了农村地区旅游开发的进程。而我国,目前开始实施"土地流转"政策,激活了土地市场与地区经济。由此可见两国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一个人均资源占有率少的人口大国,在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中,农业土地分配零碎化、务农人口老龄化、生产力水平低端化等弊端逐步凸显。在此国情下,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具有其历史意义。然而,由于市场自身的缺陷以及农户本身的局限性,加上缺乏适宜的平台,该制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民主自治的产物,共同构成了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其来源于农村、扎根于农村的特性,弥补了农户与市场的不足,能更好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有序的进行,起到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但是由于现阶段该模式的实行还处在初期,如何切实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规范基层组织的作为,保障农户的利益,还需要相关立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允许并鼓励农民以多种模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福建省三明市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其现有土地流转模式的分析,积极探索和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途径和方式,以推进三明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科学发展,使土地资源得到更科学有效的配置,加速现代农村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因近几年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频繁,特从农民的角度,以目前主要进行的征收模式、出租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建立宅基地流转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宅基地流转后产生的社会效益.研究发现:征收模式的社会效益相对较高,出租模式的社会效益相对较低,由此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依法、规范、有序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贯彻《土地承包法》的重要体现,也是农村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模式、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实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常德市农业流转存在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5种形式,呈现4个特点口头协议多,书面协议少;短期协议多,长期协议少;组内流转多,跨组以外流转少;农户之间私下流转的多,按规定程序流转的少.按土地流转运行模式可归结为托管、承包、租赁、股份合作4种.常德市农地流转虽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操作管理极不规范、思想认识很不适应、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经济环境不够协调等问题.建立农地流转合理机制应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创设组织运作系统,实施宏观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