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苏州拙政园、留园、上海豫园、扬州个园、无锡寄畅园等诸多名园的考察,研究了江南园林在布局、叠山、理水、借景、园路设计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拙政园是中国和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典范,由建筑、山水和花木等要素组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从设计布局,深入剖析拙政园的山石、水体、建筑、植物、道路等造园要素,阐述拙政园的意境营造,可由此领略中国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的精湛艺术,探寻文人园林的意境和园主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通过苏州拙政园中部景观评点 ,说明园林构筑必须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功力 ,才具有永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馥碧萱 《社区》2017,(29):18-19
苏州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很多,但有一些分布是比较集中的,比如苏州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和苏州民俗博物馆,相互之间皆是步行可至的。如果加上这三个博物馆周边的拙政园和狮子林,刚好可以满足一日的游览。只是我去时那两座园林皆是人满为患,倒是博物馆里清静一些,故而博物馆留给我的印象比那两座名园要深刻。  相似文献   

5.
包括张继《枫桥夜泊》在内的数首唐诗所言之"寒山"、"寒山寺",皆为诗歌意象,而非实指。唐代尚无具体实在之寒山寺。宋人称今天寒山寺为枫桥寺或普明塔院。今天寒山寺之名虽肇端于张继夜泊之诗,而实乃定名于元明之际。寒山子"寒山无漏岩"诗所言之寒山,应是苏州虎丘。张继诗中的"寒山寺"若被理解为虎丘寺,或更近乎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6.
包括张继《枫桥夜泊》在内的数首唐诗所言之“寒山”、“寒山寺”,皆为诗歌意象,而非实指。唐代尚无具体实在之寒山寺。宋人称今天寒山寺为枫桥寺或普明塔院。今天寒山寺之名虽肇端于张继夜泊之诗,而实乃定名于元明之际。寒山子“寒山无漏岩”诗所言之寒山,应是苏州虎丘。张继诗中的“寒山寺”若被理解为虎丘寺,或更近乎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7.
吴中的路名、园名、塔名多有雅名与俗名之别,俗名通俗、简明、易称、易记,贴近生活,因此就易传承。本文从语音学、民俗学的角度,对苏州部分街巷、园林、古塔之名由俗代雅的现象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8.
提起苏州。爱玩的人一定会兴致勃勃地说虎丘、拙政园、寒山寺,还有贝聿铭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爱吃的人。肯定会惦记观前街的麦芽粽子糖和得月楼的松鼠鳜鱼……不过真正的饕客。更愿意去苏州附近的东山岛。我们去时,东山岛上正是摘橘子的好时节。当地的老阿哥说橘子一直可以摘到12月。吃蟹的话,又不比阳澄湖大闸蟹的品质差多少。在那里包一...  相似文献   

9.
苏州国际教育园体育资源的现状分析与共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对苏州国际教育园学校体育资源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苏州国际教育园现有体育人力资源状况、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状况、体育教学资源状况、校园体育文化状况等已经具备为各院校和社会提供体育服务的条件,为在教育园实施体育资源的共享创造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莲性寺东园”,位于瘦西湖南岸,园门与五亭桥对峙,始称“贺园”,园在莲性寺之东,所以又称“东园”。“东园”久废,然“莲性寺”、“云山阁”、“白塔”尚存,这里是瘦西湖风景区建设较早的地方,也是扬州历史上的文化之区。一源远流长的莲性寺“莲性寺”原大门南向,主体建筑于白塔之南,清代早中期这里原有两个寺庙,法海桥对面原为“关帝庙”,“关帝庙”西为“莲性寺,寺南建殿,寺后建“白塔”,(见李斗《扬州画舫录·桥西录》)原“莲性寺”今已不存,今日的“莲性寺”是清光绪中叶后重建的。其方位改为原莲性寺之东,面东向。  相似文献   

11.
寒山寺     
黄墙绿树、庄严幽深的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10里的枫桥镇,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曾在此当主持,遂改名寒山寺。宋太平兴国初年,节度使孙承佑重建浮图七  相似文献   

12.
正水墨江南·园林生活时间:2016年4月18日—5月18日地点:苏州吴中区临湖镇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江苏省住建厅、江苏省农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博览园核心展区170公顷,坐落于国家5A景区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东山、旺山和穹窿山的三角腹地。博览园共规划了苏州园、城市园、友城园等各具特色的23个主题展园,精心打造了主展馆、非遗馆、飞行影院、巧克力  相似文献   

13.
始建于东晋时期的苏州灵岩山寺,千百年来,不仅有大德驻锡,还有文人雅士在此流连,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自印光大师规制灵岩山寺后,专修净土、一心念佛成为灵岩道风,灵岩山寺也因此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净土道场。灵岩山寺还密切关注社会事务,如为民祈祷、赈济灾民等,都明显反映了佛教的入世情怀。  相似文献   

14.
清代康雍乾盛世,东南文化集中在杭州、苏州、扬州三地。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而扬州的园亭,又多为骚人墨客诗文酒宴之所。据《扬州画舫录》载:“扬州诗文之会以马氏小玲珑山馆、程氏(梦星)篠园及郑氏(侠如)休园为最盛”。程氏篠园有程松许谷为之图,郑氏休园,其子为光辑为《休园志》若干卷,均见《画舫录》载。而马氏小玲珑山馆有无图、记,未见记载。近于京郊访问老友姚蔼士先生于安外辛店村,竹篱低舍,居处湫隘,而壁间所悬,  相似文献   

15.
做好对流动人口的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图为苏州留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护人员在辖区流动人员集中的建筑工地举办讲座10月14日,暂住福建省邵武市水北街道越王社区的江西籍居民吴某带着儿子未成年人小强到水北派出所投案自首。至此,8月份水北街道越王社区致人重伤案件的主犯小强及其他两名从案犯全部归案。  相似文献   

16.
林传仁  何兴明  林九珍 《社区》2011,(34):33-33
做好对流动人口的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图为苏州留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护人员在辖区流动人员集中的建筑工地举办讲座10月14日,暂住福建省邵武市水北街道越王社区的江西籍居民吴某带着儿子未成年人小强到水北派出所投案自首。至此,8月份水北街道越王社区致人重伤案件的主犯小强及其他两名从案犯全部归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古代园林与中国的古代诗画,尤其是与唐诗宋词和宋元山水画,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古人对于诗画,讲求“以意为主”,“意犹帅也”,“贵先立意”,对于园林,古人刻意将自已的“生活思想及传统文学和绘画所描写的意境溶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以表现生活意趣、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因此,园林的构造总是具有某种“立意”的。没有“立意”,园中设置的各部分景物就很容易因缺乏艺术灵魂的统率而难以成为情意贯通、风格和谐的艺术整体。苏州古代园林名扬天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它筑园有“立意”。下面,试就沧浪亭、网师园,拙政园的“立意”和“置景”略作论述,以俟来者。  相似文献   

18.
凌郁之《寒山寺古史新榷》断言:唐代尚无具体实在之寒山寺;寒山子、张继等所谓"寒山寺"为虎丘寺,"或更近乎历史真相"。此论值得商榷。根据切实的证据,厘晰其间的逻辑,我们认为,现今苏州枫桥的寒山寺,就是梁代的妙利普明塔院,宋代的普明禅院、枫桥寺,唐代和元明以降的寒山寺。  相似文献   

19.
锦西圣水寺     
在锦西莲花山脚下有一座规模可观、建筑宏伟的寺院,这就是辽西著名的寺院——圣水寺。它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寺之名是因其山南寺中有一股清澈的泉水四季长流而得名。据寺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的“建立圣水碑记载”“圣水寺之建也,起自甲午四月庚子岁五月,……其下有清泉仰出,冬夏不竭,似有口名,其泉口圣水,而寺名亦如之。”圣水寺虽建于康熙年间,但当时规模甚小,以后经不断修建方成为占地达一万平方米的辽西名寺。圣水寺的建筑可分为东、西、中三路。中路是寺的主要建筑,最南面的是天元宫,宫高三层,一层为砖砌的方形,当中南北向辟门洞,两侧开圆窗,门洞两侧为楼梯间可通二层。二层也为方形,每面阔三问,带周围廊、室内当中设有一根通天柱直通向顶部。  相似文献   

20.
关于苏州怡园园址,有一种说法是此乃明代尚书吴宽“复园”旧址,据说其旁侧小巷名尚书里也缘于吴宽,因中如今翠竹环绕的“玉延亭”就是“复因”中的旧景。实际上,这一说法和关于“玉延亭”的解读都有讹误——吴宽在今怡园附近没有宅园;其“玉延亭”也不在苏州而是在北京;“玉延”所指也不是“翠竹”而是“山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