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及症状 (一)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情绪衰竭和强烈的身体不适感 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受到“职业倦怠”侵袭后,第一个主要表现是个人情绪上的衰竭以及强烈的身体不适感。目前一项针对西安交通大学286名教师的调查显示,有75%的教师经常感到疲劳。许多高校教师经常会感到身体不适.如疲劳、虚弱、耗竭感、失眠、颈背痛、咽喉痛、头痛、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对疾病抵抗力降低等各种小毛病,尤其是工作紧张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当前职业倦怠对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正常教学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工作缺乏责任心、使命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方面。形成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工作压力、学校环境和个人原因。针对问题产生原因,运用双因素激励理论可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会降低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通过对浙江省10余所300多名高校教师调查,发现其职业倦怠接近中等程度,身体倦怠的平均得分最高,若得不到有效缓解,将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和学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的概念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于1974年提出并首次引入心理学领域的,费鲁顿伯格把职业倦怠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而所谓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到中小学教师的生理、心理健康,使其工作士气和情绪受损,并成为教师厌教、流失及教育水准难以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职业倦怠还影响到教师工作绩效、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对教师自身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因此,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成因,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和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工作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H.J.Freudenberger提出的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用于描述消极压力的一种极端现象,也称为"职业倦怠"、"职业衰竭"、"职业枯竭",是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按照国际公认定义,衡量工作倦怠的三项指标分别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其高发人群主要包括高  相似文献   

7.
1.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Job Burnout),也称为“工作倦怠”、”职业衰竭”、“职业枯竭”,就是个体感到心理资源消耗过度,身心俱疲,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丧失、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工作耗尽、对他人无动于衷的状况。按照国际公认定义,衡量工作倦怠的三项指标分别为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jon)、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公务员是我国目前职业倦怠指数最高的职业,而职业倦怠就如病毒一样富有传染性,如果长期将这种情绪放任不管,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其职责的履行及政府的效能,因此,对于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职业倦怠相关理论,阐述了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化教育理念逐渐发生变化,许多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未来专业发展,还会不同程度地阻碍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笔者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高职办学环境、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学生、教师个人以及教师家庭等各个角度深入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心理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高职院校教师未来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高校辅导员也不例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和日常管理者,高校辅导员肩负的责任重,工作超负荷,压力大,职业倦怠现象日趋严重,影响到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个人身心健康.本文着重分析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缓解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职业倦怠(burnout)是对工作上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长期反映,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常使用三个维度: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来表示.敬老院中的护工由于长期照顾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所以护工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希望护工管理者应多关心护工的心理状况,对护工进行适当的心理培训及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新的要求、新的目标、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高中一线政治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从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策略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浅显分析,以期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认为,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性较强,没有什么情感可言,致使情感教育经常会被教师忽视。基于此点,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在人的一切活动中,都伴随着情感的产生及参入。教学活动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如何,对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对教学可以产生积极的效应,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大大降低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授课时情绪饱满,对学生充满热情,学生就会因受教师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喜  相似文献   

15.
张茜 《人才瞭望》2023,(3):85-87
<正>快递员往往受工作家庭难以兼顾、客户关系难以处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由此引发的快递员离职率也居高不下,急需加强快递员职业倦怠研究与分析,在准确把握引发快递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以后,采用极具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解决,在有效缓解快递员职业倦怠的基础上,促进快递行业获得健康稳定发展。鉴于此,本文对快递员职业倦怠的常见成因及相关建议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基于这一背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还要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教师的评价不仅对于学生的成绩有重要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电影《喜福会》是根据谭恩美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主要讲述的是四位移民美国的华裔母亲与其深受美国思想影响的儿女之间的思想生活矛盾纠葛,深刻体现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多个方面的差异性。本文便以电影《喜福会》为研究基点,从教育、性格、夫妻关系、“孝”观念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等角度,分析《喜福会》中所表现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并对其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18.
李艳涛 《人才瞭望》2017,(10):220-221
职业倦怠在当下的高速公路企业中非常的普遍,会对其生活质量以及个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对组织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造成严重的威胁,为此笔者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提出了高速公路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的相关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也是离职较多的一个群体。该文旨在通过分析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来探讨其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事前控制来达到减少教师离职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这是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这句话恰恰完全诠释了教师的自我效能对学生成才的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高中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展开论述,首先阐述了教师自我效能的由来及其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高中体育教师自我效能的变项,最后提出提升体育教师自我效能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