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建设要求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保障中承担更多责任。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制度转型的过程中,以政府干预为特征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在大学生就业需求、就业供给和就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其限度也逐渐显现。大学生就业政策调整旨在建构政府调控和引导大学生就业,政府与高校、社会和市场等多元主体协同的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危机的侵袭下,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大学生就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履行政府责任、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加大经济调控力度以扩大就业需求,深化教育改革以提高就业竞争力,落实公共服务以完善就业环境,进而有效地解决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题,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文中通过探究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强调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府、高校、企业的责任,并提出了一些积极可行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城市人才需求趋于饱和、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基层就业项目需求数量有限等诸多问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与此相对应的是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需要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产、工、销"人才、乡镇企业创新人才等潜在需求数量大.因此,需要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开拓大学生农村就业渠道,高校人才培养的农村导向,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舆论导向,从而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源自多重因素叠加: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供给量大幅增长加剧了人力资源市场总体供求失衡的矛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高校专业设置与现实脱节、"白领情结"与"大城市情结"等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资源分配不公、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高校职业指导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缺陷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强度。其次,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三个维度简要讨论了就业资本的问题。最后,给出培育就业资本的对策建议:"内因"为主,"外因"为辅,大学生自身要努力培育多元化人力资本;政府主导,高校配合,积极拓展公共社会资本平台;自我激励,高校引导,积极涵养和开发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与就业制度改革而出现的社会偏见、劳动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法律制度的缺失等问题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了诸多的歧视.为消除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必须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市场的规范管理,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相关法律规制,同时政府和高校也应积极采取政策来应对.  相似文献   

7.
美国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形成就业服务网络,其做法值得借鉴.我国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应加强就业工作的宏观协调、学校应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学校与社会应共同建立互动的就业服务平台、学生在各方面的指导之下积极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形成积极的、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与社会岗位需求脱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企业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政府及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后劲不足。高校应积极探索与社会需求相符的人才培育模式;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职业能力;企业应提高责任意识,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和高校要完善相关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产业经济的动力,也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潜力和空间。中国在解决巨大的就业压力时,一方面要积极调整就业政策,不失时机地开发和创造互联网就业市场;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为实现互联网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对大学生就业所提供的有益条件和积极影响,深入挖掘互联网发展为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就业潜力,提出高校在面对大学生就业挑战和机遇时,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企业的需求不足,就业总量上的超额供给及质量供给不足,使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当前,应该充分关注并积极促进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积极促进大企业及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解决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实行大学生就业配给制和普惠制,同时,也应该建立实习基地,并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反就业歧视法》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较好,但也存在着创新意识差、高端人才缺乏、就业心态不良及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等问题,高校应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建立科学就业指导体系,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这对培养社会需要的土建类专业人才和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对上海某高校2009届在校本专科大学毕业班学班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毕业生在就业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存在着断裂与脱节的现象。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建立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共同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加强一体化就业指导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以及社会需求缺乏全面了解,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加上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引导不足,社会相应政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实现大学生、学校与社会三方良性互动,是培育大学生健康就业心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变迁与就业弹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不甚合理,需要优化.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及就业弹性角度分析,我国应重点发展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这有利于扩大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问题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该专业就业率高,竞争力强;一种认为该专业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对口率低、职业稳定性低、职业晋升空间小,缺乏竞争力。从"核心竞争力"理论视角看,高职文秘专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核心刚度",发展模式固化,失去专业"核心能力",从而失去核心竞争力。高职文秘要建设"核心竞争力",必须走出"核心竞争力"与就业竞争力、投机竞争力的认识误区,创新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是人口第一大省,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压力比较大。因此,分析人口数量与素质、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程度、教育和培训、制度和政策、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文化心理等影响河南省就业的各种因素,探讨解决河南省就业问题的出路,对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量毕业生在社会转型期遇到就业结构性矛盾,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体制改革;高等学校要大力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使人才供应和人才需求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立体式就业指导网络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高校就业工作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也需要有创新,有新的思路和办法。在文章中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建立立体式就业指导网络体系的概念并就其具体框架做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经管类大学生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中依然处于弱势。通过对南京市四所高校的经管类大学生开展调查,得出以下结论:经管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需要加强;其就业优势体现在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专业设置的不合理、社会实践经验少、社会资源支持力度不够制约其就业水平;经管类大学生青睐的工作是那些有较大发展机会、薪资福利水平高、稳定性较高的工作,经管类大学生期望就业服务机构在提供就业信息、搭建与企业交流的平台方面多做工作。这为高校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从针对性、科学化、人性化方面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毕业机制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与教育、教学同等对待,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创建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体系,努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