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阿富汗虽然是一个落后的内陆山国,但一直是大国角逐的重要场所。冷战初期,苏联和美国以提供经济援助的方式在阿富汗展开争夺;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支持阿富汗抵抗力量,双方在阿富汗进行了“代理人”战争。冷战结束后,随着中亚五国的独立,阿富汗地缘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9.11”事件后,美国发动了阿富汗反恐战争。此后,美国主导了阿富汗的重建,并乘机实现了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阿富汗已经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不可或缺的棋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初穆斯林世界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高度政治化的伊斯兰教宗教极端势力得以崛起,中南亚国家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到中国新疆的政治稳定及国家安全。在中南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中,通过对阿富汗、印巴及克什米尔、车臣及中亚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中亚、南亚一些国家的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亚与中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中亚”所指的范围见仁见智,各说不一。2002年出版的《中亚文明史》一书认为:“中亚”包括今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前苏联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境内的各个地区。这是对“中亚”的一种广义的解释;我国现在讲的“中亚”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其内陆区域范围是:西到里海和伏尔加河,东到中国的边界,北到咸海与额尔齐斯河的分水岭,并延伸至西伯利亚大草原的南部,南到伊朗、阿富汗的边界。我国与中亚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传统的友好往来,是最早研究中亚地区的国家,并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中东、中亚是中国“大周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利益攸关的大后方”。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在中东“坐大”,在中亚军事“驻足”,使我国在传统军事安全领域受到了新的地缘军事战略压力,并恶化了中国能源安全环境;但同时鉴于两地区特殊的政治、民族和宗教等地缘特征,美国的存在及其强权行径已引起当地许多国家的不满,开展多边外交成为后者的共识,这为我国外交的拓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5.
北约从阿富汗撤军和撤军后阿富汗的局势都影响着中亚地区的安全,但它们对中亚各个国家的影响在程度和具体内容上明显不同。面对北约从阿富汗撤军的影响,中亚国家难以通过向阿富汗政府提供有效的军事和政治支持来防范威胁进入,只能更多地向俄罗斯或美国寻求安全保障。与此同时,中亚国家不同的安全战略选择也使北约从阿富汗撤军的影响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6.
“9· 11”事件之后 ,阿富汗周边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这种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对美国在中亚和阿富汗的军事存在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7.
美国“新中亚战略“及其对中国战略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研究和重视不够,目前中亚战略价值被严重低估,对发展与中亚关系缺乏应有的力度。笔者从美国“新中亚战略”对中国战略安全的影响这个视角,提出必须进一步发展与中亚各国的关系,从经济入手,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促进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全面利益,从根本上保障中国的战略安全。  相似文献   

8.
“新布什主义”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增强了美国在中亚影响力,引起了美俄两大主角在中亚这一“角斗场”势力的此消彼长,动摇了传统的地缘政治格局,塑造了中亚新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框架,而中亚五国及诸如中国在内的国家力量的消长变化,为新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增添了变数。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疆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对新疆开拓中亚市场的营销风险加强了解与防范是减少营销损失的必然选择。该文基于宏观视角,对新疆企业在开拓中亚市场时面临的政治、法律、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环境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得出相应结论和营销风险管理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亚五国内部及其与俄罗斯和独联体其它国家有密切的经贸关系。中亚与独联体国家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及中亚周边国家对中亚市场的激烈争夺、中国加入W TO给新疆外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亚国家日益增加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也影响到新疆与中亚诸国的经贸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疆大学建设“中亚一流大学”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大学提出“建设中亚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既基于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在国家利益格局中的教育安全思维,又有长期以来与中亚国家的教育交往和合作的实践基础,还有稳疆安疆、富疆兴疆的现实需要。应该在此基础上确立办学目标,为和谐中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潜伏在我国新疆地区和中亚国家的"东突"恐怖势力已成为新疆地区稳定和中亚国家安全的一大隐患.本文指出了我国新疆及中亚国家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政治平衡机制中的"东突"问题,分析了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对地缘政治格局资源配置的阻碍,阐述了其对地缘政治格局平衡中输入与输出关系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新疆已经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对外经济合作的聚合点,在中亚经济合作上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经济合作过程中还存在着政府引导、推进作用发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资金短缺等诸多难点和制约因素。进一步加强新疆与中亚经济合作要创新发展理念,加强能源合作战略协调,从投资环境、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和口岸建设等方面着手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在地缘、民俗、宗教等方面都非常接近,媒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很强的互补性,其中文化的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合点。新疆在媒体设施等硬件方面提高较快,和中亚五国的媒体相比有一定的优势,"走出去工程"在文化交流方面应该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应加强影视创作翻译、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化整理、中亚研究及文化交流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贸易结构、贸易竞争指数和贸易互补性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新疆与中亚五国产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新疆与中亚国家的产业具有相当的互补性,并且这种产业互补性很大程度上依托内地的优势;同时,新疆与中亚国家的产业在以互补性为主的基础上,呈现出逐渐增强的竞争趋势。  相似文献   

16.
“阿布达里人”( Abdallar)是生活在新疆南部偏僻村落中具有独特生活习惯的群体,亦被称为“Darvīsh”(德尔维什)、“Qalandar”(海兰达尔)和“Diwana¨”(迪瓦奈)等。新疆阿布达里人并非起源于阿拉伯和波斯地区的操阿拉伯语或波斯语的人,而是苏非主义突厥教团在呼罗珊和中亚河中地区深入扎根后逐步形成的操突厥语的人群。阿布达里人迁居新疆地区的时间大约在12世纪至18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