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从编撰体例、研究角度、研究思路等方面对《神秘的东北历史与文化》一书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关于雾社事件的研究,在海峡两岸一直存在多元的观点.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台湾政治解严和“原住民”运动的兴起,以及电影《赛德克·巴莱》的上映,雾社事件重新走入公众视野并引起更加广泛的讨论.在此过程中,无论学界还是媒体,都无法忽视赛德克族人的意见与声音.本文即以雾社事件余生遗族后裔新近出版的《又见真相:赛德克族与雾社事件》为案例,对雾社事件及其余生遗族的历史记忆进行探究,并试图了解多元文化结构中“我族”历史观的兴起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克郁土族历史与评议文字研究文集》已于2008年6月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文集收录了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李克郁教授发表在《民族研究》、《民族语文》、《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青海社会科学》等博物上的33篇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藏文文献浩如烟海,内容包罗万象,《佛历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藏族历史上,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佛历表》,都基本出自藏传佛教寺院高僧之手。它是研究藏传佛教尤其藏族历史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书。如拉卜楞寺寺主第一世嘉木样·俄昂宗哲,学识广博,精通佛典,其著作达十五部之多,其中的《佛历表》就是一部研究藏传佛教、藏族历史的重要著作,这为我们研究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然而,这本著作目前学术界鲜为人知,本文拟就对《佛历表》的命名、藏族历史上出现的各家《佛历表》的特点加以阐述,但重点对第一世嘉木样的《佛历表》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杜赞奇在其著作《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一书中,讨论了线性历史和民族历史叙事的结合对于历史真相进而对于真理的“遮蔽”作用,提出用复线的历史观以及叙述话语来书写历史,用以还原历史的多样性.这对我们重新审视和认识当前历史书写方式确实不乏启示意义,但怎样全面认识我们已有的历史叙事,又如何用“复线历史”的观点来重新审视过去,以及能否恢复历史之“真”,这些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商榷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拜读彭伊立、覃武陵同志的论文《<桃花源记>并非虚构》,令我耳目一新。这是一篇难得的很有价值的考订,其主要价值有三: 第一,作者以确凿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考证《桃花源记》所写的是现实,并非虚构,推翻了我国文学界、史学界、教育界长期认为《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为寄托自己的思想而虚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的论断。为此,作者从文章所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个方面予以证实。 《桃花源记》记载的是“晋太元中”即公元376年至396年间的事。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所写的是和他同时代的事情,其时间是真实的。 《…  相似文献   

7.
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徐杰舜教授主编的《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即是应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汉族历史和文化的创新之作,从学术上来说,《雪球》在对汉民族作人类学分析时,既强调汉民族文化的历史向度,也用人类学理论对汉族文化作了详细的分析,它既是历史学的,又是人类学的。《雪球》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了良好的开端,扩大了人类学理论在历史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邹华芬 《民族学刊》2013,4(6):82-86,121-123
围绕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已经形成了多重文本构成的语义丰富的话语场。对1986年詹相持执导的《成吉思汗》与1997年塞夫、麦丽丝执导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两个电影文本的对比研究表明,两部影片在影像风格、叙事选择、细节塑造等方面的不同,显示出作为创作主体的导演在构造过去时游走于史实与想象中的姿态,叙事策略的背后展现出的其实是创作者族群、文化身份的差畀以及自我定位等深层次的问题。应该说,这样的文本对比分析既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有启示意义,也是文化人类学之于历史、想象、身份研究的重要范本。  相似文献   

9.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12卷巨著《历史研究》,通过比较近六千年的人类史,阐发了文明形态理论,他的历史哲学体系给人的启示,就是他把宗教信仰作为价值体系的基础,潜心深究宗教与文明社会的关系,宗教决定着文明社会的全部活动“一种文明形态就是其宗教表达的方式”。在他那里“宗教”一词是指古往今来的一切人生态度与信仰。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说过:“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着无数的碧玉翡翠,这些才是我们民族最瑰丽的珍宝。”瑶族历史文化,便是这瑰丽珍宝的熠熠明珠。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世界性民族;对于瑶族文化的研究,从来就是一个很受关注的课题。虽然瑶族历史文化研究在国际上已有上百年历史,但是,对瑶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却为数不多。这与瑶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巨大反差。近日,有幸得到由王明生、王施力合著的《瑶族历史览要》(2005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一书,仔细捧读,全书流淌着瑶族的血脉,彰显着瑶族文化与众不…  相似文献   

11.
邱科 《民族论坛》2012,(16):21-23
<正>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蓝武先生的近作《从设土到改流——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以下简称《从设土到改流》)一书终于出版了。该书是在他2005年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通读全书,笔者以为具有如下特色:一、对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的形成与确立过程进行了首次研究以前广西土司制度研究,没有形成专门探讨元明时期土司制度的著作。蓝武先生《从设土到改流》一书,可谓首开这一断代研究的先河。通观全书,作  相似文献   

12.
1991年2月,《回族研究》在宁夏社会科学院诞生。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回族的文化起点较高、兼具中阿两大文化之长,但由于历史原因,回族也缺乏自我表述,回族文化不被了解和认识。就在本民族内部,也不尽对民族历史与文化有全面的认知。20世纪初,由回族人创办的第一份回族刊物《醒回篇》和第一份白话文报纸《正宗爱国报》的发行,吹响了近代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从中国西北迁居到前苏联的回族──东干人的历史、文化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活跃。作者简略地回顾了东干人的学术研究现状之后,对《中亚东干人的历史与文化》一书内容、娴熟的翻译技巧作了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伊隆戈人的猎头:一项社会与历史的研究(1883-1974)》是美国人类学家罗纳托.罗萨尔多基于1970年代在菲律宾吕宋岛伊隆戈山地的田野调查而写成的一部历史民族志,以伊隆戈人"猎头"习俗的盛衰为核心,透过细致入微的田野观察和访谈叙事,并结合教会及官方档案等文献,细腻而生动地描绘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伊隆戈人所经历的世仇、联姻、结盟、骚乱、生计变迁、周边异  相似文献   

15.
书坊     
《中国民族》2013,(7):80-80
《这边风景》 2013年4月底.作者酝酿于新疆的小说《这边风景》在广东得以付梓,揭开了一段尘封30余载的历史记忆,这段险些被埋葬的回忆是作者王蒙个人的,更是中国社会集体共有的。《这边风景》写于1974年至1978年。  相似文献   

16.
张秦冀  林科 《民族学刊》2017,8(4):90-93
"文化研究"自20世纪上半叶诞生起以来,特别注重对工业社会中的文学与文化现象进行批评,但少有学者在文献研究中使用其开放的研究策略.汤洪在《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一书中将"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文化广义化、经验与实践并重等研究策略引入到他对楚辞的文献考证中,使得传统单纯依靠小学方法的楚辞研究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这种研究路径不仅对楚辞研究是一种视野的拓展,还在相当大程度上再现了先秦的人文风潮与历史语境,对先秦历史学与先秦地理学研究也大有启迪.  相似文献   

17.
由史筠主编,汇集各族学者、专家研究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最新成果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库》,正陆续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文库》内容包括:研究现在的50多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著作;研究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著作;各少数民族的有代表性的历  相似文献   

18.
由房学嘉等主编的《多元视角下的客家地域文化》一书,收录了关于客家历史变迁与迁徙、宗教信仰与禁忌、家庭与宗族结构、建筑与服饰文化、地域族群互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以更广阔的地域研究视角研究客家而不局限于客家本身,在扎实的田野调查资料基础上,深化了客家历史文化的研究。这为下一步开展科际整合,方  相似文献   

19.
在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广西民族出版社于1998年5月正式出版了由马明龙主编的《广西回族历史与文化》。它的出版,标志着广西回族历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广西回族历史与文化》是回回先民定居广西700多年来,出版的第一本系统介绍广西回族的书籍。?..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越是深入地追溯历史,同出一源的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之点,也就越来越消失。"——恩格斯:《爱尔兰史》"民族问题应当从历史的和经济的角度来提出。民族问题是世界性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