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他做过特种导游,开过中国餐馆并自任厨师,还办过户外俱乐部,最终他选择了开酒吧,因为他喜欢喝酒。他更爱老北京古朴典雅的四合院,所以他的酒吧就开在了一个四合院里。他就是绰号叫"牙签"的一个北京小伙子。(人们叫他牙签非指他人长得纤细,据说这个绰号与一则笑话有关,细节不得而知。)他朋友众多,人们评价他说:"这哥们就是一个轴心眼儿,做轴人!喝轴酒!办轴事儿。"  相似文献   

2.
一对特别要好的朋友,往往是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我和一个亲密朋友就是这样,他性格开朗,我却性格内向。每到聚会时,他便会神采飞扬说个不停,尤其喝了两杯酒以后,更是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别人一句话也休想插上。每当这时,我便一声不响地听他一个人说个够。有时,他会突然停下来,盯着我问:"是不是  相似文献   

3.
城市幽默     
青青 《社区》2002,(1):46-46
比酒好 有一天,英国人和法国人比酒量。英国人说他们的酒最好,找了一只老鼠,给它喝,醉了一个小时。法国人说他们的酒最好,又给老鼠喝,醉了两个小时。他们见一个中国人喝二锅头,就笑中国人酒差劲,中国人听了,拿出二锅头给老鼠喝,老鼠喝了没醉,冲进洞里提了两块板砖,冲出来说:“猫在哪儿!’,纹身 一位水手打算在身上刺花纹,于是便请人在他的背一卧」上了一幅世界地图。 有一天,他病了,去看医生。 “你哪儿不舒服?”医生问道, “巴西···。二”裁缝的手艺 一位顾客来到一家服装加工店,生气池对裁缝说: “穿上你做的衣服,别人都捧腹大笑。’, …  相似文献   

4.
有位朋友对我说,看一个人出不出名,有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包括他的笔名),“如果在狗狗或百度里搜索一下,相关网页超过五万个,OK,他肯定是个名人。如果你超过这个数目,OK,我得恭喜你了,你可以拍着肚皮说,我终于混出来了,当然酒我是喝定了。  相似文献   

5.
女友遭遇暧昧男。哎哟嘿,从没见过这么暧昧的人。女友喝了一半的茶,刚要倒,他说留着我喝;女友下班打不到车,他说等着我来接;女友出差杭州,他下了班坐火车过来请吃饭,又坐最早一班车赶回(上海)上班。至于平日里一起喝个茶,看个电影,那更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6.
如意 《山西老年》2008,(1):42-42
爷爷是个"老太原",喝了几十年头脑,如今80多岁了,每次还能喝个双碗。那年,我的父母和妹妹调回太原。老爷子一高兴,就带着全家去喝头脑。他说,太原市各家的头脑他都喝遍了,只有南肖墙的头脑还可以。到了饭店,爷爷很在行地为自己要了个双碗,为其他人要了单碗,又要了4个帽盒,  相似文献   

7.
《可乐》2006,(1)
中午,饭店的一楼餐厅,前来就餐的人很多,嘈杂拥挤,热气蒸腾。一个男孩穿着笔挺的西装,打了漂亮的领带。他的手里拿一只话筒,站在餐厅一角。他说大家静一静,大家请静一静。很久,大厅才稍显安静。人们不解地看着他,不知道他想干什么。男孩清清嗓子,说:"本来今天中午,我应该请你们参加宴席的,可是由于时间太仓促,又没有准备,所以,只能请你们喝一杯酒了。"然后,他让服务生给每一张桌子都放上一瓶白葡萄酒。人们看着他,更加不解。男孩变得有些羞涩:"今天是我结婚的日子,昨天  相似文献   

8.
预谋中奖     
《可乐》2006,(11)
老婆对我喝啤酒一直颇有微词,说什么喝啤酒浪费钱财,摧残身材,保不准哪天喝成个啤酒肚,再和她并肩走在一起,还让人以为是两代人。抱怨归抱怨,啤酒我还是要喝的,反正也不多喝,一餐就来个一两瓶漱漱口。昨天,好友何俊打电话请我喝酒,说他前几天喝啤酒时意外中了个三等奖,得到奖金1000元。我羡慕得直流口水,赶紧问他喝的是什么牌子的酒,怎么中奖的!何俊说,  相似文献   

9.
《可乐》2006,(12)
一位企业家正坐在餐厅的角落里,独自一人喝着闷酒。这时一位热心人走上前去问:"您一定有什么难解的问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您帮帮忙!"企业家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太多,没有人能帮我的忙。"这位热心人立刻掏出名片递  相似文献   

10.
《可乐》2007,(11)
沃伦·哈定是一个喜欢说"是"的人,格罗弗·克利夫兰则是一个喜欢说"不"的人。哈定的童年在农村度过。从学校回到家里,无论是安排他挤牛奶、喂马,还是让他收割庄稼、漆谷仓,他从不讲价钱。少年时代,他在《喀里多尼亚守卫》周刊的一个印刷所里当学徒。除了默  相似文献   

11.
文娱生活     
《老友》2002,(11)
比富有一位俄罗斯人,一位古巴人,一位美国商人和一位美国律师乘火车在欧洲旅行。俄罗斯人拿出一大瓶伏特加酒,给同伴们每人倒了一杯,然后把剩余的半瓶酒扔出了窗外。"你怎么这么干?"美国商人问。 "伏特加在我们国家多的是,"俄国人说,"其实,在我们那儿多得永远喝不完。"过了一会儿,古巴人拿出上好的雪茄烟分给每人一支。他自己那支只抽了两口就扔出了窗外。"我本以为古巴的经济是不景气的,"那个商人说,"可是你还  相似文献   

12.
《可乐》2006,(11)
1、有一句广告语:"好肌肤,每天要喝八杯水……"有一哥们儿,化妆品的名字没记住,倒是落下了一个喝水的习惯,每天喝八杯。一个月下来,此君面带得意之色地对我们说,看这里看这里。另一哥们儿用手按上去,十分肯定地说:"的确是肿  相似文献   

13.
说“酸”     
吟秋 《社区》2008,(3):55-55
说“酸”得提醋,说醋就得说山西了。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3000年之久,鼻祖是山西清徐人王来福,十分“百姓”的名字。人说火车一进山西境内就从“呼哧、呼哧,”变成“喝醋、喝醋……喝……醋”,当然这是玩笑话。一次我开车去乔家大院,路边一个一个推小车的都是卖醋的,幌子上大大的“醋”字迎风招展,空气中弥漫着酸酸甜甜的味道,停车看看香喷喷的醋,它居然是热的,感觉就像“刚出锅”。  相似文献   

14.
亲密规律     
和一个朋友在饭店小聚,朋友的手机响了,他没接。我提醒他接听,他说:“没事,无关紧要的电话。”喝了几杯后,他的手机又响了,很固执。我说:“会不会是你家人打来的?”他却接通手机对着话筒就喊:“你烦不烦啊!”说着关机。我目瞪口呆,他说:“一个朋友,我早知道是他。听铃声的长短就能猜到。”  相似文献   

15.
王纯 《山西老年》2012,(12):50-50
去朋友家作客,他拿出杯子倒了一杯白开水给我喝。杯子玲珑剔透,精巧得像个艺术品。可是,杯子里的水,表面上却浮着一层白色的浮尘。朋友叹口气说:"现在的水质越来越差,看来要买净水器了。"我把杯子握在手里,上下打量了一番说:"这杯子可真漂亮!"朋友苦笑了一声:"可是水不好喝。不知现在的人怎么了,明明需要的是水,却为了很多不实际的东西,为了追求表面的华丽,结果弄得本末倒置。你看如今,城市越来越繁荣,可环境却越来越差;美味越来越多,可饮食却越来越不安  相似文献   

16.
表兄从台湾回闽南老家探亲,赠送我一副精美的竹筷和一个造型别致的竹制笔筒。他说:"台湾是竹子大观园,赠你竹制品更有意义。"接赠这两件来自宝岛的土特产品,我犹如喝了美酒般沉醉。兄弟俩泡饮着闽南和台湾出名的功夫茶,边品茗边话竹,侃了大半天仍没完没了。  相似文献   

17.
易立竞 《可乐》2008,(11):52-52
陈可辛说:"在香港演艺圈,我只会管一个人叫大哥,这个人就是曾志伟。今天的香港电影圈,起码有一半比他年轻的导演是他帮过的。我觉得电影圈没有一个人会比他更无条件地去帮人。他是一个永远不计较自己会得到什么的人。不论什么人找他,他都会帮忙。他就是为了帮别人而生的。"  相似文献   

18.
老父的酒盅     
小时候,我常看父亲喝酒。那是一只洁白精巧的小瓷盅,光滑的小盅上还有一道细裂纹。父亲总是小心地端起酒盅,看一眼,然后将嘴唇轻轻沾沾酒,咂咂有声,细细体味一番之后,再慢慢喝起来。那时家中经济拮据,父亲喝酒每次只一小盅。我喜欢父亲那小小的酒盅,那清淡的酒香对我产生了诱惑力。可是,当我偷偷喝一口时,却好像是一股火焰在嘴里、喉咙和胸膛里乱窜,带着苦涩的辣味。我开始怀疑父亲为什么喜欢这辣死人的“魔水”。父亲的酒是那种用地瓜干酿造的散装老白干。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喝酒更多的是为生活而“苦中作乐”。他要为一家七口  相似文献   

19.
轻松一刻     
小军 《社区》2007,(23)
误解一个人在沙漠里快要饿死了,这时他捡到了神灯。神灯说:"我只可以实现你一个愿望,快说吧,我赶时间。"人:"我要老婆……"神灯立刻变出一个美女,然后不屑地说:"都快饿死了还贪图美色!可悲!"说完就消失了。人:"……饼。"  相似文献   

20.
海纳 《中华魂》2012,(1):30
越是成功的人,越说自己浅薄;越是伟大的人,越说自己平凡。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主持研究的超级稻,亩产已经达到926.6公斤,但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他仍把自己比作"种子"、"小学生"和"运动员"。袁隆平的第一个比喻:"我是一粒种子"。他说:"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够根深叶茂,枝粗果硕。"种子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力量。但要做一粒好种子,就必须埋入泥土,深入基层。想当初,袁隆平也是可以留在城里的。因为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