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文身风俗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身,指在人体上刻画剌字.人类是文化的动物,正是人类将文身赋予了文化的蕴涵.现代人普遍对文身存在怀疑、恐惧的心理.文身既是后进民族保留的图腾崇拜的标志,也是一种艺术方式的体现,还是反主流文化人群标新立异、反叛社会的一种标志.现今青少年的文身是一种亚文化现象的反映.文身行为不应当提倡.  相似文献   

2.
图腾是民族群体的象征,是一个族群区别于另一个族群的标志。图腾崇拜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精神信仰与文化符号,通常以旗帜、族徽、服饰及纹身等为表现的载体。花瑶是一个迁徙民族,以盘瓠为祖先,同时认同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龙,在长期生活与迁徙过程中,花瑶与迁徙途中的各种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的图腾崇拜。花瑶没有族徽、族旗与纹身,其服饰是图腾崇拜的最主要的载体,图腾崇拜对花瑶服饰艺术总体形态及花瑶挑花艺术有着非常重要影响,同时图腾崇拜禁忌在花瑶服饰中具有矛盾体现,充分体现了图腾崇拜的最终目的就是对现实生活与生命的崇拜。  相似文献   

3.
民族服饰中图腾文化的多元化表现和设计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腾崇拜是人类文化史上一种古老的、普遍的文化现象,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都喜欢将自己的宗教文化、图腾文化应用于本民族的服饰图案中。文章分别从图腾在民族服饰中的应用及多元化表现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图腾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不应该是对原始图腾及少数民族服饰简单的堆砌和照抄照搬,而应该赋予其新的意义,才能在现代服装中体现出图腾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论文身习俗     
文身习俗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世界各地的许多原始民族和后起民族都曾流行过这种习俗。对于荚的追求,是所有民族文身的普遍用意。“交感魔力”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也是文身习俗所代表的基本社会功能。此外,文身还用于标明族徽,表记功绩等。文身习俗的产生,约在距今5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身作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曾经声生过重大的艺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图腾?图腾(Totein)原是北美印第安奥基华斯人(Ojibwds)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认为自己的氏族同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这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便是该氏族的祖先或守护神,亦即图腾,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说得好:“图腾一辞,表示氏族的标志或符号;如狼是狼氏族的图腾”。图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普遍现象,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在其古代都曾有过自己的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6.
50年代初期,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几件画有人面、鱼、鹿、鱼网纹的彩陶盆.此后,宝鸡北首岭遗址、临潼姜寨遗址等也发现类似的陶盆.姜寨遗址中还见到鱼和蛙同绘在一个彩陶盆里.近30年来,仰韶文化遗迹内同类母题的彩陶图像不断被发现,人们对于人面、鱼、蛙等彩陶图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对人面纹图像已发表过的意见,有龙虱说、人面说、文身说、鱼神说、头上装饰飞头丰收说和水中摸鱼说等等.多数意见认为人面纹彩陶图像象征图腾崇拜或图腾婚姻巫术活动,主要是以原始人类捕鱼等经  相似文献   

7.
文身新说     
文身应是一种开始于野蛮时代早期,而结束于文明时代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是原始先民成丁礼仪中的一部分.它虽有中外学术界所说的"避害"、"族徽"、"装饰"等作用,但其根本动因却十分简单:在青年男女即将繁殖后代时.以神的名义,用文身等残酷的成年礼仪,将本部族的那些病弱青年杀掉,不准他们繁殖病弱后代.从而适度控制种群规模,推动种群不断进化,确保种群长久生存.在母权制末期和父权制早期,因生产力的发展,神的地位下降,人的地位提高,为了更好地用光洁的肌肤吸引异性,女子不再文身;男子的地位越来越高,责任亦越来越大,"种"是否优良对部族干系重大,因此男子仍必须文身.进入文明时代后,青年男女成年时虽然都不再文身了,但其头饰服饰均需有明显标志,以纪念先祖,体现族属,反映传统,显示成年,这是一种"亚文身"现象,说明人类生存状况已大为改善,人种质量亦大为提高,不再需要用野蛮方式来推动人种进化了.人类的文身史,记录了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漫长历史.  相似文献   

8.
图腾艺术是人类社会早期普遍存在的一种艺术样式 ,在当今社会中仍可以看到它的遗迹 ,它与人类审美观念的发展演变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图腾艺术是艺术符号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对促进艺术独立起到关键作用。同时 ,图腾艺术的解体又进一步推动了人类审美观念由功利向非功利、由反美学向美学的过渡和转化 ,使审美走向完全自觉。从图腾艺术的发展和演变中 ,不难看到人类审美观念演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图腾崇拜,或称图腾主义、图腾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宗教形态.自从19世纪这种原始宗教被发现以来,至今已有百余年.学术界对图腾崇拜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未有一个得到公认的解释.笔者不揣冒昧,亦陈拙见,以就教于学界前辈专家及同仁.  相似文献   

10.
原始装饰艺术是原始人类思维特征的一种再现,其形式有三种:具象写实的、抽象几何形的及以想象为主的。具象思维是写实艺术存在的前提;原始人类将装饰物当做生命整体对待,这是抽象几何形装饰产生的思维基础;意象思维促使了图腾等原始艺术形式的形成。三种思维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原始装饰艺术中得到了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1.
《诗经》写到"裘"的诗歌共有9篇,《诗经》中的这些"裘"既是蔽体、保暖之衣,又是身份、地位之象征,还是文化人格之体现。以裘为衣是对上古衣皮风俗的继承;裘为身份、地位之象征,其成因则可追溯到图腾崇拜;羔羊比德,"羔裘豹饰",则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文化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花园神话来源于上古的采集文明,有着母系社会的明显遗存,现存于闽粤各地汉壮族群的花园神话中,有着华夏图腾的古老形态与特征。在中国的南北方诸多族群中都能看到花图腾存在的痕迹,由此可见中华各民族多元而一体的文化观念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在艾赫玛托夫的小说《断头台》与姜戎的小说《狼图腾》中存在着可比性。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能够为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作为这种比较研究的第一阶段工作,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模式三个方面对小说的叙事策略进行比较研究。由于作家的创作意图不同,决定了它们在叙事上的差异:《断头台》的叙事视角多元化,叙事时间呈圆形以同叙事模式相呼应;《狼图腾》的叙事视角较单一,叙事时间和叙事模式都表现为直线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动植物图腾、动植物祖先或动植物生人神话时,一大难题就是原始先民通过什么样的思维把一种动植物想象成自己的图腾、自己的祖先,其中的转换过程现代人很难通过自己的经验想象出来.根据中国南方民族的情况,动植物图腾、动植物祖先或动植物生人神话产生的根源,在生活中可能由于食用、庇荫等关系,在感情状态上基于感恩、敬畏等心理,在观念上出于"实体、灵魂转移"等想法,具体引发它们之间联系的,最原始的起点可能是梦.  相似文献   

15.
额尔古涅—昆传说中的捏古思、乞颜两户是以狼和鹿为原型的图腾名称命名的两个氏族。因为,"捏古思"是蒙古语noqai(犬)的复数形态,在传说里是代指"狼"。犬和狼为同类,狼曾经是蒙古先民的图腾;传说中的乞颜或乞牙惕之名也是来自以鹿为原型的动物图腾名称。因此,该传说的神话原型为:在部落战争中,一部被另一部打败,惨遭屠杀,仅存两女。捏古思和乞牙惕两个动物救助此二女,携至额尔古涅—昆山谷中,双双交合,生息繁衍,故部族再生。该神话原型与古突厥语民族狼图腾神话、传说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6.
《狼图腾》在叙事方面的创造力首先表现为作者所采用的"嫁接性"叙事文体。小说主体叙事和"理性探掘"两部分相得益彰,其叙事理念在小说叙事主体部分通过"狼性性格"得以塑造,而在"理性探掘"部分以思辨的方式得以强化。诗和议论结合的叙事策略使小说寓理于情,在情理交融中完成作者对"狼图腾"精神的塑造和烘托,有助于作者引导和掌控读者对小说叙事理念的接纳。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民族学角度考证,着重考述有关"蒙古"之称渊源问题。确认黄帝正妃西陵氏所生子女玄嚣和昌意降居之地江水、若水之称,分别源于蒙古族乞颜、涅古思二氏之称。乞颜、涅古思二氏之称则分别源于虎和龙图腾之称。江水别称岷江(岷水)源于蒙古(蒙)之称,蒙古(蒙)之称同样源于虎图腾之称。乞颜、涅古思二氏传说经伏羲(玄嚣)、女娲(昌意)演变为蒙古族祖先孛儿帖赤那和豁埃马阑勒。是故原来的虎、龙图腾也随之演变为狼、鹿图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生态经济思想萌芽于古人对动物、自然环境现象的图腾崇拜以及远古时期的农耕文明。古人“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和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态经济学的发生有重大意义。各家各派还从不同角度提出生态保护思想、生态经济利用思想及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目标,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叶舒宪教授的《熊图腾》一书,重构了一个失落已久的熊神崇拜的传统,在人类文化的广阔背景上探讨了熊图腾文化的普遍性.说明了人类文明对于农业社会之前的狩猎生活及信仰的遗忘。启示我们要跳出汉文本的主流定势和制约,从文学、历史和神话的多重角度反思农耕与文明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