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伟  夏海军 《理论界》2010,(3):159-161
文化软实力是党报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党报的文化软实力是党报发展的现实所需。本文拟从党报的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意义、建设的路径出发,对建设党报文化软实力进行探讨,以期为党报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在当前的时代语境下亦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报的管理创新事关党报事业的繁荣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党报管理工作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而创新党报管理,应从内部改革和宏观管理两方面入手:通过创新行政管理、采编管理和经营管理,深化党报内部改革,构建适应市场环境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同时,在党报的内容生产管理和班子建设管理以及对其扶持、服务方面,改进党政主管部门对党报的宏观管理,为党报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创办党报作为实践革命的主要途径,并在创办《向导》等报刊的过程中形成"传统党报型"经营管理体制。该体制为中共迅速建立遍布全国的党报网络提供了可以操作和推广的固定模式,但也存在党组织对党报过度介入,党报缺少经济来源以维持和发展的缺陷。《新华日报》、《华商报》对于党报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推崇,为新中国成立后党报的两次企业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经过多次反复,中共最终确立"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党报经营管理体制,为党报迅速发展壮大释放了改革红利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4.
要不断提高党报的传播能力和引导能力,消除其在受众中的刻板印象,党报评论工作尤其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改文风上多下功夫,增强其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党报评论改文风必须具有人文情怀和形象之美;党报评论改文风必须做到通情达理、情理交融;党报评论改文风重在言之有文、辞达理举、焕发文采;党报评论改文风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5.
党报批评是党报舆论监督的主要内容。新闻有学 ,批评求术。正确的观点和合理的方法是党报批评的核心与手段。本文从 5个方面论述了党报批评的重要性 :事实准确无误、善于运用典型、强化法律意识、坚持为读者服务、注重社会回音  相似文献   

6.
会议和领导活动是重要的新闻信息源 ,党报在众多的报纸中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报的记者和领导走得最近 ,准许参加的会议最多 ,做出的新闻报道也最具权威性 ,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理应成为党报的强项。然而 ,最近几年随着新闻出版业的改革 ,党报走进市场参与竞争后 ,却发现一些读者对党报的一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并不满意。问题出在哪呢 ?如何改进新闻报道呢 ?  一、党报在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问题就在于党报的一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没有与时俱进。有些党报有不少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不可否认也有…  相似文献   

7.
党报要很好地影响群众、服务群众,除了内容之外,发行当是重要环节。发行错位、渠道不畅是制约党报发展的关键所在。须从发行入手来解决党报的信息落地问题。为确保良好的落地效果,在强化行政发行力度稳定纸质党报发行这一主渠道的同时,还应积极开辟辅渠道,包括广泛建立公众阅报栏、免费党报进农家书屋、免费开放数字党报,把政策法规性强的新闻信息编辑成书以延长使用寿命等。  相似文献   

8.
地市党报经营市场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市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使党报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和宣传阵地的作用,重塑党报的主流地位和形象,通过对党报经营现状的分析,提出地市党报实施经营市场化战略构想。论述了实施地市党报经营市场化战略的现实意义和客观基础,着重指出了党报市场化的竞争策略和方法,从而顺应改革和开放的需要,增强地市党报经营的核心竞争力,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党报社会新闻报道是党报与都市报竞争的重要一环。目前,党报在社会新闻报道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与都市类报纸相比党报具备做高质量社会新闻的优势和资源。党报如能发挥优势,从传播多个环节完善社会新闻报道,学会故事叙述艺术,就能取得突破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保持党报独特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开展新闻质量创意、纸媒视觉创意、广告结构创意、营销策划创意、营销品牌创意等创新性办法,不断提高党报质量,增强攻关力量,不断提高党报广告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1.
马学清  胡正代 《天府新论》2004,(Z2):276-277
地市党报是我国党报的主体.地市党报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适应报业市场的竞争,地方党报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内容和形式同时入手,对报纸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一、党报正面临十分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党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 ,一向具有最广泛的读者群 ,享有高度的权威性 ,长期占据着中国报业的核心地位。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新闻媒介的结构以报业为主 ,而报业又主要由党报所组成 ,党报几乎成为中国新闻事业的代名词。党报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但随着我国不断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党报作为信息产业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因此 ,近些年来 ,党报遇到了来自市场的前所未有的强大压力 ,一些新生的市场化报纸和市民生活类报纸以其时尚的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13.
地市党报是我国党报的主体。地市党报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适应报业市场的竞争 ,地方党报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从内容和形式同时入手 ,对报纸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李黔 《南方论刊》2011,(8):39-40
党报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形势下,党报舆论监督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报行使舆论监督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坚持真实、正义、公正、平等、理性的准则,在认识、内容、形式和尺度上下工夫,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监督水平。  相似文献   

15.
当前,理论宣传在有些地方党报中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地方党报至今还未开辟理论版;有些地方党报虽说有了理论版,但只是装饰门面的“窗户”,有时两三个月才出版一期,有时纯粹是当前某些理论学习的“辅导”、“问答”,有时只是将本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长篇讲话挂上“理论版”栏目而已。有人还干脆认为地方党报的理论宣传是多余的,有中央级报纸理论版就行了,况且,刊登理论文章还有许多的理论刊物呢。笔者认为,上述见解是十分偏颇的。努力办好地方党报理论版,提高地方党报的指导艺术,更好地发挥党报的舆论阵地作用,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探讨地方党报理论宣传问题,并借以论说地方党报理论版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闻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着力打造党报新闻精品,增强党报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是广大受众的需求,更是党报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党报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如何对待党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应该客观分析,正确认识。要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努力把党报办得更好,使之充分发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作用。一、党报的地位不容动摇党报,即中国共立党各级组织的机关报。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诞生的第一张党的机关报响导》,到1948水创刊的《人民日报》,直至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地、市、县委的机关报,都是党报。这些报纸从创刊起,就鲜明地突出了党报的性质。正…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渠道高度发达、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任何一种传媒都只是满足受众需要的一个渠道,党报要想占据主流媒体的地位,拥有大量受众,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整合自己的新闻资源.以网络传播平台为代表的多元媒体正在分割着传统媒体的受众,始终是主流媒体的党报应对多媒体竞争的实质就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党报社会新闻的水平和质量是增强党报可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党报需要社会新闻是由党报的性质决定的,党报的社会新闻在可读性上既要不断满足读者需求,又不能只单纯地迎合读者的趣味,而应引导读者的趣味,应将正确的思想寓于可读性中.党报社会新闻还应以权威性来征服受众,这种权威性的体现就是要借地域色彩来进一步张扬"信息传播力,民众影响力",通过关注社会舆情来强化社会新闻的权威性和引导力.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党报能否赢得读者,保持强大的舆论影响能力,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至关重要。而打造党报公信力、增强亲和力、提高影响力,成为党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形势下,党委机关报所遇到的困境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三难”:一是办报难,二是发行难,这两难注定了党报参与市场竞争必然难。这三难环环相扣,使得党报发展举步维艰。党报要走出这样的困境,我认为首先得从自身入手,大胆改革创新,下功夫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办出吸引读者注意力、适合读者胃口的报纸。可读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为了增强可读性,不少报社想出了许多绝招、奇招,甚至怪招。党报的可读性,不同于一般报纸的可读性,它有自身特殊的规律,即:第一,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坚定不移地坚持党性原则是党报的首要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