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思想贯穿约翰·厄普代克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但他本人和作品中的宗教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美国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分析厄普代克各阶段的作品,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这样的层次:巴特的唯信论——信仰和自我存在的关系——传统宗教的衰落,怀疑上帝的自我中心论——宗教世俗化——精神荒原中的美国人对信仰的探索与反思,逐步走上精神复归之路。  相似文献   

2.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基督神学是他在小说中频频涉及的主题。小说《兔子,跑吧》是作家的宗教思想的集中体现之作。在这部小说中,厄普代克从宗教神学的角度分析了西方社会的信仰危机,强调坚持对超验的上帝的绝对信仰才是出路。文学与心灵、宗教探索相结合,使厄普代克的作品成为一面面镜子。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世界兴起的"信仰复归"浪潮中,约翰·厄普代克创造出小人物"兔子"。"兔子"的追寻信仰代表了作者本人对于信仰问题的探索。作者通过展示"兔子"在信仰追寻中的宗教观念变迁,深刻地说明了宗教信仰已无法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精神指引;"信仰复归"已不能成为解决现代人"精神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电影《慧血》是美国一部充满了悲情色彩的喜剧片。影片叙述了主人公黑兹尔·莫茨在精神信仰和救赎道路上的曲折及最后自我暴力救赎的故事,反映了主人公的基督教原罪意识及精神创伤是他执着追求精神信仰的源动力。黑兹尔·莫茨的精神求索历程及大量宗教意象揭示了作品的救赎主题,触动了没有感知精神迷茫的现当代民众,起到涤荡思想、净化心灵的作用,是一则现代先知寓言。  相似文献   

5.
争议性让厄普代克的小说一直成为人们批判的焦点,他的作品激起人们的愤怒、迷惘的同时,也受到表扬甚至过分恭维。对厄普代克作品的评价多数都是与其作品主题、写作方法以及写作意图几乎不相关的假想。厄普代克信仰基督教,但不同于多数人理解的基督教信仰,尤其那些将基督教同绝对道德联系起来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厄普代克以其“免子四部曲”描绘出 2 0世纪中后期美国一代人的生活历程 ,写出了他们的苦痛与挣扎 ,历史性地再现了那动人的幕幕人间悲喜剧。本文重点探析了作品现实性及作品提供的解决问题的“良方” :宗教和性  相似文献   

7.
宗教在民族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宗教在民族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牟钟鉴一、宗教与民族的区别与联系(一)、宗教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却又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宗教以超世的信仰为核心,属于精神文化的领域;它也有社会物质形态,如教会组织和活动场所,但它们从属于思想信仰,以信仰为联系的纽带,因...  相似文献   

8.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一名妇女主义、环保主义和精神主义的倡导者。其作品以研究黑人妇女的宗教观和宗教经历为基础,并以"精神的幸存"为主题,但与基督教信仰准则迥然有别。小说《紫颜色》体现出沃克的精神世界是对美国基督教文化的批判和超越,是对非洲传统宗教文化的继承和回归。她的作为"祈祷辞"作品的精神意义不仅在于祈求一个和谐大同的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中的宗教,种族和性别压迫,让世界更加美好与和谐。  相似文献   

9.
约翰·厄普代克对《兔子,跑吧》中主要人物关系的处理,以及某些人物、场景体现的宗教寓意,都与圣经原型趋于一致。因此,以圣经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对小说进行原型式解码和研究,可以准确把握作品主题。对小说中圣经原型的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着信仰危机和精神困惑,小说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与矫正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贫民院集市》是厄普代克创作生涯中的第一部小说,虽然写作技巧上不如以后的作品成熟,但它却奠定了厄普代克以后的宗教创作主题。本文从分析《贫民院集市》里两个层面的矛盾入手,揭示这些矛盾实际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宗教信仰和世俗主义及物质主义的对立冲突。身为基督徒的厄普代克在目睹宗教所处的发展困境时,不可抑制地发出了悲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