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改革中农民创新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农民在农村改革中的作用,运用矛盾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剖析农民改革创新的动力来源、动力结构及其动力运行机制。分析认为,农民改革创新的动力来源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和政府利农、惠农政策的支持;改革创新的动力分为内动力、外动力及合动力;动力机制是指内在动力诸要素之间以及内部、外部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在农村改革中发挥了重大的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大蒜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应用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文章在技术进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行为科学的一般机理,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将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主体界定为大蒜种植农户、加工企业及经销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大蒜产业链各环节主体技术进步动力的构成及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构建了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动力机制系统模型,并讨论了机制的运行机理。研究表明: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动力包括主体内在需要动力和外部环境驱动力两种,其中内在需要动力分为利益需要动力和自身发展需要动力,而外部环境驱动力则包括技术推力、市场推力和政府推力;产生这些动力的动力源———大蒜种植农户、加工企业、经销商、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地方政府及大蒜产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各种动力能够协同作用,激励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广告的核心和灵魂。广告的创新动力源自设计主体的内在需要和市场竞争、科技进步、产权制度等外在环境的激励。理性分析设计创新的动力,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挖掘广告的创新潜能,改善环境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告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农民教育的“双重”动力主要表现为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从内生动力来看,这是农民自身发展的需求;从外生动力来看,这是党和国家对农民发展的要求。这两种动力的启动与有效运作可以促进农民教育朝着有利于农民个人发展、有助于国家整体发展的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先进文化建设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动力维度是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系统。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我国对先进文化的需要为原始动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动力,以科学的文化体制为保障动力,以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性为主体动力,以实施创新驱动为内生动力,从而确保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体闲文化创新是物质性、制度性和精神性休闲文化创新的统一,是以先进文化为主导,创新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反动文化,因而具有丰富的内涵.休闲方式的内在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而愈益丰富的休闲需要与落后的社会休闲力之间的矛盾,是休闲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生产方式对休闲方式的决定作用,是休闲文化创新的外部动力.休闲本质上所包含的一系列矛盾,构成了休闲文化创新的微观机制.另外,休闲文化创新还有辩证否定机制,人文文化主导机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7.
创新过程作为人的一种高级实践活动,是由系统要素和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在一个动态的创新系统中,系统要素也是不断变化的,创新过程的内在动力其实就是创新过程中内在动力要素的关联集合。对其进行哲学思考,可以推动创新过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社会主义动力学说的立足点是中国社会现实国情,方向是鲜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主体包含关系动力、运筹动力、落差动力、精神动力的相互作用。创新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动力学说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强调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技术动力源,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则是各种创新活动和成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观念创新在数字出版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着力探究数字出版观念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以及路径和方法。研究认为,数字出版观念创新是数字出版转型的动力和保证,传统出版机构必须遵循数字出版观念创新的内在逻辑,认清数字出版观念创新的动力机制,选择正确的路径和方法,扬弃不适应数字出版的旧观念,建构指导数字出版实践的系统的、全新的出版观念:突破思维定势,以从产品中心到服务中心的转变为突破口,以专业出版平台建设为核心进行协同创新,不断探索数字出版创新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基层制度上进行必要创新和有效改革: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具有科技知识与管理素养的现代人力资本支撑,以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之源。需要增强农村资本自身的良性循环,拓宽融资渠道,为农民独立自主经营提供资金保障。继续探索适用的经济运行体制,完善城乡平等互利并进共赢的交换关系,真正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创新党的建设,是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紧扣“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创建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和强大动力,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包括思想理论武装、领导方式转变、基层组织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研管理的范式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彩云 《南都学坛》2010,30(4):126-129
高校科研管理范式的建构必须尊重科研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则,注重科研主体的科研权利和科研责任,将科研管理理念、体制与行为的全面创新融为一体。具体应做到人本管理与理念创新、规范管理与体制创新、科学管理与行为创新。在科研活动中应采用均衡的政策导向机制、多元的经费投入机制、高效的成果应用机制等宏观外部机制和以动力激励为核心的人才配置机制、以多元需求为核心的项目形成机制、以成本收益为核心的效率评测机制等微观内部机制保障,从而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科研管理的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3.
机制更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建立实现共同富裕的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共同富裕的内在矛盾运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机制,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机制,共同富裕内在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以国家为主的外在因素对共同富裕的干预和调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调节机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制度创新: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南都学坛》2010,30(1):116-120
制度创新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动力和核心。对于超大、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国来说,以民主法治人权为根本政治诉求的中国式的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和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在不间断的制度创新中,积累前进的资源和动力,突破和扫除发展道路上的制度短缺、制度滞后、制度虚置等束缚,推动政制建设。为此就需要:推进观念变革,破除制度创新的阻力;深化政制改革,促进政制完善;健全执行机制,保障制度的贯彻落实;培育公民文化,推动政治的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15.
作为协同创新的一种基本范式,如何提高产学研联盟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合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是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借鉴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国际商品贸易合作现象为启发,通过构建产学研比较优势数学模型验证了比较优势的存在是促使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在动力。研究发现当各参与主体拥有的比较优势越明显时,双方协同合作的可能性也会越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从参与主体、政府、市场三方面提出增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创新主体的角度,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动力划分为来自制造企业内部的微观动力、来自制造企业之间的中观动力和来自制造产业外部的宏观动力.根据“动力要素—动力机制—创新能力”的绿色工艺创新发展逻辑剖析微观、中观和宏观动力机制及三种机制的协同.最后以家用电力器具制造行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动力机制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的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是提高学习成果的核心,而影响这一动力的因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包括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影响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学习、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和学习目的等要素与之直接关联。这里根据对大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缺失的典型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大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机制的问题,同时也就其中的某些策略进行了论及。  相似文献   

18.
大众化—高等教育自身的逻辑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动力,不仅仅来自于外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而是,或者主要是高等教育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性特点,比如高等教育性质的变化、新职能的产生、多元化的发展等,都为大众化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动力机制,文化发展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目标导向、传承发展、创新驱动、体制保障等机制,建立文化发展动力机制需要把握文化发展运行规律,主要包括动力发掘、动力培育、动力转化、动力反馈,只有形成科学的文化发展动力机制,同时确保其顺畅地运行,才能不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农民审美需要与消费观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民的审美需要普遍不强烈,但不同性别、不同区域农民审美需要都存在显著差异;农民的消费观仍然普遍传统,消费结构也不合理,其中精神消费的百分比最低,但不同区域农民消费观存在显著差异;农民审美需要与消费观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审美需要是农民进行消费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加强对农民进行生活审美引导,促进农民审美需要的形成;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刺激农民积极消费,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积极发挥美育在人们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