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学军 《科学咨询》2007,(13):60-61
在五大学术分期中,除“两汉经学”与“乾嘉汉学”以外,其余三个时期的美学理论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基本的框架。两汉经学中也有一部分有关美学思想的论述,但由于汉代经学中的“古文经”与“今文经学派”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诸如“成人伦,助教化”、“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天人合一”等等带有强烈的伦理观念色彩的问题,因此冲淡了在纯美学观念上的意义。所以我认为,汉代经学不能构成古典美学的主干。但是,必须注意到,这种强调伦理色彩的理论,实际上成了各期学派以及整个中国学术的最终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许书理 《经营管理者》2009,(20):329-329
经学在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重的地位,两汉在经学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汉代今文经学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分析中尤其注重对古文献的运用,力图再现汉代今文经学的发展历程,以便加深人们对汉代统治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儒学是孔子创立的一种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修身的道德规范、"致中和"的行为准则、治国平天下的为政理念、兴学授徒的育人思想。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儒学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显学"。两汉时期,"独尊儒术",研究儒家经典的经学兴起。两宋以来,对儒学哲学化的讨论使理学兴盛。近现代新儒学的产生,以至当今对儒学深层次的研讨和发展,都极大地弘扬和丰富了儒学的内涵和外延。现今作为国学主干的儒学,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儒家与儒学的现代转化乔清举现代新儒家登上学术舞台是五四时期,当时最著名的是梁漱溟。他在1922年出版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可谓儒学现代转化运动的奠基之作。此后,他又发表了《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重要著作。梁漱溟和熊十力、贺麟一道,组成...  相似文献   

5.
唐代“开元盛世”时期,唐玄宗求治心切,重用贤相姚崇和宋臻等人,求谏纳谏,革除弊政,抑制奢靡,整顿吏治,取得了“贞观之风、一朝复业”的业绩。如果说“贞观之治”是任贤致治,那么“开元之治”也同样如此。史称,“开元之初,贤臣当国,四门俱穆,百度唯贞。”“开元盛世”的得来,与唐玄宗善于用人,大胆地实施内外官交流等整肃吏治的举措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姬勃 《管理科学文摘》2010,(34):263-263
儒家学说,从汉朝以来曾经一直被统治阶级所重视,但在其发展中有着多次的困境,现代儒学的困境尤甚。本文分析儒学的历史,现状,失去儒学的后果,发展儒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性的视域之下,儒学能否与民主相适应,是一代代中国学者所关心的话题。作为新儒家代表之一的牟宗三,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内圣开出新外王”。牟氏努力致力于儒学与民主两者之间的疏导融通。但其理论致命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儒学本身具有根本不同于民主的精神气质。儒学与现代民主的关系,依旧纠缠不清。  相似文献   

8.
曹丽琼 《决策与信息》2013,(11):103-104
意识形态关乎人们的理想和信念,意识形态建设关乎党和人民能否加倍珍惜、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从分析儒学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演进过程、儒学意识形态化发展历程入手,浅谈儒学意识形态确立并逐渐巩固对当代意识形态建设和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独尊儒术”是在儒学思想不断发展,而黄老道家思想已经不能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所提出的大一统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对各种文化资源有效的整合,重创新型儒学体系,还与当时的政治相互融合并互动,使得儒学理想化的政治指向往实践化的政治指向转变,最终贯通社会系统的上下,形成以政治为选择的价值观,重构一种完整的范式,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0.
小宝 《领导文萃》2013,(16):75-78
曾国藩是王闿运寄望最深的王闿运的帝王学主要就是"通经致用"之学,改造经学,把经学运用于当下的政治,并非一般意义上所讲的推一个人帮助他做皇帝,当然也有"致君尧舜"的意思,但不是刘伯温这样的,也不是马基雅维利。他和政治人物当然要发生关系,帝王学要行天下,要得人,一定要跟合适的权势人物合作。肃顺和曾国藩是他  相似文献   

11.
徐塞声  黄海 《决策导刊》2007,(11):36-37
近日阅读楼宇烈先生《中国的品格》一书,颇有收获。楼先生多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博古通今,出版过多奉学术专著,涉及玄学、儒学、佛学,涵盖中国古代与近代哲学的多个领域,是造诣颇深的国学研究者和宣传者。而《中国的品格》与他以往的众多研究著述相比,显示出异样的色彩,那就是一个文化研究者民族文化观和历史责任感的强烈交融。  相似文献   

12.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肩负跨越发展的新任务,面对后发赶超的新要求,必须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变化变革,务求实效,以思想的新认识、工作的新作为、服务的新提升,扎实推进人才规划纲要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梁苗 《管理科学文摘》2009,(23):145-145
儒家文化对亚洲尤其是对东亚国家的媒体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传媒在儒学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独特的传播特征,而新兴媒体——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传统媒体的传播特征面临解体的危险。本文探讨了网络媒体的技术特点和传播方式对传统媒体的传播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历史街区的取舍与共存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盐城市儒学街区就是一个典型。笔者通过对儒学街区的实地调研,以儒学街区的历史文化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为例,阐述了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下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建筑,分析了两者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历史街区对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及其存在的必要性;最后根据儒学街区环境状况和商业状况较差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春秋以来,不管是提倡周礼的孔子儒学还是孟子、荀子的实用儒学,不管是较为极端的程朱理学还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近代新儒学,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这集中体现在对封建社会伦理秩序的维护上。其中,以士人为政的官德思想表现最为突出。儒学提倡经世致用,关注政治道德的建设,因此,儒家官德思想就成为政治道德的核心内容。儒家的为政之德有明确的对象,主要体现在对官吏、君臣以及士与仕的关系上。儒家试图从广义的道义论上规划某种理想的政治道德,以保证有效的执行  相似文献   

16.
内自同城化作为推动内江、自贡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工程,是"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具体实践,已经成为川内城市综合治理的一大创举。本文对同城化概念进行界定,回顾了内自同城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内江、自贡因区位紧密一体、产业优势互补、交通方便快捷、文化趋向同质、行政主导强烈等因素达成了同城化意愿并加快了同城化进程。内自同城化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周边竞争态势严峻、交通建设推进迟缓、协同共治效果欠佳,因此建议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同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加快交通建设进程、提升协同共治效果等方式实现全域同城化。  相似文献   

17.
<正>学术泡沫是学术领域难以根除的病象。无论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领域,总有一些人为了个人名利,借助各种机会,制造一些全无价值的学术作品。当学术泡沫围绕一些热点问题泛起时,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散布出无用的、带有迷惑性的信息,干扰了学术事业的发展。在网络时代,学术泡沫趁网络之便快速传播,更会引发民众的强烈反感,使学术研究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和影响。近年来,反智主义正在逐步演化成为一种潮流,民众对专家的印象日益负面,就是这种负面效应的明证。  相似文献   

18.
多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儒学内容更偏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而非宗教信仰。那么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要从儒学源头对孔子唯心主义思想进行考察。文章主要从孔子的天命论、鬼神观和人道观方面对孔子唯心主义思想被阐释为宗教儒学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力求进一步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益乐  李小春 《办公室业务》2023,(4):126-127+138
如何在法治环境下构建一套符合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是目前档案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深入学习依法治档内涵的基础上,从依法治档的重要性出发,研究构建一个不断发展的档案工作管理体系,促进档案事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曾国藩一生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体现为九个字: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1.事不拖:一勤天下无难事。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大多数人一辈子平庸,只因懒惰。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