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陆学艺先生认为,中国农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三农”问题的由来和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路径是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鼓励农民向城镇转移就业。笔者认为,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核心是“农业”问题,而不是“农民’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改革进程中农业问题带来的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路径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指导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全面认识和充分发挥农业的功能,把农业变成亮丽的经济增长点,重建村庄的公共生活。城市化进程必须建立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上,必须选择渐进和稳定的路径。我们应积极探索这条解决“三农”问题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农民权益的维护又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必须采取得力措施维护和实现好农民权益。农民权益的维护要靠观念的转变、经济的发展、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的公平、农民权益保护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三农问题: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粮食生产持续下滑;农民负担久减不轻;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秩序状况堪忧,民众与基层国家权力的关系日益紧张,群体性抗争事件多发。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政治和经济两大方面:在政治领域中推进村民自治;在经济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这两项制度设计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未触动三农问题的根本。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公共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等方面使农民享受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相关部门在不同的时期均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进行相关立法等。但是,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是在正式法律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展开的,针对农村的法制建设尤其是农村立法方面仍显得滞后,难以适应当前各项事业的要求,直接影响着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进展,从立法上全面而系统地建立对三农问题的法律制度,从宏观上对三农问题进行调控和规制,显得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瓶颈 ,也是近阶段改革的核心。本文根据近期理论界的文献 ,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农业产业结构转换途径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和社会保障等三农问题的三个焦点进行梳理 ,试图为下阶段的改革和有的放矢的争论理出思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目前 ,税费改革已在全省推开 ,农民负担大大减轻 ,但农民增收才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分析新时期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以及增收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德林 《南方论刊》2010,(10):32-35
中国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其实也是政治问题;不仅是传统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是现代意义上的农产品、城市化、农民工的问题;“三农”在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对中国社会得以建构的根基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三农问题在社会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中能否成功克服,三农在中国社会转型后的定位和作用如何?是中国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即从“消灭农村”转向了“建设农村”。在此之前,国家的总体思路是在农村之外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即学界常说的“解决农民问题的出路在于消灭农民”,于是,开放户籍制度、发展非农产业、进行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劳动力等便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主导思路。但实践证明,由于城市就业机会的有限和农民人口基数的庞大,要将9亿农民在短时间内从农村顺利转移出去,并不现实,这一政策导向反而带来了诸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消灭农民,消灭农村”的…  相似文献   

9.
张鹏程 《理论界》2004,(6):99-99
胡锦涛总书记就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国家出台了力促农民增收的措施;辽宁省也提出了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大力发展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一主三化”方针。宽甸属山区型的农业大县,“三农问题”特别突出,其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的路子在哪里呢?1.打造民族品牌,构筑起跳平台。宽甸满族自治县成立于1989年。民族工作无小事,民族问题关系国家命运。这是宽甸的政治优势和政策支点,是民族经济发展的起跳平台。一要放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入手,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作为可获得可持续农业支持能力的政策加以运用,设计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制度框架,将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等诸多问题纳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统一框架中进行综合治理,并集中探讨了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民社会保障的实现问题,提出了“土地和保障”并存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总数80%的发展中国家.农民问题始终是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处理农民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体制变革所带来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变化的情况下.注意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为了抵消农民对城镇居民的人口优势,集中农村资源发展工业,<选举法>赋予了城乡居民不平等的选举权.这种制度设计在加速工业化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大代表的结构失衡,在一定 程度上加剧了"三农问题"的危害.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乡均衡发展政策调整阶段,农民的人口优势也在迅速消逝,农民素质在提高,实现城乡平等选举权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农村的金融体系还不能很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尤其是农村信贷的供给与需求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遏制资金外流、开发信贷创新产品、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以及创新担保方式等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从公共产品需求找寻农村金融政策的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关系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要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首先要了解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取向,本文正是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寻求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金融政策,希望能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目前大城市趋于饱和,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城发展缓慢的背景之下,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将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必须围绕三农问题做文章,让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偏向政策发生根本的改变,引导资源流向农村,让城乡能够协调均衡发展,最终消除城乡差别的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6.
崔新明 《兰州学刊》2004,(4):197-199,128
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工作的大局。稳定才能增收 ,增收促进稳定。农村稳定是农民增收的先决条件 ,保持农村稳定 ,就能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 ,中国的农民问题、农村稳定问题 ,归根到底是农民增收问题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战略性调整阶段 ,分析和研究当前中国农民增收问题 ,对于保持农村稳定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市场经济理论解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磊 《学术研究》2005,(5):36-42
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才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三农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其实是内在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逻辑之中的;农民的破产、农业的凋敝、农村的衰落,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展开的必然结果.20世纪80年代的承包制重新复活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承包制的成功只是证明了小农经济的合理性,并没有证明小农经济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消亡是必然的,只有"消灭小农经济"才能解决"三农问题".中国的国情和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消灭小农经济的道路选择并没有最优解,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只能是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8.
扩大内需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目前存在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其原因涉及购买力水平、消费观念、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只有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居民收入,发展教育产业,调整消费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等相关措施,同时注意把扩大内需与调整经济结构、东部发展、西部开发、对外开放等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完善和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深化农经济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本文提出了两项对策措施:中央应该制定一个纲领性文件,把实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政策和措施具体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让农民放心大胆地发展农业生产;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强化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构建过程中,由于政府单一计划本身的有效性问题和现实中其他可供农民选择的医疗模式缺乏,导致易被人们忽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外农民群体"的出现.该群体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农村医疗保障全覆盖"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通过实施新农合政策的选择性激励措施、适当增加其他医疗保障制度和加大对农民医疗救助的范围和力度等措施来化解"制度外农民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