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以及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求出整体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对 “十二五”期间长沙市 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长沙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在2011年——2015年整体上处于较安全状态。其中,长沙市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呈上升状态,趋向安全状态;从子系统 来看,压力、状态和响应系统也呈波动上升趋势发展,波动幅度较大;森林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自然保护区面积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是影响长沙市土地生态 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针对衡阳市土地资源的特点以及问题,在国内关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了一套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模型对该区域2001—2010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衡阳市10年中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一直处于临界安全与较不安全水平,其中2002年和2003年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其余年份均为临界安全状态。整体上来说,衡阳市近10年来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不容乐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改善主要依赖于对土地生态环境的治理,现阶段土地的生态压力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层面因素构建土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采用TOPSIS模型对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进行时间变化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004-2013年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态势逐渐向好的方向转变,由不安全状态到临界安全状态,贴近度由0.383到0.605,共分为较不安全(2004年)、不安全(2005-2008年)、较不安全(2009-2012年)和临界安全(2013年)四个发展阶段;驱动力、状态、影响三个子系统贴近度呈现一定幅度的波动变化,生态安全状态由不安全到临界安全,呈现总体逐渐上升趋势;响应子系统贴近度由0.212到0.880,变化幅度较大,由不安全状态到比较安全状态不断升高,压力子系统生态安全状态则由比较安全到不安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建议今后政府工作中应当加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严格控制人口规模,解决耕地占用等矛盾问题,提升土地生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参考国内外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甘肃省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简称 PSR)结构模型,构建了一套包括22个指标变量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计算了甘肃省2005—2013年的综合生态安全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甘肃省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状况逐渐改善,但还处于“一般”状态。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引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DPSIR),构建了包括5个子系统合计31个指标的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福建省2007-2013年的生态文明建设状态及生态文明协调度进行实证评价。依据评价结果,福建省生态文明指数最高年份得分为0.684,最低得分为0.296,总体发展呈上升趋势;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数分类,福建省2007-2008年属于相对薄弱阶段,2009-2010年属于相对均衡阶段,2011年属于均衡发展阶段,2012-2013年属于相对发达阶段。基于该研究结论,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提出促进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借助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TOPSIS模型对安徽省2016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与2012年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人口密度、人均水资源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经济密度和森林覆盖率等方面;2016年安徽省总体上土地生态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少数城市达到基本安全状态;2016年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状态略高于2012年水平,土地生态质量整体有所提升,部分城市降低.今后安徽省应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减轻土地生态压力,打造生态强省.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佳木斯市耕地质量预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耕地质量预警分析,提前反映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对提高耕地质量和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经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人地关系、耕地利用投入水平、生态环境背景和耕地效果及投资潜力四个方面为主要因素,构建佳木斯市耕地质量预警分析模型,运用回归分析法和指数和法对2008年--2020年的耕地质量进行预测预警。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序列的延伸,指标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2008年-2010年、2013年-2014年,佳木斯市耕地质量处于中警状态;2011年-2012年,耕地质量处于重警状态;2015年-2016年,耕地质量处于轻警状态;2017年—2020年,耕地质量处于无警状态。最后,从控制人口数量、盘活存量土地、改造中低产田、治理农田污染、加大农业投入和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界定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评价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况,并以深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3年深圳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指数逐年提高,健康等级经历了“不健康-临界状态-亚健康”的演变过程;土地利用系统压力指数总体变化平稳,而系统状态指数与响应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垃圾处理率、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性评价综合指数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较高,说明城市环境与土地利用健康状况紧密相关。指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用地政策应注重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关注人口与环境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生态安全状态评价与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DSR模型),构建了山东省生态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年-2008年山东省的生态安全状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方法,构建CM(1,1)模型并对山东省未来的生态安全状态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2008年山东省生态安全状态逐年改善,完成了从不安全向临界安全的过渡,2010年-2017年仍将保持逐年改善趋势,至2017年将达到生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模型,在分析区域内土地利用特征的基础上,测度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态势及生态系统稳定性,揭示了宝鸡市及其各分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度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土地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及发展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2006年,中部川塬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度为2.451,处于不安全状态;南部中高山地区为0.541,处于较安全状态;北部山地丘陵区为0.837,处于临界安全状态;宝鸡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度总体为1.778,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1.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最终目标,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分析和判断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有利于准确把握农业发展的规律。运用熵值法测度安徽省2011—2020年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指数,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先缓慢后快速的上升态势,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呈现波动式缓慢上升的趋势;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度从2011年的磨合耦合转变为2020年的高水平耦合,互动效应逐渐强化,但由于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始终不同步,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仅从2011年的严重失调状态转变为2020年的勉强协调状态。建议安徽省应着重补齐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短板,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遥感和统计数据,综合考虑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基础上,选取26个指标,构建了甘肃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14个地州(市)86个县级行政区生态安全进行了全面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为:甘肃省综合生态安全指数平均值为0.4 162,总体处于临界安全、预警状态;生态安全空间上呈现出西部高于中东部,中部高于东部的趋势,河西走廊祁连山脉地区明显生态安全水平高,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安全水平低于汉族地区。对甘肃生态安全驱动力进行分析得到:第一,自然环境方面。甘肃自然环境恶劣,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第二,经济方面。甘肃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区域间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巨大。第三,社会方面。甘肃省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和人均耕地面积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研究结果可为甘肃省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生态系统结构有变化,但尚可维持基本功能,可进行生态保护与恢复,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1-2020年的LUCC遥感数据对黑龙江省13个市(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的互动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土地供给压力增大,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生态空间受到挤压;耕地、林地和草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间转移呈均衡转换态势,部分生态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出;耕地面积的减少主要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用地的侵占;相比于耕地和草地的影响,黑龙江省林下经济的发展会对未来经济增长产生更高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4.
从生产力、稳定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5个方面选取24个评价因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对其评价指数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2007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为南部高于北部,西南部高于东北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近7年来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的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程度整体上良好,但不同市(县)及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生态安全评价对其生态安全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该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层次分析技术对四川省的生态安全评价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四川省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准则和指标三个层次构成。在指标层中包含了反映自然、人文和污染等方面的14个指标,用遥感和GIS获取处理相关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使用GIS建立生态安全评价的相关模型。最后,以市州为单元,利用相关评价模型对自然生态环境状态、人文社会压力安全、环境污染压力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等指数进行评价和定级。该研究表明,利用遥感、GIS和AHP能有效地实现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且结果可示以图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绿色城镇化的视角,并结合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从生态承载弹力和生态承载压力两个子系统出发,构建我国城市生态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以安徽省为例,通过构建城市生态承载指数、压力指数及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等多维度模型来对其2015年的16个地级市的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多维测度,并描绘其区域空间差异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16个地市中仅黄山、池州、滁州三市处于生态承载的低负荷阶段;宣城、安庆及六安市三市的生态承载力承压基本持平;其余10省的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均大于1,处在一个高负荷的生态承载阶段.  相似文献   

17.
基于PSR模型的云南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区域生态安全水平评价可以为环境监管提供理论基础,促进区域内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基于云南省2007—2019年生态安全数据,运用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结合"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及各州市生态安全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同时,与西南地区其他省份横向对比,进一步分析云南省生态安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10年间,因工业污染物造成的生态压力使云南省生态安全水平出现过短暂下降,但总体上有所提高.基于此,对云南省生态安全监管提出如下建议:建设省内生态监管平台,以便对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实时监管与动态预警,改善省内生态发展不平衡状况;着重建设云南省特殊生态区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省内生态经济产业比例.  相似文献   

18.
从开发利用现状、社会、技术、生态视角构建了盐城市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体系,利用改进后的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研究发现2009至2016年滩涂资源开发的综合评价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技术、经济子系统一直处于平稳上升状态,社会评价子系统总体呈上升趋势,仅2012年出现下降,生态环境子系统2009至2011年评价指数下降,2012后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此从生态环境建设、开发利用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盐城市滩涂开发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响应模型和空间频数分异测度模型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整体上呈现“U”型变化趋势;空间格局上,从西南向东北依次呈现“较高—低—高—低—较高”的“W”字型格局;区域响应上,4种不同响应状态反映出县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的协调性较差,生态系统潜在压力较大。因此,应创新体制机制,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系统承载之间的矛盾;加强生态系统调控和景观生态规划,维持生态系统的弹性力;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树立以人为本、以生态为导向的发展观;抓住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机遇,全面提高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20.
既有关于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过多关注外部因素,对指导产业安全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存在一定不足.因此,首先对产业安全的定义进行充实和完善,主张从内部隐患与外部威胁相统一、自身安全与战略安全相统一、表现状态与维护能力相统一的角度全面认识产业安全.然后利用这一定义,突破外资与外贸的局限,重新阐释有关概念,从产业损害、产业风险两个维度建立产业安全状态矩阵;从产业适应力、竞争力、控制力三个层次构建产业安全维护能力体系;进而完善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产业安全评价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