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族心理与边疆社会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疆民族心理是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及其民族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它具有朴素性、互动性、感染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中民族意识、民族认知、民族心态和宗教心理对边疆社会稳定具有深层次的影响.因此关注边疆民族的心理承受能力,淡化民族自我意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民族认知,建立民族心理的疏导机制,才能维护边疆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边疆民族心理是边疆社会稳定的深层因素。它在边疆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及其民族传统文化中形成,具有朴素性、互动性、感染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中民族意识、民族认知、民族心态和宗教心理是影响边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不断关注边疆民族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意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民族认知,培育各民族一家人的民族感情,建立民族心理的疏导机制,才能更好地维护边疆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1911年,随着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王朝的统治。在划时代的剧变中,中国进入北洋政府时期。本文从该时期边疆民族研究的必然性、可能性、可行性等视角出发,剖析了贵州民族研究的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具有代表性的有关贵州民族研究著述进行介绍、归纳、总结。认为:北洋政府时期,贵州民族研究作为中国边疆研究的组成部分,不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以往主要注重边疆各民族间经济和政治层面的融合。实践证明,各民族经济和技术层面的融合并不能从根本上加强边疆民族团结。当前阻碍边疆民族团结的因素归根到底在于各民族间文化差异大,消除各民族间的心理壁垒和文化隔阂才是边疆民族团结的关键,必须推进边疆各民族文化融合为“一体”文化。推进各民族文化层面的融合是加强边疆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我国现阶段应该采取措施推进边疆民族文化融合,将其纳入民族工作的重点之中。  相似文献   

5.
李文学 《东方论坛》2005,(4):127-128
早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就曾拜读过崔明德先生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和<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在中国台湾和大陆出版的几部有影响的学术专著,他的宽阔的学术视野、融会贯通的理论思辨、独到的学术见解、准确的史实判断、精细的史料考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最近,又通读了他的新著<中国古代和亲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称<和亲史>),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中缅边界问题研究》是由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朱昭华副教授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 本书是在《中缅边界问题研究——以近代中英边界谈判为中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边疆研究文库》丛书系列,再次出版。  相似文献   

7.
进入中华民国以后,外国势力掀起了新一轮侵略和分裂中国的活动,中国的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起边疆民族问题,边疆研究高涨,近代民族主义继续发展,国家主权观念逐渐普及,现代边政思想逐步形成,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不断探索和实践,边疆观念和治边思想与前代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对当时边疆民族政策的形成以及边疆民族问题的处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 2008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麓山文艺学研究丛书"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与转化>(赖力行)、<明清叙事思想研究>(赵炎秋、陈果安、潘桂林合著)、<西方象征美学源流论>(何林军)等三部著作,加上2003年已经出版的<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赵炎秋)、<宋代词话的美学研究>(颜翔林)、<中国美学与诗学研究>(毛宣国),六部著作是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诸位学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集中展示了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前沿性和整体学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着独特的族群、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状况,多元一体的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繁衍生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边疆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多样、地缘政治复杂,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边疆民族研究深入发展,加强中国少数民族史的学科建设,学术界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延续两千多年的皇权制度被推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关于辛亥革命期间民族问题方面的研究与评价主要集中在对革命派民族主义所起到的作用、辛亥革命时期引发的边疆危机、民族地区开展的辛亥革命、"五族共和"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及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其中,分歧难免。  相似文献   

11.
近代国人对边疆问题广为关注,边疆研究有从边缘走向中心之趋向.近代边疆研究虽然未能发展成为独立之学科,却是近代学术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面.边疆研究的这一面相,实与近代民族国家构筑之历史相关.民族国家要求稳固的统一疆域,促进了国人对边疆之重视,推动了边疆研究的科学化与现代转型;边疆研究之发展,可深化对边疆的认识,有利于巩固边陲,对民族国家之构筑具有支撑作用.二者关系,是近代民族国家构筑进程中复杂关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金炳镐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青觉教授合著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一书,于2004年5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民国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国时期,民国中央政府为了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比较重视发展边疆民族教育。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颁布发展边疆民族教育的法令,建立各种民族教育管理机构,对从事民族教育的教职员工实行奖励政策,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招生和升学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等等。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促进边疆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龚荫教授从事民族教学和研究几十年,成绩斐然.先后出版了<明清云南土司通纂>、<明史云南土司传笺注>、<中国土司制度>、<中国民族政策史>和<民族史考辨>等学术专著,这些著述均获国家民委、西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和优秀成果奖.现已75岁高龄的龚荫先生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写出了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系列著作(约计190余万字),<中国历代民族政策概要>就是其中的一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滇西北地区白、纳西、藏、回等民族商人在近代西南边疆社会转型重构过程中的活动为研究主线,对近代民族商人参与地方政治生活的演进关系进行了梳理和提炼。民族商人群体作为近代边疆社会重构过程中的重要参与群体,无论是以抗争求存还是以商谋权为表征,在地方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过程中,对近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变迁转型都产生了特殊的冲击和影响,充分折射出他们身上具有边疆性与民族性融合交错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6.
1939年夏,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发起了一场旨在服务边疆的社会运动,即边疆服务运动.同年12月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成立.随之设置了川西、西康和云南服务区,从教育、卫生、生计、传道等方面推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边疆服务>是边疆服务部的机关刊物,也是20世纪40年代唯一一份以边疆服务为目的边事刊物.创刊于1943年4月,至1950年6月停刊,跨8年之久.它扩大了边疆服务运动的影响,且有利于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本文论述<边疆服务>的创办及内容、出版发行及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成功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之际,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编辑、作者和读者进行座谈,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旨在今后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为繁荣学术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边疆民族”作为民国时期非汉人群主要指称之一,本身既体现以种族区分为实质的外来民族理论和以文野区分为主旨的本土边疆观念的奇特结合,更成为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批判套用、进而拒斥欧洲和苏联少数民族问题理论,实行与维护“中华民族是一个”的重要概念.国民政府的边疆教育旨在化异从同,实行民族融合;一般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者主张推行边教应先作民族调查,甚至用美国学者萨姆纳分析原始初民社会的“我群”与“他群”概念剖析汉族与边疆民族,客观上趋向将中国人进行民族划分.有关非汉人群称谓意涵的界定和概念的取舍,民族认同、政治立场等差异的症结,在于如何理解所谓汉与非汉,以及非汉各群体之间的同异和融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实现存异与求同的协调.  相似文献   

19.
王立  韩琳 《东方论坛》2004,(4):128-128
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在运用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神话学等方面理论和材料上,有了不少卓有新意的成果.在审美发生学方面有了梁一儒、户晓辉、宫成波<中国人审美意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艺术发生学的研究有林少雄<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解读>、程金城<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等(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以及一些研究<山海经>的论著,如张岩<〈山海经〉与古代社会>(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等.然而,以诗歌史的源头为本且立足于礼乐文化本位的研究,尤其是较为系统的专著,仍不多见.张树国博士的新著<乐舞与仪式--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使这块难于开垦的土地又添上了可喜的新绿.  相似文献   

20.
由重庆师范大学邓正琦教授、李碧宏副教授撰写的专著<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以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为例>,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渝鄂湘黔跨省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经济力量整合研究>的最终成果,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跨省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的佳作.该书由理论篇、综合篇和专题篇构成,它不仅系统构建了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研究框架,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扩展了跨省交界民族地区经济的研究内容.概括起来,该专著具有如下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