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代爱国主义是对古典爱国主义的提升。近代爱国主义的发展与近代湖湘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近代湖湘文化的发展,孕育和推动了近代爱国主义的发展。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是近代爱国主义产生、发展、成熟的三个阶段。魏源、谭嗣同、黄兴等三位湖南人,就是这三个阶段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
略论近代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世致用之所以是近代湖湘文化的特点 ,一是因为它的始终一贯 ,即使在汉学盛行时 ,也未中断 ;二是在近代中国提倡最早 ;三是有理论、有纲领。近代湖南经世致用的学派有三个 :一是以陶澍、曾国藩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 ,二是以魏源、王运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派 ,三是以谭嗣同、唐才常为代表的永嘉功利之学。这种经世致用的学风既有积极意义 ,也有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代湖湘民族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王船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成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酵母;其二,是近代湖湘许多爱国志士为变法和革命牺牲的英勇事迹,极大地激发了近代中国有志青年的爱国热忱。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墨学研究概况、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考察了近代墨学研究。把近代墨学的发展划分为乾嘉奠基时期、19世纪下半叶发展时期、20世纪前30年三个发展阶段。认为后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孙诒让、梁启超与胡适。从墨学研究方法上看,近代墨学研究的历程也是近代墨学研究方法论近代化的历程,并由此可以反观近代学术方法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从晚清至民国时期,新疆近代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但总体而言仍比较落后。新疆近代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反侵略斗争为主旨的林、魏的爱国主义军事思想,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端。从1861年到1894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成长的阶段。从1894年到1924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形成的阶段。从1924年到1949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大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发展的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产生和发展起来。同时,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独具特色。首先,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次,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具有多元化的结构层次。第三,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内容和结构层次,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进步替代落后,逐步转变、更新、完善,体现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7.
近代湖湘妇女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与湘学精神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湘学精神铸就了湖湘妇女独立的人格;湘学精神激励湖湘妇女投身爱国运动的大潮;湘学精神赋予湖湘妇女敢于抗争、谋求参政的勇气;湘学精神是湖湘妇女冲破世俗、解放自身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湖湘文化中有着一以贯之的治史传统.近代以降,湖湘学人分别参与了西方“新史学”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引进和传播,从而促成了传统史学的近代转型.转型后的中国史学,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这其中便包括湘籍历史学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湖湘士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独领风骚,凸显了近代湖南士风个性鲜明的特点。在近代湖南士风的孕育、形成、定型及发展过程中,移民与移民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宋时期,移民社会直接浸育了湖湘士风。明清之际,全国士风趋于颓废;移民则使湖湘士风有效地摒蔽了颓废之气的影响,经世济时,务实求新。及至近代,这种士风又浸育了一代代湖湘士人。更加彰显出湖南士风的独特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的大变局过程中,近代西方文化大举"东渐",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濡化。这一文化背景对近代救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使近代救灾思想具有了某些现代性特征。文中从近代救灾思想的现代性特征、近代救灾思想的形成原因以及局限性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粗线条地勾勒出近代救灾思想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湖湘文化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重大的影响。李大钊吸收了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曾国藩、谭嗣同、章士钊等的思想和学术,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研究湖湘文化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展示中国的地域文化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从而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新文化运动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国近代史是我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 ,也是一部爱国主义不断发展的历史。统治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一定的反帝性和民族性 ,农民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广泛性、突出的反封建性和一定的反帝性 ,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性 ,也具有妥协性和动摇性。只有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和高度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在近现代,经由楚文化和湖湘文化的熏陶,伴随沅澧流域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主革命和军事斗争的推进,在常德分别形成了以宋教仁和林伯渠为首的两个人才群体。这两个人才群有三个鲜明的特点:政治军事人才多;众多人才精英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广泛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经历了军事斗争的磨练;爱国主义精神是近现代常德人才群体的生命基因。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时期的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平台高倡民族主义有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一是进行学理的探讨,一是对民众进行通俗形式的鼓吹。在学理的探讨上,首先是通过对中外历史的研究,探究民族兴亡之道;其次,深刻地揭示当时存在的国家衰败、民族危亡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民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探讨救国之策。对民众进行通俗形式的鼓吹,目的是将救亡图存的思想更有效地传播给广大的民众,既诉之于理,更诉之于情。这一时期报刊关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话语言说,完成了中华民族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现代转换,这一转换,是一代思想家通过学术的探讨完成的,因而有了基本正确的定位。辛亥革命至五四时期,改良派与革命派关于中国社会道路的选择尽管有许多根本性分歧,但为国家为民族的心愿是一致的,对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复辟帝制的行为,报刊形成声讨的舆论场,尤其是1915年"五七"国耻,成为辛亥革命至五四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的湖南"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省份之一,湖湘文化对湖南近代崛起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孕育了湘军集团并被湘军所阐扬的湖湘文化精神在当代湖南社会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塑造了当代湖南人强烈的关怀意识以及躬行实践、开拓创新、注重实干、勇于任事等精神特质,湘军不仅成为了湖南对外开放以及文化旅游的形象名片,更成为当代湖南人引以自豪的一种历史情结,"湘军现象"与湖湘文化贯穿着当代湖南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如何重塑湖南人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探讨湘军与湖湘文化内在关系的历史演变,实现湖湘文化和"湘军"精神价值的当代转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技术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技术哲学的角度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技术动因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体育对人发展的积极作用,继而人们广泛地接受了体育;技术的世界性扩展,推动了体育的全球化发展,使国际间体育交流和国际体育组织的成立成为可能;技术使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广泛地传播开来,直接推动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而消除技术异化,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国大众文化主要体现为“五四”以来文艺大众化的理论探讨和文化实践。启蒙救亡思潮和文化接受的大众化导向深刻影响了它的产生、发展。“大众化”成为现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主要理论走向。文化世俗化及商业化等方面的积极因素渗入到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对此探讨成为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进化论在近代传入中国时,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新文学先驱们的救亡情结使得西方进化论的渐变思想发展成了近代中国"单向直线的一元整体思维".在这种新胜于旧、"后胜于今"的思维模式之下,五四时期的政治、文化和文学都染上了浓重的激进色彩,其中文学表现得尤为突出.从作家到作品,从理论到实践,从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我们都能感受到新文学激进昂扬的主旋.  相似文献   

19.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伟人之一.他不仅领导并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而且在近代思想、文化方面也卓有建树.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把近代中国维新变法思想推向最高峰;把进化史观与民主政治有机联系起来;集大同思想之大成,提出了系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传统儒学作了民主主义的新解,成为新儒学的鼻祖;大力倡导发展现代科技;对书法艺术也有独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