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永顺实施土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浩 《民族论坛》2005,(10):52-53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中段,云贵高原东缘,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境内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山川秀美,林木葱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同时永顺县历史文化沉淀丰厚,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发展以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为内核,以自然生态为背景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一)永顺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遵循旅游开发建设“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群众参与,部门配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不断加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2.
悠悠猛洞河,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土家文化。如今,这条土家族母亲河正欢快地奏响着一曲新世纪的扶贫新歌。永顺县民族事务局通过2年的扶贫实践,探索出适合新时期民族贫困地区的“协会 专家 基地 农户”扶贫新模式。这套模式如能加以完善和推广,将对我国民族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积极作用。(一)在永顺县38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着土家、苗、汉、白等29个民族49.12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37.1万人,占总人口的75.5%;农业人口42.9万人,占总人口的87.6%;2003年,全县实现GDP1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8元。永顺是典型“老、少、边、…  相似文献   

3.
湘西地质公园内居住着土家、苗、汉等族人民,古朴的土家族苗族历史文化与台地-峡谷、自然生态完美结合,构成了自然、淳朴、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共同造就了神秘独特的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圈。涵盖龙山、永顺、古丈、保靖等县境内土家族聚居区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土家语地名。这些土家语地名既是一种民族文化记忆和"名片",也是湘西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历史产物和地质文化变迁的"活化石"。对园区内地质遗迹点部分土家语地名进行正确考释,既有助于还原土家语地名的本来面目,也有助于湘西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教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外的异域文化与本国的民族文化互补与交融,旅游实质为一种文化活动。当今的旅游人才,不仅需要通晓各客源国文化,更需要通晓中国民族文化。我校作为渝东南地区唯一的一所公办旅游职业院校,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因此在我校的英语教学中,不仅应该重视中国的民族文化的输入与教学,还应融入地区民族文化,从而体现地方特色,真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论乌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众多,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促进乌江流域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例,对乌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永顺民族文化积淀丰厚,自然生态特色鲜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县有老司城、溪州铜柱两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有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不二门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塔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漂” 的猛洞河,有千年古镇“王村”……随着中国入世和湘西州整体入西大好机遇的到来,永顺县必须加快资源优  相似文献   

7.
正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生活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各族人民30多万人,保留了较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古建筑。丰富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宣恩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8.
《民族论坛》2013,(5):18-18
正张家界市土家族研究会成立于2000年10月,现任会长吴远平。自成立以来,研究会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普及土家族文化知识,学会编著、出版了《湘鄂西土家族》《土家知识百问》《土家地区名胜大观》《中国民族风情游丛书·土家族》《永定区民族史纲》等40多本民族研究、旅游书籍。为了探索少数民族民俗散文创  相似文献   

9.
由湖北省民委、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主办,中国土家经济文化研究协作会、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湖北省民族研究所、湖北省巴文化研究会、湖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承办的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土家族经济文化研究协作会第八次会议,于2011年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的再造与重构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进程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恩施土司城的个案研究表明,“文化景观再造”在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司城不属于遗址所在地的开发,它的文化定位和旅游形象是地方政府按照自己的意图建构起来的,集中展示了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土司制度和鄂西南本地的民风民俗,为民族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特殊的“传承场”,实现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梯玛神歌是土家族传统的敬神之歌,集歌、乐、舞、词于一体,包含了文学、音乐、伦理等各方面内容,主要流传在湘西的龙山、保靖、永顺、古丈等县。土家族的伦理道德渗透在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千百年来,梯玛神歌以其原始而质朴的道德观造就了土家族等古朴民风和民族气质,对土家族社会伦理道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梯玛神歌所蕴涵的善恶分明、团结互助、祭祖孝亲等内容,对土家族的伦理道德试做一些探讨,力求探寻梯玛神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打溜子在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酉水流域土家族聚居的永顺、龙山、保靖一带。它历史悠久,曲牌繁多,表现丰富,演奏独特。打溜子被土家人叫为"打家伙",被广泛地用于土家人节日喜庆、婚嫁迎娶、新居落成、舍巴摆手等民俗活动及场合,是土家族地区流传的民族传统打击乐合奏形式。全套溜子由小锣、头钹、二钹、大锣等四件打击乐组成,有些曲牌还加唢呐、板鼓伴奏。土家族打溜子的演奏,是各种乐器配合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风格独特、多姿多彩的土家族文化。土家族文化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存延续力,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在新的时代里,如何弘扬土家文化,正确认识和把握土家文化发展的各种关系,是土家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刘琼 《民族论坛》2008,(8):42-43
在土家族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随着现代化进程速度加快,土家族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面临着传承与变异、离析与整合、稳定性与创造性等矛盾。正确认识处理这些矛盾,对土家族文化建设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论坛》2013,(9):67-67
利福塔镇位于桑植县西南部,地处桑植、永顺、永定三县区交界之地,全镇辖23个村(居)委会,185个村(居)民小组,4864户,1860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8%,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集聚镇。近年来,利福塔镇以发展民族经济为中心,以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为重点开展工作,让三县边界从纷争不断走向了和谐团结,真正实现了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兴趣,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普通文化课的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蓬勃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复兴,土家族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也得到了深入的挖掘.如今,从偏远的土家山寨到旅游景点,从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赛场到各种传媒舞台,常常可以见到土家族歌舞和传统体育项目,这对于传承和传播土家族文化、展示土家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正>一、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民族地区一般地处山区,以其自然环境的奇特优丽,历史文化的厚重渊源、人文景观的内涵浑厚、民俗风情的纯朴浓厚等优势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就拿湘西州来说吧,该州为土家族、苗族聚集区,地处湘、鄂、渝、黔边界,雄奇秀美的山水风光、光辉灿烂的文化古迹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使湘西州的旅游资源久负盛名。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湘西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下,旅游产业得到了长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是我国人口相对较多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湘鄂黔川边界。据“五普”统计,全国共有803万土家族人口,其中世居于湖南有260万,湖北220万,贵州143万,重庆142.4万,四川3万多人,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土家族同其他各少数民族一样,在创造了灿烂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极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保护和发展包括土家族古籍在内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也是民族古籍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自《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土家族卷》编目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20.
田发刚,土家族,湖北民族学院特聘硕士生导师,湖北省恩施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恩施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族文化促进会会员。上个世纪80年代曾担任过县长,以后长期从事行政领导工作。先后出版《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鄂西土家族传统情歌》、《湖北民族地方戏剧曲艺集萃》、《施州考古录校注》。2000年开始,担纲主编《恩施州民族文化研究丛书》5套共41部著作;首倡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产生深远影响,为抢救民族民间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