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才流动与社会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行,人才竞争已成为最大的竞争,人才市场已成为最大的市场。认真研究我国人才的走向,制定正确的人才流动的战略目标,实施人才流动的规化,出台正确的人才流动政策,促进人才依据正确的导向,按照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人才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改革开放以来,人才流动在我国成为有目共睹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人才流动有助于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激励人才创新,并以其溢出效应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才流动也存在着风险,人才流失对流出地是一种成本或损失,并由此形成了流动人才与流出地之间的矛盾。本文深入分析我国人才流动的特点,解析人才流动的正、负效应,提出化解人才流动风险的现实措施。  相似文献   

3.
要建立和实现人才合理交流的新机制,必须全面加大改革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制定和完善人才流动政策。为了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各地都加强了对人才流动政策的研究,做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规定,但这些相关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整体性、连续性等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的检验。2.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的服务机构。人才交流的服务机构,对于研究和制定人才流动政策,交流人才余缺信息,沟通社会需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就全国而言,人才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应尽快健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十分强调人才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诸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就人才的发现、选拔、培养和使用等问题发表的谈话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有关人才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本文仪就邓小平人才思想中人才流动这一方面予以研究,旨在合理使用人才,以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出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特点和面貌。一、邓小平人才流动思想的提出人才研究者认为,人才流动指人才在工作地区、部门、行业,以及工作岗位上的变动。而这种变动是社会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5.
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是近几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而又致力解决的问题,阻碍人才流动既有体制问题,更有观念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进行观念方面的转变,不但组织人事制度的改革,而且连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都要成为一句空话.”这就深刻地说明了关于人才流动观念转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为了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很有必要对其来一番再认识.(一)人才流动是指人才在地区、行业、岗位等方面变动的总称.人才流动有合理与非合理流动之分.凡是有利于形成人才的最佳结构,有利于发挥人才最佳效能的称为合理的流动,反之则是非合理的流动.人才流动是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造就人才,人尽其才,人才新陈代谢的  相似文献   

6.
张小蕾 《理论界》2014,(4):61-63
当前我国人才流动的过程中,出现了教育型、关系型和环境型等非典型的人才流动现象,亟需加以关注。我国现有的人才政策,过于倚重物质激励手段,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定位不准,过于关注人才自身,而忽视其社会属性,对生态环境等影响人才流动的新因素关注不够。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需要对人才流动中的教育型、关系型和环境型等非典型流动现象,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等原因,社会上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在这迁移的人流中不乏各类人才。人才流动是实现人才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它为各种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是人才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是我国古代第一次人才大流动。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机制下,人才流动的理性选择导致地区间的人才不平衡。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人才流动降低了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收益的预期。研究了人才流动的市场机制与政府投资的行政区域限定性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入的影响关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才工作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加强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发展的观念,全面建设拔尖人才、急需人才、适用型人才、潜在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培训,强化人才储备,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坚持求真的观念,用优厚的政策、真挚的感情、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努力体现人才价值,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坚持市场的观念,畅通人才流动渠道,灵活人才引进方式,加快分配制度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坚持规范的观念,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试论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流动是人才实践活动的一种现象,也是社会发展中的常见现象。人才流动的根源来自入的活动性和社会性,动力来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人才只有在流动中才能找到自己服务于社会的合适位置,人才流向哪里,哪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会繁荣兴旺。随着国有企业和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所有制的加快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如何促进入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问题已经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应当正确理解和认识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而增强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本文的初衷就在于此。一、纵观世界和中国…  相似文献   

11.
施朝阳 《理论界》2006,(6):228-229
辽宁省人才流动呈现出了三个主要特征,即中心流的特征、机关事业流特征、外流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是基于五个原因:传统观念、市场环境、地区间待遇差异、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自身发展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要创造一个合理的人才流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自1979年中央提倡人才流动,冲破人才单位部门所有制改革现行人事体制以来,已经八个年头了。八年来,人才流动经历了三个阶段,但中心城市的人才向地方中、小乡镇企业规模性流动,至今没有突破。国家科委主任宋健1986年在全国“星火计划”会议上不无忧虑地指出:“发展地方经济吸引人才这个问题,我们至今还没有根本突破”。“人才流动难以进行”。这种情况是确实的,对此,我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人才流动,不仅要有“能够流”的外部条件,还需要有“愿意流”的内在动因。那么,现在究竟什么是人才难以流向县乡镇的症结呢?我们认为是后者,即从总体上说,现在的问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而且要求企业活动赖以进行的各种生产要素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在所有生产要素中,人才作为高层次的劳动力,其流动性、商品化是衡量生产要素市场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鼓励人才流动的政策措施,人才流动不畅的状况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从整体上看,人才与单位、岗位之间的超刚性关系仍然没有能从根本上打破,市场调节人才流动的功能比较脆弱,其范围还比较狭小,生产资料、资金的市场配置与人才要素的计划或行政配置很不相称,两种资源配置效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严重地消耗了改革给企业带来的能量,使得社会资源不能全面合理地利用。要改变这一状况,不能局限于原有机制和系统的修修补补,小改小革,而要大刀阔斧,立足市场,标本兼治,加快人才流动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了解影响人才外流的主要因素,为学校人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辽宁医学院1987~2008年外流人员65名,2004~2008年引进的具有全日制本科起点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和符合此条件的基础学院120名教师;采用自行设计的原始资料回顾调查表和人才流动原因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外流人员基本状况及影响人才流动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辽宁医学院人才流动特点为职称高、学历高、年龄低;影响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福利待遇、科研环境、工作环境。结论:要改变人才外流状况,学校需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相关政策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科研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有人才,就必然有人才流动。那么,人才流动这种社会运动现象是否有其内在的规律呢?如果有,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它是如何作用的?人们怎样才能利用这一规律为社会服务?本文不揣冒昧,试图就以上问题作初步探讨。一、人才及人才流动的概念为了能较顺利地对人才流动规律进行探讨,首先须对人才及人才流动的概念加以确定。所谓人才,是指经过正规的或非正规的、系统的或非系统的,自我的或环境的教育和训练,从而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乃至专长,具有一定的品质和能力的  相似文献   

16.
浅谈高校人才流动王飞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才市场的逐步建立,人才流动愈为频繁,并且广为社会关注。作为人才密聚的高等院校,人才流动必然对学校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对待高校人才流动这一客观现象,不仅是高校自身而且是整个社会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人才合...  相似文献   

17.
《重庆社科文汇》2001,(10):40-40
《邦和财富信息》载文说,知识经济是基于最新科技进步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产业形态,其显著特征是以人力资源为本,知识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由于企业在员工身上投入了相大的培训费。因而不希望人才流动过快。同时创新思维的形成要求不断地积累知识和长期的努力。如果人才流动过快将知识难以积累。人才流动还为其他企业的创新制造机制,即具有高知识技能的人才可能加入其他企业。  相似文献   

18.
试析普通高校的人才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高等院校自身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其现状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人才队伍存在许多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流动的要求同高校封闭的人事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普通高校人才战略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推动高校人才结构朝着公平、高效、协调、优化的方向发展;近期目标应该是对现有人才队伍进行结构性调整;而长期目标则应是建立普通高校引进人才的大环境,制订符合国际惯例的国外人才高薪引进及市场工资政策,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真正实行双向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在实施方面还缺少对恶意解雇人才的处罚和限制,使用人单位可捆绑人才;其次,对人才流动不区分有无过错,硬定高处罚,也可能阻碍人才流动。建议今后规定,科技人才受到显失公平待遇或用人单位违法或违约的,人才流动限制自行终止;用人单位恶意解除合同的,可免除人才流动赔偿责任,以贯彻同时履行、对价限制以及比例性原则,从预防违约入手,综合考虑人才流动各方利益,改革、完善人才流动体制。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才流动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才流动理论与实践的探讨陈恩波“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是唐代孟浩然的诗句,是说人事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古今的历史。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为人才合理流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人畅其流,才尽其用,不仅调整了人才结构,也充分发挥了人才的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