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立凡 《市民》2006,(4):48-50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有人预言去年到达“拐点”,于是中国人的习惯思维就来了:左拐?右拐?姓社?姓资?一大堆问号四下乱转。  相似文献   

2.
鼠年开春,中国楼市"拐点论"又再度成为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曾几何时,当深圳、广州等地的房价开始有所回落时,许多业内专家以及购房者就纷纷猜测2008年将是中国楼市的拐点。奥运年的到来、经适房、廉租房的建设,局部地区的楼市价格的松动都为"拐点论"的成立提供了论据。有关拐点论的话题,楼市业内人士可谓众说纷纭,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3.
在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中,基于主次两类市场劳动力的质异性和市场选择,使得劳动力的供给呈弯曲向上的拐折曲线。一方面,在拐点以下的次要劳动力市场主体就业要优势于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另一方面表明“刘易斯拐点”并没有提前出现,“民工荒”只不过是农村劳动力供给在该拐折曲线上的正常波动。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普遍出现"民工荒"现象,在寻求解决该问题的同时也引起了各界对"刘易斯拐点"的热议。尽管很多学者对中国是否真的处于"刘易斯拐点"时代存在争议,但是很多学者还是建议中国为迎接"刘易斯拐点"时代的来临做好准备。因为,"刘易斯拐点"时代带给中国社会的不仅有挑战,同时也有机遇。所以政府要认真分析刘易斯时代的社会状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跨越"刘易斯拐点"的同时,保障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界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论颇多,有学者认为中国已进入"刘易斯拐点",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还有学者认为"刘易斯拐点"本身是个伪概念。在综述学者们观点的基础上,分析该理论在中国的解释力,并指出"真假刘易斯拐点"不应成为争论的焦点。在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时期,应着力改善民生福祉,激励劳动者创新的积极性,进而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学界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论颇多,有学者认为我国已进入"刘易斯拐点",有学者又指出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还有学者则认为"刘易斯拐点"本身是个伪概念。在综述学者们观点的基础上,从前提假设、论证思路等视角考察了刘易斯拐点理论的一般框架,并结合中国的制度性因素分析了该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指出"真假刘易斯拐点"不应成为争论的焦点,在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时期,应着力改善民生福祉,激励劳动者创新的积极性,进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我今天没带现大洋,只有张银行卡,美国花旗银行海地分行的金卡,您这儿能刷吗?” “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问岁数。咱们老百姓得罪不起年轻干部。” “说股票已经出现了拐点,结果,股民都去买拐了,全被套得一息尚存.”  相似文献   

8.
金勖琪 《社区》2012,(10):65
抖空竹、叠罗汉、滚铁环、放风筝、捏泥人、滑冰爬犁、翻花绳、老鹰抓小鸡、斗蟋蟀、抽陀螺、跳房子、抓骨拐、扔沙包、踢毽子、拍洋画、打弹珠、跳皮筋、打水漂……无数经典的老游戏伴随着人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中国百姓接受简单的生活、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  相似文献   

9.
孙冰 《今日南国》2008,(11):52-54
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波动,市场发展的重要节点似乎正在形成,关于"拐点是否出现"、 "房价和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势"等问题的热议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巨大的人口红利。然而目前的"用工荒"现象也折射出了我国人口红利新的发展情况。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用工荒"所折射出的人口红利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刘易斯拐点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最近关于楼市拐点的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前不久曾报道过深圳和广州房价下跌,引发了楼市拐点的讨论,其中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圳楼市确实出现拐点,万科同时下调了自己在深圳和广州的楼盘售价。那么深圳和广州所出现的拐点是暂时的还是代表着一种趋势?这种降价的趋势有可能在全国其他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出现吗?为此,"经济半小时"栏目专门采访了房地产巨头王石。  相似文献   

12.
以"民工潮"为视角,通过描述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城乡关系的变化,探讨"南巡讲话"对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国当前所经历的"民工潮"既是二元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也是经济制度历史安排的遗产,同时还是推动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力量。随着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扩大,面临"刘易斯拐点"的历史挑战,中国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以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进而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拐点真的来了。股市、房市的拐点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另两个拐点的出现——社会资金从过剩到紧张以及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到放缓。在流动性泛滥的时候,任何资产的价格都在狂飙,理财被异化成了投机炒作。一旦潮水退去,就是满目疮痍。这时,恰是我们重新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拐点强度距离视角解读了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不平衡的形成机理,并依据2001—2019年中国省(区、市)工业部门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U”形关系,中国环境规制因实际强度整体较弱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是负向的,但样本期末环境规制的实际强度已迈过拐点强度,继续严格实施环境规制有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和行业结构绿色化程度较高,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拐点强度较低,其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步拉大;在中国区域间环境规制政策非均衡实施的背景下,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实际强度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明显较高,而环境规制拐点强度又较低,即环境规制实际强度与拐点强度的距离较大,导致东部地区原本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不平衡问题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提起维克多·雨果,我的脑中不由地想起他这句震撼人心的名言。这位19世纪的法国大文豪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而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他更像一位熟悉而亲切的"老朋友"。不仅为叹服于像《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这样的世界名著,更因为在雨果的心中有个深深的"中国情结"。于是,拜访雨果故居,也成为我心中朝圣与圆梦的坐标。从巴士底广场地铁站出来,沿圣·安托万路前行,经过博马舍雕像,继续往前至第二个路口右拐,行至孚日花园广场,再右拐沿走廊走到尽头,就是孚日广场6号——雨果故居。在这里,雨果度过了31岁至46岁的盛年时光。1902年雨果百年诞辰,巴黎市遂将此公寓辟为雨果故居纪念馆。雨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当历史走到1978年的时候,中国拐了一个弯,一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改革拉开了序幕。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滥觞的中国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如今,中国的改革已入而立之年,30年的丰硕成果让我们自豪,也令世界震惊。回眸30年,中国从"濒于崩溃边缘"到"当惊世界殊";从"两个凡是"到思想大解放;从计划经济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自给自足到融入世界;从单纯的重视经济发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推进的科学发展;从一大二公到探求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保护私产、保障自由、彰显权益。  相似文献   

17.
生存法则     
<正>真实的经济都有周期。17世纪以来的灾难性经济衰退发生的次数不仅越来越多,越来越频密,而且触发衰退的事件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偶然。它们可能是,单个经济体经济政策失调;个别金融机构经营不善;金融市场一次大额交易严重失误;标杆型巨型企业倒闭;楼市或股市崩盘;累积投机泡沫破裂;甚至天灾疫情等等。以至于,经济运行拐点的到来就像突发心脏病,无法提前被通知,拐折总会不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两个经济变量间相关关系的逆转,在图形上表现为"背弯"。迄今为止,经济学家研究发现的"背弯"现象主要包括:劣等品的收入—消费曲线、劳动供给曲线、个人储蓄决策、股票供给曲线和石油供应曲线等。"背弯"拐点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拐点处曲线的斜率达到无穷大;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水平、替代品价格、心理预期、机会成本、公司扩张方式等因素对拐点的位置有重要的影响。"背弯"的曲线方程可以通过对双曲线、抛物线以及椭圆方程的变动获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姗姗  任芊  王洋 《社区》2011,(7):57
兔年春节,彭高峰或许是最幸福的一个人。2月8日,他终于找回了被拐3年的儿子彭文乐。"是我们的孩儿,是我们的孩儿。"彭高峰流着眼泪给家里打电话,不停地重复这句话。近日,知名学者于建嵘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颇受关注。一时间,"微博打拐"成为舆论焦点。相比中国,国外在打击人口拐卖上采取怎样的措施呢?他们在保护妇女儿童方面都有哪些妙招?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环境规制影响出口竞争力的传导机制分析,运用Heckscher-Ohlin-Vanek(简称HOV)模型,以26个制造业行业"十一五""十二五"(2006—2015年)10年间的数据作为样本,研究环境规制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其影响是先抑制、再促进的"U"型动态影响。目前我国处于拐点左侧,即制造业出口竞争力随环境规制水平上升,将不可避免地呈现下降趋势。从长期来看,存在"波特效应"。为尽早越过拐点,促进中国制造业提高出口竞争力,政府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与贸易立法,实行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并丰富环境规制工具;产业应加强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利用绿色补贴等政策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企业应树立环保理念,加快技术创新,增加人力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