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析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达洛维夫人》,通过分析人类中心主义和父权制战争对自然和女性造成的伤害,探索作品中女性和自然的紧密联系,可以发现伍尔芙希望构建两性平等、和谐生存的和乐世界的心理愿望。  相似文献   

2.
弗吉尼亚·伍尔芙既是一个现代主义作家, 又是一个女性主义倡导者. 她尤其关注女性写作的历史和现状.本文主要以其小说<达洛卫夫人>为文本,探讨伍尔芙如何力图把现代主义的小说艺术和其女性创作理论相糅合,为现代女性创作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3.
简&#183;奥斯汀和弗吉尼亚&#183;伍尔芙是英国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结合伍尔芙自己的小说批评思想以及她对夏洛蒂.勃朗特姐妹、乔治&#183;艾略特的评论,本文从分析伍尔芙在《普通读者》中对于简.奥斯汀的评论入手,试图找出伍尔芙称奥斯汀为"最完美的女艺术家"的原因。本文作者认为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伍尔芙对于女性写小说的深刻见解和认同以及奥斯汀的作品很全面地体现了伍尔芙自己的小说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4.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现代英国著名作家和女性主义先驱,她对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尤其是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和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伍尔芙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开启了中国女性潜藏的女性意识和欲望,引发中国女性对自身经验和生存处境的思考和审视,促进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在《小城畸人》中,舍伍德·安德森生动地描写了一群心灵扭曲、生活压抑的女性"畸人",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西部由手工业向资本主义工业转化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男女关系的变化。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从《小城畸人》反映的女性的社会生活、赋予的女性的社会角色和折射的艺术家身边的女性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可剖析出舍伍德·安德森男权本位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自六、七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及女权主义批评就已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头,“女性文学”因弗吉尼亚·伍尔芙、多丽丝·莱辛、娜塔丽·萨洛特、伊迪斯·沃顿等人的创作及大量女作家、女作者的参入而冠之以“爆炸文学”也似乎不算过分,女权主义批评也紧随其上,...  相似文献   

7.
伍尔夫文学对女性话语权的嫁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本文分析了伍尔夫如何在生活和文学中争取更多的女性话语权,以及伍尔夫以小说为代表所进行的女性话语权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女性观既与鲁迅女性观存在着异同浅深之处,也同胡适女性观有着亲疏远近之趣.总体比较而言,沈从文则更多从人性论角度来观察和思考我国女性问题.其女性观既反映了封建习俗对乡下女子生命情欲的残酷扼杀,又揭示出现代都市女性的精神空虚;既主张女性思想解放和独立自主,又深受男权思想意识浸染而轻视女性人格,因而呈现出纷繁复杂而矛盾...  相似文献   

9.
契诃夫的女性观是逐步成型和成熟的.他来自下层社会,同情人民、同情女性是形成他的女性观的思想基础;他嫉恶如仇、刚直不阿、对社会罪恶和不公现象的不调和精神,光明磊落、谦虚谨慎、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品格,是形成他的女性观的重要因素;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是形成他的女性观的深厚土壤.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国女性地位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儒家女性观的一些负面影响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女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地位的不平等,使得儒家女性观的消极作用显露无疑。  相似文献   

11.
围绕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这一形象展开论述,通过对莉丽十年前面对画布充满困惑,而十年后重返故地,触景生情,终于一挥而就完成画作这一线索的分析,认为伍尔芙在这部小说中塑造的莉丽是一个追求女性独立的"女儿"形象。她不仅反抗父权社会的压迫,同时要挣脱"母亲"的影响,以获得真正的自我;莉丽这一形象也体现了伍尔芙关于双性同体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2.
《荷马史诗》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荷马双重的女性观,而这一女性观又是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实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西蒙·德·波伏娃是存在主义女性观的代表人物。存在主义女性观是女性问题的唯心主义思想产物,它混淆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未能指出女性解放的道路,只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才是深刻揭示女性问题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以例证的方法简要分析海明威对女性的既爱又恨的矛盾观点。首先概述了海明威笔下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及其特点,然后以海明威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例来分析海明威复杂的女性观,一方面,认为女性是男性的工具,男人的庇护所,是为男性服务的,温顺善良,完全依赖男人的女性就能够得到幸福;另一方面,又认为女人是男人的沙场,是男人展现"男子汉"气概的地方,是男人体现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但是这样的沙场同样也可能挫败男子汉的威严,威胁男人的地位,对有独立个性、不受传统约束的"新女性"虽有敌意,但也很欣赏。  相似文献   

15.
尽管女权主义者对劳伦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述与表征存在敌意,认为劳伦斯本人的立场与女性立场相悖,是憎恨女性的,但从伍尔芙与尼恩对劳伦斯作品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劳伦斯作品的边缘性,因此其作品精神与女性作家作品精神有共通之处。劳伦斯的语言有一种女性气质,富于流动性与变化,这与女性语言极其相似。劳伦斯本人的哲学阐释亦为读者理解其作品与女性文学的多义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在《红楼梦》缤纷绚丽的女性世界中,曹雪芹刻画了一些具有女性意识的生动的人物形象,也有典型的传统意义中的女性。林黛玉与薛宝钗、晴雯与袭人、鸳鸯与邢夫人、尤二姐与尤三姐,在这四组女性人物形象的对比中,可以看到鲜明的女性意识的对立。曹雪芹在如此的描写与刻画中,反映出女性意识觉醒的女性在与时代抗争中的伟大。  相似文献   

17.
起步甚晚且以不可阻挡之势跃入台湾文坛前列的女性文学,一举打破台湾文坛长期以来男性独家鼎立的局面,而使当代台湾文坛迈进多元化创作发展的大道.从对中国传统女性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到新生代女性文学的突起,均显示了台湾女性文学发展的实力.台湾女性文学创作主题的重心是以塑造众多性格迥异的女性人物形象来透视出其畸形社会.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亦可谓百花竞放,争奇斗艳.作为我国当代文学不可缺少的台湾女性文学,是与大陆女性文学互呈异彩、交相辉映的.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虽是一部神话小说,但足以反映真实的时代与人生,其中的众多正反面女性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对《西游记》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将隐藏于小说文本背后的女性精神世界中更深层的女性人文观呈现出来,发掘作者理解并完善女性的人文表现理想。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要真正成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 ,成为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体 ,就必须具有健康的女性观。本文介绍了女性观的内容 ,即性别意识和自我设计 ,指出了女大学生自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并就构建健康的女性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张爱玲的女性观,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矛盾的观点,以及她所揭示的洋场社会的女性生活的悲惨现实.文章还分析了张爱玲这种女性观形成的原因.论述了她的女性观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