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并创造性地将文化建设理论应用于实践来解决俄国的实际问题。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史上,列宁以其杰出的理论活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两种民族文化学说、无产阶级文化的党件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理、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以及“文化革命”等观点,形成了无产阶级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这些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3.
列宁晚年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出发,重新审视以往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重新认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今天看来,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再思考,在很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方法论和理论上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列宁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在他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短短七年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体现出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所做的重大贡献。列宁把文化建设看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反复多次地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  相似文献   

5.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苏维埃俄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提高人民老师的地位,增加文化建设经费;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心,主要任务是农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国家机关和共产党员的文化建设,是解决苏维埃俄国全部经济任务的关键。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列宁首先明确提出了“人民文化观”。这种文化观在列宁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通过文献介绍和文本翻译的方式传入中国,不断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接触、接受、认可、认同,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创造与实践探索中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核心理念和行动准则。以列宁及其文化著述在中国的传播为视角,爬梳列宁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关于人民文化观的介译,进一步彰显其在中国的生机和活力,对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和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史上,列宁以其杰出的理论活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两种民族文化学说、无产阶级文化的党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理、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以及“文化革命”等观点,形成了无产阶级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这些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是资产阶级文化观的一种主张,是“全盘西化论”的组成部分。本文将近年来有关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评论加以综合评述,对这股思潮产生的根源、表现、特征、理论误区、社会危害以及如何克服这种错误思潮等问题分别作了评析。文中强调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深入批判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把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克服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努力提高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是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内容。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点,逐渐形成了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模式,即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中利用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这一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单一的公有制模式,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着政权和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逐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因此,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列宁通过对本民族哲学传统的继承,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各个时期错误理论的针对性批判,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领域;以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为导向开展理论研究,赋予了其哲学浓厚的实践特性。这是列宁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基本路径,也是列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基本路径。批判性和实践性是列宁哲学思想的两个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1.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能否处理好民族问题,直接影响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从苏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出发,对苏俄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行过广泛的思考与探索,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列宁民族理论体系,成为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和评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不同学者对列宁民族理论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理论界进一步研究列宁民族理论提供了系统的基础资料和新的研究指向。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创造性的经验。本文依据列宁晚年的有关著作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侧重从三个方面探讨列宁新经济政策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即: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立足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这一主线,对生产力范畴及其历史作用原理的丰富和发展;新经济政策处理俄国五种经济成分相互关系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的新发挥;新经济政策探索苏维埃俄国的政治上层建筑革新、建设和文化建设及其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的历史辩证法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研究马克思和列宁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旨在探讨揭示像俄国、中国这样的刘、农结构”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般规律和具体道路。一、马克思的“困惑”与他理论研究的深化1842年,马克思初次接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问题。他一方面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问题对于先进的欧洲国家首先对于英、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又承认现有的知识和以往的研究不容许他对法兰西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妄加评判,我们不能用一句话解决在由两个民族解决的问题。马克思首次面对他不能解答的社会主义之谜。“’为此…  相似文献   

14.
列宁晚年基于十月革命后的实践经验及其对社会主义的深入思考,强调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在"文化建设"上,在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同时,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以实现社会精神生活的变革,为社会主义的胜利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依据具体的实践,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对知识分子采取正确的政策,正确对待过去时代的文化遗产,学习和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加强共产主义道德建设和思想教育,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列宁晚年的意识形态学说极大地彰显了文化建设对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在新的历史和时代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5.
列宁关于国家结构制度的思想在十月革命前后有所变化。他根据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局势和俄国的民族特点,用联邦制主张代替了原来的单一制主张,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他的有关思想的特征是:将联邦制作为一种过渡形式,最终由民族联邦制发展为民主集中制。列宁联邦制思想及其特点对我们处理民族问题和国家结构制度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就社会主义经济法制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并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了开创性的经济法制建设实践。列宁的经济法制思想及苏俄经济法制建设实践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经济法制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的根本依据;经济法制是进行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经济法制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7.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短短几年中,列宁根据俄国国情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并进行了最重要的意识形态的论证,坚持认为他在1918年提出、在1921年之后得到丰富发展的“国家资本主义”是苏俄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最好途径,并把处于这个历史阶段的俄国叫“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六十年后,邓小平以实践唯物主义作指导,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的经济改革理论是两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探索俄、中这样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提出了在俄国建设"带有小农占人口多数所造成的种种特点的社会主义",带有"种种特点的社会主义"也就是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列宁的这一思想标志着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转变。此后,列宁在探索建设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思想,逐渐形成了具有俄国特点社会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包括:列宁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改变、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和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9.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列宁从俄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出发,阐述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今天看来,它对于我们的先进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建设中,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的新情况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具体实践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银行问题的理论。综观列宁的有关预言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的辩证的探索过程,这里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分析、总结和研究这一理论和实践及其发展的进程,对于正确理解列宁有关银行的思想,指导我国社会主义银行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