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论上提出替代弹性对劳动力价格与水稻播种面积关系的作用机制,并利用江、浙两省2004—2013年水稻播种面积表现出的相异生产轨迹对上述理论推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江苏省劳动力与其它要素替代弹性显著高于浙江省,且每工日劳动力价格上升,江苏省水稻播种面积增加,而浙江省减少。结论证明农业劳动力价格普遍上升时并不意味着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相反,国家可以因地制宜地推广如农业机械小型化、劳动力替代技术示范与推广等相关政策以增加劳动力要素的可替代性,巩固粮食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艳  朱翔 《统计与决策》2012,(23):120-125
文章通过建立社会核算矩阵框架下的价格路径分析模型,研究了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居民生活的影响,揭示了价格在经济生活中的传导路径,得到以下结论: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对城乡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最大;交通、石油、电、水、燃气以及教育、医疗的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的影响高于农村居民;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食品制造业成本影响最大,且主要为直接影响,而间接导致住宿餐饮和批发零售业成本提高。油价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高于煤炭价格。最后,非熟练劳动力价格上涨主要会直接带动农业、煤炭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批发零售业和旅游业成本上涨;会间接带动食品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业成本上涨。熟练劳动力价格波动主要是间接引起其他行业成本波动,其中对教育事业成本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陈晓华  刘慧 《统计研究》2015,32(10):47-55
降低劳动力价格扭曲是减少我国资源错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现经济效率提升的关键手段,当前外需疲软和生产技术升级诉求会对劳动力价格扭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在构建劳动力价格扭曲新型测度方法的基础上,从描述性统计和实证检验双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首先外需疲软有助于缓解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价格扭曲,而技术革新则会加剧劳动力价格扭曲,二者合力表现出一定的相互抵消关系,因而在当前外需疲软背景下,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不失为一种“好策略”;其次我国补贴政策的效果有悖政府补贴的初衷,表现出一定的“补贴悖论”,应重新审视和优化中高技术企业的补贴机制,发掘补贴在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正向功能;最后融资约束和投入产出效率提升对多数企业劳动力价格扭曲表现出一定的“中性”和“不敏感”特征,规模经济则会显著加剧内资制造业劳动力价格扭曲。  相似文献   

4.
货币冲击对农产品相对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Cairnes—Bordo的理论,当货币政策调整引起货币供给量变化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反应要比工业品市场快,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影响到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水平。然而,国外的农业经济学者的一系列实证检验的结果却不尽一致。基于中国有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货币供给冲击的确会对中国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产生一定影响,扩张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会提高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反之,收缩的货币政策会降低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实证分析结果也显示货币政策调整不会对中国农产品与工业品相对价格水平造成长远影响,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DAG方法和动态因果检验研究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实证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机制对农产品价格存在弱传导效应,市场利率对农产品价格几乎没有影响,工业品价格对农产品价格长期传导显著.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C-D生产函数,对2000-2013年山东省17地市三次产业的要素产出弹性进行了测算,并结合要素投入构成分析了山东省经济增长的结构动因与存在问题.研究发现:劳动、资本、技术研发三要素对山东省经济增长都产生了正向积极影响,但产出弹性数值和变化趋势相差较大,其中,资本产出弹性最高且表现平稳,劳动产出弹性明显低于资本产出弹性且表现出逐年下降的变化趋势,技术研发产出弹性最低,总体上,2000-2013年山东省经济增长除依赖劳动力增加与技术研发投入外,更大程度上主要依赖于资本投资的拉动.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日本1970~2006年GDP数据和R&D投入数据,计量实证分析了日本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本的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当期.前几期的科技投入对当期的产出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科技投入产生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持久的,转换为生产力的科技成果的生命周期比较长.  相似文献   

8.
2006年1-6月,在四川市场供给充足、需求趋旺的同时,价格的运行表现出比较稳定的态势,进一步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生产资料和能源价格平稳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是工业产品进入市场时的初次价格。1-6月,四川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上涨1.5%,比全国同期涨幅低1.3个百分点;6月份价格同比上涨1.6%,比1月份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分类来看,1-6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上涨2.3%,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仍然是左右四川工业品出厂价格运行的主动力。钢材:作为全国的六大钢材生产基地之一,1-6月,四川黑色金属冶炼及…  相似文献   

9.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模拟了三次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内部各产业的生产函数,从而得出各个产业的技术进步率;并且利用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弹性分析了技术进步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发现技术进步对重庆市第一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对第二产业影响最小;第二产业内部,技术进步对建筑业和电力燃料等产业影响较大,对制造业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平稳中保持适度增长,工业品价格继续在跌势中趋稳.1998年,上海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又下降6.1%,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购进价格下降5.9%.从而使上海工业品价格继1996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呈下跌态势.1.价格指数量波浪型运行纵观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工业品出厂价格走势,呈波浪型运行.价格的走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1992年为平稳增长期,工业品出厂价格小幅上升;第二阶段,1993~1995年为大幅振荡期,其中1993年在涨幅达到峰值28%后,又明显回落.降幅达10个百分点;第三阶段,1996~1998年为低水平徘徊期.指数基本上围绕在97左右运行,价格波动空间明显缩小,工业品出厂价格进入了一个低水平的平稳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1.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就业增长"现象再次引发对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之思考,利用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构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模型,从劳动力需求方面分析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就业;另一方面增加产出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同时创造出新的产业和部门扩大经济范围增加就业,但其减少的就业量超过了增加的就业量,因而最终表现为净就业量损失,平均每年净减少就业量为3 000万~3 500万人。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00—2020年的数据,构建包含资本、能源和劳动三要素的一般要素增强型的嵌套CES生产函数,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进行参数估计,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对要素间的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偏向程度进行精确测度。结果表明,国家和区域层面资本和能源的替代弹性均小于1,表明能源与非能源要素可替代程度偏低。从要素效率增长率来看,能源效率增长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能效提升潜力巨大;劳动效率增长率最快,但逐年下降,与劳动力价格日益攀升有关;资本效率下降,下降速度趋于平缓。从技术进步偏向来看,国家和区域均表现为资本偏向、能源和劳动节约型,对资本的偏向程度均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3.
肖尧  杨校美 《统计研究》2016,33(11):49-55
劳动力成本是否影响我国工业结构?进一步,对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将产生怎样影响?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中国2001-2013年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以单位劳动力成本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面板模型,检验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工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工业结构调整呈现“U”型关系:当单位劳动力成本低于门槛值0.1246时,其对工业结构调整产生负面影响;而当单位劳动力成本高于该门槛值时,其对工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本文的政策涵义是,政府和企业应该以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为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积极引导和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4.
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转移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考量指标.文章利用CGE模型,分析了劳动力转移进程中,不同政策背景下的农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技术进步的经济效应更优,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刘敏  杨芳 《山东统计》2010,(1):25-26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山东工业品价格较上年呈现负增长,但对近几年工业品价格运行情况综合分析,若剔除2008年的剧烈波动因素,工业品价格仍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上,而且保持了平稳上行态势。2009年各月价格与上年相比,由下降到上升出现了V型反转,预计2010年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基本不变、大量中长期投资的惯性影响和国际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山东工业品价格将继续保持上行趋势,同时注自4月份起由负转正后持续回升并有逐步扩大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未来劳动力价格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一股"中国劳动力价格优势正在丧失"之说悄然兴起。本文就这一问题试图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预测方面着手展开分析,运用大量数据信息对中国未来劳动力价格趋势进行估计,为我国未来劳动力价格走向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0年,黑龙江省工业品价格总水平呈大幅度上涨态势,强升势头为拉动全国工业品价格实现正增长,促进物价止降转稳,消除通货紧缩阴影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是“十五”计划重要的开局年,其工业品价格运行趋势和特点仍值得我们关注。 一、2000年工业品价格走势回顾 2000年,全国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效益显著,工业品供应充足,但需求仍显不旺,受石油、冶金、电力、纺织等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工业品价格扭转了三年持续下降的局面,开始呈现上涨趋势,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  相似文献   

18.
数字看青海     
《青海统计》2007,(12):37-40
11月份青海工业品价格“高进低出”现象发生改变11月份,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7.68%,涨幅比上月扩大2.4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原油以及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7.30%,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高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0.38个百分点,结束了自今年3月份以来两者间呈现的“高进低出”现象。1、轻工业品和重工业品出厂价格均呈上涨趋势。11月份,轻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44%,环比上涨1.34%。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类的价格上涨13.43%,环比上涨2.85%;以非农…  相似文献   

19.
生产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用生产工成本法计算成本时,只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当期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本文并不想从某个或某一类企业的微观数据来观察具体成本变化情况,只是期望通过更宏观的价格等指标走势来观察对企业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业务同时开展,因此实证研究两融对股票偏度的影响需要同时考虑融资和融券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一期模型,研究同时存在卖空和借贷约束的资产定价问题.约束条件影响偏度的机制是约束挤出了部分投资者,造成投资者的有限参与,改变了市场价格对信息反应的对称性,从而影响到价格的偏度.理论分析发现在有较强的卖空限制下资产价格是信息的凸函数,资产价格正偏;而若存在较强的借贷约束,或者借贷约束很小但卖空限制较弱时,资产价格转而为信息的凹函数,资产价格负偏.进一步理论计算给出了不同约束条件下资产的偏度,最后提出并在中国股票市场实证检验了三个假设:①融券会降低股票收益率的偏度;②当融券规模很小时,股票收益率仍然会正偏;③控制融券下,融资会增加股票收益率的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