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对象,是七岁到十二岁的儿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80%以上的课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所以,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和小学语文的学习者属于同一人群。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具有较高的儿童文学素养,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地指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才能胜任今后的小学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2.
今天所听讲的,都是小学教员,对于儿童文学教授法很有经验,我没有当过小学教员,没有教授上的经验,现在只可以把外国的几个对于儿童文学有研究的人的话介绍些给诸位.今天所讲的是:一,小学校为什么要教儿童文学;二,儿童文学的特质;三,教授儿童文学的几个重要原则.一、小学校为什么要教儿童文学小学校里所以要教授儿童文学,其原因为三.一,因为儿童需要他.文学是普遍  相似文献   

3.
儿童文学言说方式经历了三个阶段:成人对儿童的训诫性言说;成人对儿童的想象性言说;游戏精神下儿童的自我言说.儿童文学言说方式的转变也给予当前我国儿童教育一定的启示:我们应平等看待儿童的世界,认识和尊重童年状态本身;另一方面,成人应以合适的方式指引儿童成长,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作人儿童文学观的核心是回到儿童本位,尊重儿童独特的个性,这种儿童文学观明显地具有现代性的品格。其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周作人儿童文学观是在对传统儿童非人生活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强调儿童独立的个体地位和儿童教育价值标尺的重建;是在凸显儿童个体地位的基础上,坚定把守儿童本位和维护儿童生命尊严;在科学知识的背景下,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意义的儿童文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大地:儿童与儿童文学栖息的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是儿童与儿童文学的场,大地赋予儿童自然属性,儿童性即土性;大地既是儿童文学之源,作家进行儿童文学情结的物化形态,又是儿童文学的表现对象和精神的象征;儿童文学的纯净的美学风格也是大地自然气息的文学体现。大地培养了儿童土性的灵魂,形成了儿童以土为美的审美眼光,大地是儿童与儿童文学的诗意之源,是儿童与儿童文学须臾不可离开的场。  相似文献   

6.
伦理意识与秩序、能力的养成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伦理是儿童文学与生俱来的价值质素,儿童文学伦理问题有其自身独特的领域特征与专业内涵。二十余年来西方儿童文学研究呈现出强劲的伦理批评趋势,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生态伦理、叙事伦理与谎言问题、关怀伦理、幻想文学的伦理问题、情感与伦理的关系研究、儿童哲学教育实践与儿童文学伦理研究六个方面。中国儿童文学立足个体性与社会性、儿童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与人类性等伦理关怀,在儿童文学审美价值实现与文化育人本质之间确立了社会主义儿童文学的基本价值原则与价值取向。二十余年来中国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和合”为内核的东方伦理、生态伦理、西方成长小说的伦理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研究和儿童哲学教育实践中的儿童文学伦理探究五个方面,其中以“和合”为内核的东方伦理正在对世界儿童文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儿童文学创作规律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文学创作规律论略张锦贻儿童文学创作的根本目的──把美给予儿童。换句话说,作家通过儿童文学创作,给儿童以美的愉悦、美的启迪和美的教育。因此,追求美的理想,创造出儿童乐于接受和十分喜爱的美的文学和文学的美,是驱使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活动的...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社会,秉持自觉意识的儿童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是近现代世界文学大系统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之一。英国19 世纪出现的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标志着真正儿童本位意义的儿童文学的确立。这个“黄金时代”的出现是不同儿童观所引导的儿童图书创作实践在历史语境中碰撞、演进的结果。在英国,具有群体自觉意识的儿童文学肇始于清教主义。约翰·班扬的诗歌及寓言体小说和威廉·布莱克的相关诗作是比较接近现代儿童文学的读物,受到儿童的青睐。詹姆斯·简威的作品成为以“圣经和十字架”为象征的清教主义儿童文学的代表作。18世纪40年代约翰·纽伯瑞大规模出版发行儿童图书的事业超越了以“布道说教”为中心的清教主义儿童图书阶段,成为文化意义上的英国儿童文学的开端。在19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维多利亚时代异军突起的儿童文学共同体成为真正儿童本位的、契合儿童审美接受意识与发展心理的童年文学表达。这些具有经典艺术品质的作品构建起现代儿童文学的丰硕实体,影响深远,同时成为儿童文学史和批评史关注、研究的重要对象。20世纪以来,相关领域的学者对维多利亚时代儿童文学“黄金时代”及其作品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学术研究,从文学艺术的学理层面揭示了英国儿童文学名篇佳作的经典性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由此开创了当代世界儿童文学独立自洽的学科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长春市几所小学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发现,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儿童文学理论知识欠缺,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不足,对学生进行儿童文学阅读推广、阅读指导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的儿童文学创作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具有拓荒意义的重要成果,其儿童文学创作的思想深度在于以儿童身份的确认作为创作的目的,其创作文本在主题和形式上表达的是真正的儿童意识、儿童声音以及儿童权利。陶行知通过完整的儿童世界的审美书写对儿童作为人的意识唤醒的行动推进,是从根本上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建立其独立的人格,是作家站在文学创作立场上对于儿童童年精神的一种艺术传达。文学家的教育情怀与教育家的文学情怀是陶行知儿童文学创作实践中同质异构的两翼,共同构筑了其儿童文学创作的基础和特色,从生命、人生的角度看待童年,其笔下建构的理想儿童含蕴了为现代中国寻找健全人性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确立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意味着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性发轫,它既基于成人与儿童的"二分"式想象,同时其本身也表现、制造和强化了二者的分离。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儿童文学本位论,从儿童身份的本质论界定、儿童学作为方法论基础以及儿童天性与文学教育之关系等维度赋予了这一理论以普遍性内涵。对于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而言,儿童本位的文学话语既是救赎,也是枷锁,应将其历史化、对象化。其前提性假设亦应引起我们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儿童文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第一是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支坚强有力的队伍,使儿童文学真正成为新时期文学的蕈要一翼;第二是儿童文学逐渐摆脱了对成年人文学的依附与追随.而走上了艺术独立之路.就是儿童文学的主体性发生了根本性的位移和转变;第三是从80年代作家的启蒙主义市场,到90年代的个性化艺术,到新世纪读者为中心的写作取向,儿童文学的内在性品质经受到了多重考验.  相似文献   

13.
一文学理論和教育科学理論一般的綜合,是儿童文学理論的特征。把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仅仅归結于儿童年龄特征的提法是不全面的,而且容易和資产阶級的儿童文学混淆起来。如所周知,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堕落腐朽的資产阶級的儿童文学却和我們走着相反的道路,但他們也是强調儿童年龄的特征的。在美国,一种叫做  相似文献   

14.
对美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清教徒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它们对美国儿童文学的兴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是移民文化,它在儿童文学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世纪70年代,文学研究学者进入儿童文学领域,推动了欧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欧美学者普遍认为儿童文学是“真正”的文学,因此所有的文学批评方法都可用于阐释儿童文学。文学批评理论如心理批评分析、读者反应论、新历史主义和文化研究被广泛地应用于儿童文学研究。学术界借文学批评理论及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推动儿童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美国学界重视心理学,并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儿童文学进行研究。儿童文学作品的改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逐渐成为美国儿童文学研究的热点,获奖儿童文学作品及其作者也往往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研究对象。儿童文学多样性也成为美国出版商和研究者最近几年重点发展的领域。教育发展不均衡对儿童文学的影响以及儿童整体阅读量下降引发儿童文学危机等问题近年成为新的研究课题。美国的儿童文学研究不少已经相当成熟,进入到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深层融合阶段。反观我国,在创作实践以及理论研究上都相对薄弱。在新时代,系统借鉴外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建构中国自己的儿童文学理论并指导中国儿童文学写作实践,是中国学者当下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荒诞的儿童文学通过“荒诞”的情节、“疯狂”的人物、“巧妙”的语言展现真实、离奇、幽默、新鲜的荒诞美.荒诞的儿童文学符合儿童思维特性、带给儿童新奇感、符合儿童叛逆心理、赋予儿童反抗动力,是儿童青睐荒诞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场所,生成性课堂是学生实现思维灵动和个性发展的广阔舞台。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的因素处处可见,教师如能有效利用这种动态因素,则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生命活力;尊重学生差异,发扬教学民主;丰富课程资源,实施问题策略;应对突发事件,提升教育机智;演绎真情实感,回归课堂本色;构建生本课堂,促进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学校教育何以要突出学生的社会化个性的培养"作出了社会学、人类学的跨学科透析.文章指出,学校教育应该渗透一个理念,那就是一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要坚持学生在社会化基础之上的个性化,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化个性,追求一种有利于他们全面、健康、自由发展的社会教育网络,以此维持"人类学平衡".  相似文献   

18.
蒋风是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唯一的一个儿童文学研究所的所长;中国唯一的一个以儿童文学教授、理论家身份出任过大学校长和省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的人;中国唯一的一个屡次出席华文文学国际学术会议的儿童文学家。他还是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儿童文学学会第一个中国籍会员。他巳经被列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1988年版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小学国语教科书,可以考察新文学进入中小学课程的状况及影响.进入小学课本的新文学作品绝大多数经过了改写,优秀作家以此来实践小学国语课本的"儿童文学化",帮助儿童体认"国语"的美感,养成"信仰新文学的国民心理",进而从根本上确立新文学的合法性.此外,教材中大量地选入新文学作品,明显地有利于新文学的传播,同时也培植出学生新的"文学感觉"与"文学观".  相似文献   

20.
"儿童阅读运动"是新世纪以来引人瞩目的重要社会文化现象,这一运动从民间起步,官方给力,全社会参与,形成了经典阅读、早期阅读、分级阅读等多种形式,并出现了一批默默奉献的儿童阅读志愿者与机构."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是儿童阅读的黄金定律,"选书目"是儿童阅读的核心与难点.儿童阅读关系到民族未来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是建设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民族大计与大事,因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然而由于不重视儿童文学学科建设、师范院校基本上不开设儿童文学课程,"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取消儿童文学二级学科的地位,致使我国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缺失儿童文学体系,这已成为制约儿童阅读运动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