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世纪,为了配合西方殖民者时中国的殖民政策,在华从事办报活动的外国传教士,采取"合儒"策略,以中国人熟悉的方式,向他们宣传西方的宗教、科技、社会制度,为落后的中国带来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西方文明,间接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随着社会变动的加剧,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这种"合儒"策略也在不断演进,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社会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对外传播正面临着如何打破中外文化之间的隔膜,提高对外传播效果的难题,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对外国传教士办报活动中的"合儒"策略的研究,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大批的犹太音乐家活跃在中国的音乐艺术舞台上,成为传播西方音乐的使者。从乐团的组建到音乐学校的创办,犹太人用半个世纪的时间推动着西方钢琴艺术在中国的燎原。本文旨在通过考察文献资料发掘总结出此时期犹太音乐家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培育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叶的中国社会迎来了又一次大规模的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担任了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主导,广学会是其建立的一个颇有影响的规模宏大的文化教育团体。它通过出版书籍、创办报刊、组织学会等诸多形式,传播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风土人情知识,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鲜的信息。其不仅成为晚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和桥梁,而且对于中国近代的社会思潮与政治变革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广学会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应当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近代从事的图书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国 《船山学刊》2005,(3):125-127
西方传教士在近代中国建立出版机构、编译西书、办刊物;创办图书馆,加强藏书建设;传播西方图书馆学思想和管理理念,进行开架借阅等读者服务工作。他们的思想和活动对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西洋音乐逐渐成为中国民众音乐文化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在华乐人、教会组织,中国官员、商人的音乐文化活动以及外国侨民文化生活的影响,中国留学生、出访官员的学习考察以及其他出国人员对西洋音乐的吸纳,促成了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西洋音乐被中国社会所接受,并使多种形式的音乐会演出在中国日渐发展开来。  相似文献   

6.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传教士在华的文化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英、美等西方传教士涉足香港和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东南沿海城镇,传播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他们从传教的目的出发,出版介绍西方文化的图书,创办新式杂志,同时建立了一些近代新型学堂,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展示了一种崭新的西方文化,使一批有识之士眼界大开,并产生了新的思想追求。值得注意的是,传教士主观意图是向中国人嫁接他们的宗教文化,而客观效果则与之相反,接受基督教者寥寥无几,倒是那些非常有限的西方科技、教育文化成了先进中国人求之不得的睁眼看世界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留美生入主中国社会学界 ,成为传播并发展社会学的主力。他们出版了大量的译著或专著 ,系统地引进西方社会学知识 ;创设了专门的教学研究机构 ,并开设扩充社会学课程 ;创立并创办了专业性的学术团体、学术刊物 ,使社会学趋于规范化、独立化、纵深化的发展。在传播过程中 ,他们还就社会学中国化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从而为此后的社会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19世纪,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大量中文报刊。最初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代表,以宣传宗教,传播教义为目的。至《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其办刊宗旨中宗教内容已退居次要地位,传播科学知识成了主要内容。1840年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办刊的活动有了更大的发展,他们继续调整办刊宗旨与方针,不再以宣传宗教,而完全以传播西学为宗旨。而西学也有了扩大,除了科学技术知识,又介绍了大量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知识。传教士们的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与历史原因:其一是为了消除中国人的排外心理,协调与中国人的关系;其二仍然是为了迂回地宣传宗教。  相似文献   

9.
赵丹 《理论界》2012,(12):137-138
钢琴音乐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之路是一个逐步褪去宗教圣衣又换上了世俗布衣的过程,在钢琴音乐的此番文化变迁过程中,以"实用理性"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传统无疑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它将源自宗教语域的钢琴音乐从天国引向了现实具体的社会生活,进而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时至今日,实用理性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立足于这一思想根基,对钢琴音乐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进行再审视,这无疑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
孙长来 《广西社会科学》2008,19(11):114-118
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西方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所从事的一些活动,包括创办女校、提倡天足、主张婚姻自由、教会妇女识字读经、传播西医等,虽然主观上是为了扩大教会势力,但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妇女的觉醒。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哲学的对抗与对话 ,贯穿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现代 ,文学与哲学谋求彼此沟通。“诗人哲学家”的出现、哲学家由思向诗的回返 ,一方面是基于对“纯粹理性”解决人类精神与心灵自由能力的深深怀疑 ,另一方面还跟现代人文科学的语言论转向相关。而“哲学家诗人”们则主张以一种艺术化的思想替代哲学家的冷峻面孔 ,以促使传统哲学走出历史困境。诗的言说与思的言说的浑融 ,本质上是由于它们都共同指向一物———存在。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是互动的,它们之问存在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和深刻的内在联系.当代世界全球化的主导者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历史终将证明全球化的尽头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3.
莫骅 《社会科学家》2005,(5):165-168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贪污贿赂犯罪主体、惩治犯罪的法律机构设置及财产登记申报制度、监督方式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不同特点,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中国贪污贿赂犯罪立法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学资源投资力度的加大,使多元化模式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仪器维修体制不完善、维修队伍不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没有完全落实等问题。各高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办学规律,建立一个仪器设备维修与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汤志钧 《河北学刊》2005,25(4):168-173
儒家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步入近代,仍为学者所信奉。在社会变革迅速、动荡加剧的时候,不同学派会有共同的改革要求,又有着彼此不同的差异。同一学派既有治学方面的一致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又有所不同。它们之间的异同、分合,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我们不能只看到暂时的同,而忽视学派之异;也不能因是同一学派,而视为一切皆同。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当前闽台高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为线索,分析了两地高校科技交流和合作的发展趋势,为闽台高校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共同推进闽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魏红 《学术探索》2001,(Z1):118-120
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假借科学和民族文化的旗号重新泛起,损害着中华民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明辨新的有神论的种种伪装,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无神论世界观的宣传教育;高举科学旗帜,崇尚科学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新时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陈建中 《中州学刊》2005,(6):102-1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的各项具体改革提供了正确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有力地促进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出发,结合民办高校特别是浙江树人大学的办学实际,提出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德里达的"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概念,二者都是针对传统形而上学.然而海德格尔的摧毁通过追问"存在的意义"却固执于一个问题的意义.但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作为一种游戏式反讽形式却允许形而上学解构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