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欣 《船山学刊》2011,(1):72-74
周敦颐将“为官重德”视为官德的基本原则,提出官员不仅要“诚心端身”,消解内心的不妄之念,而且要以“仁爱之心”,做到“爱民务实”,把为人谋利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志伊尹之志”。“致公无私”,以谋私利、谋官位为耻;勤政廉洁,不受外界诱惑,对行贿、腐败不同流合污,洁身自爱。这些思想为现代官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官德实践与现代官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其首要的任务就是从严治党和从严治政,激活党政官员的自律机制,强化官德建设,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道德素质。中国自古就有“为政以德”、“为官以德”的传统思想和有效措施,其中不乏可资借鉴之处,对于加强今天的为官之德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官箴在官德建设中起到了维护统治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引导官场树立良好风气,宣扬精神价值、重视官员自身道德修养的历史作用。官箴在官德建设中又有过分夸大道德的作用、成为统治阶级禁锢社会意识的思想武器、在思想内容上缺少经世致用之学等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4.
<正>《为官修养:领导干部从政必读》深入分析了为官修养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是新时期加强官员道德修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好教材。该书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官德修养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官德修养的具体途径:为官要讲党性。从书的结构看,将党性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家庭熏陶、传统文化濡染对于谦清官志向的影响,阐述于谦为官之德的内容,认为于谦官德的亮点是"从道不从君",灵魂是关注民生,支柱是"石灰风骨"和"煤炭精神".笔者重温于谦从政以德、忠廉爱民的历史,以期为加强新时期的政德建设提供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崔一楠 《理论界》2007,(7):185-186
《老子》一书十分重视为官之德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它利用精辟的水德哲学来阐释为官者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并提出为官之德在于善利天下、处下不争、处下寡欲、胸襟博大。通过将官德思想物化之一途径,使这官德论深入浅出,其思想精华不仅曾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过积极作用,且对于现代管理伦理学和行政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老子》从天人合一的哲学高度,把化生万物的宇宙本体"道"的"自然"、"柔弱"、"无为"的本性推广到人类社会,化作"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为而不争"的为官之德,而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中的"循吏",则可以说是具有《老子》"为而不争"的官德的典范。"道"是万物生发之本,而"为而不争"的道德则是官之所以为官的内在根据。离开了"道"万物会失去生发之活力,而离开了"为而不争"的官德,官员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而走上邪路,社会则陷于不治。《老子》"为而不争"的官德论与司马迁的"循吏"都具有超时空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首要的、关键的是"以德治官",因为官员的地位突出,角色特殊.从我国道德的现状看,官德建设也应成为道德建设的主题.官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热爱祖国,为民服务,廉政、勤政、优政.官德建设的途径加强学习,严于自律,加强监督和制度建设,"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论官德规范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以德治国”的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我们必须在道德建设方面上一个新台阶。由于官为民之表率,所以搞好公民道德建设要先搞好官德建设。官德建设的基础是官德规范机制的建设,包括: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官德规范,并按照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原则把官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法律化,同时建立一套能将官德规范迅速贯彻到官员中去的道德内化机制,一套能促进官员自觉遵守官德规范的道德激励机制,一套有制约力的道德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李钟麟 《学术论坛》2005,(6):121-126
柳宗元的官德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官为民役、仁民爱物、公正无私、廉节自守、尊贤惜才、求真务实等等。在官德建设已经成为道德建设一大重点的当代中国,继承柳宗元官德思想中的精华,无疑是必要的和有益的,特别对于提高当代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是有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