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阐述了城市生态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及科学内涵,园林绿化的主要功能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黎明园"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现状,及生态园林环境设计思想与原则.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园林环境是研究景现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阐述了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上的资源、环境经营管理.强调了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然与人文景观在高速公路景观营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高速公路景观要素构成特征与高速公路景观建设的关系,以及高速公路景观建设的特殊要求,以华东和中原地区3条高速公路为例,探讨了在高速公路景观营造中自然与人文景观应用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表明:(1)自然与人文景观素材的提取方式和方法应根据不同道路和其区域特征来考虑,不可千篇一律;(2)自然与人文景观在高速公路中的引用和展示及其与路域景观恰当的融合,社会认可度较高,有利于提高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3.
案观生态学注重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研究,对完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景观生态学规划思想为指导,对我国现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进行了反思。以房县军店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为例,从规划的技术路线和具体方法方面,系统阐述了土地整理项目的景观生态途径,使土地整理与乡村景观风貌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绿地由于跨度大、功能特殊、绿化宽度窄、环境差、养护不方便,虽然前期建设和后期养护投入很大,但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破坏。因此,资源节约型高速公路绿地成为高速公路规划设计的主流理念。高速公路绿地具有大跨度狭长线型性、植物生存环境差和景观环境多样性等特点,也具有生态防护、引导防眩和景观绿化功能,资源节约型高速公路绿地具有粗放养护、节约水资源和节省土地资源的特征,资源节约型高速公路绿地设计思路坚持保护和利用现有景观资源,遵循乡土性、抗污染性、抗旱性和土壤适应性原则,优化选择景观植物,构建地带性植物群落,实现资源节约型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就吉林省高速公路与景观建设、吉林省高速公路景观雕塑的设计原则和吉林省高速公路景观雕塑设计的组织策略进行阐述。在景观建设中冬季因素是吉林省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内容之一,景观雕塑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地域特点提出了景观雕塑设计的三个设计基本原则,同时对景观雕塑设计的组织实施提出成立专门机构和引入百分比方案的运作方式来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和景观要素在城市绿地中的涵义,并论述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景观异质性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变化原理这四大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我国的城市绿地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论生态园林城市的沿江风光带景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城市地理,历史,人条件及沿江景观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生态园林城市沿江风光带景观建设的前提,原则,方法,从而为生态园林城市风光带景观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8.
乡村景观营建是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改善乡村的景观环境和空间的功能性,本文以人居环境三元论理论为基础,分别从“人居背景”“人居活动”和“人居建设”来对乡村景观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皮地岗村乡村景观的实际状况,探析当地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乡村景观营建的设计原则和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景观生态学在世界遗产保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现状和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尝试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精髓:景观结构与功能原理、景观格局理论、等级—尺度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融于世界遗产研究和保护中,为世界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理论,同时也为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美化城市景观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城市绿地规划和城市绿地建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阐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发展及其景观生态学特征,研究基于景观生态学“斑块一廊道一基质”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就其规划原则、内容、步骤等做探讨。并结合南宁市“绿城”建设实例,对其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对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承赤高速公路的特色景观创意设计,采用前期策划、总体布局、详细规划的设计模式,以及问卷调查、数据总结、结果排序的研究方法,通过量化与对比得出相关地域文化印象的广泛认同点,挖掘了景观要素;依据不同景观区域的地理位置条件和文脉特点,将承赤高速公路特色景观定位为“皇苑胜景”、“生态之旅”、“画境天成”、“满蒙融情”四大主题文化景观区段,并重点进行隧道洞口、收费大棚及服务区的景观创意设计,完美地展现出满族文化的历史韵味,努力实现景观、旅游、生态三位一体的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高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以吉林省西部某高速公路某段为例,从生态环境、噪声环境、水环境、空气环境和保护区等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针对各种影响要素,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包括:立足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施工过程清洁生产;加强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构建公路施工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作为居民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居住空间景观面貌的优化对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质量、服务居民日常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当下对于景观设计的地域性关注日益成为主流,这一趋势必将对居住空间景观设计的地域性提出更高要求.文章以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体现地域性特征重要意义,并论述了强化居住空间区域认知的方法.启迪现代居住空间的设计思路,探索更加宜居的现代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一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综述道路绿地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影响与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园林与生态安全园林的概念,总结了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及生态作用,从植物景观、开放空间、种群多样性、可持续设计几方面论述了城市道路绿地生态安全设计的方法,并提出相应对策。生态安全园林的建设是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的重点,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这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需求,也是设计者的社会责任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探讨农业景观所包含的价值,指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全面的,因而应该重新审视农业环境的价值,它主要包含生产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活价值。农业景观的审美价值需放入价值的网络中进行理解,审美价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必须依赖其他价值才能得到说明。深入分析价值之间复杂的矛盾统一关系,着重围绕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之间的关系、生产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的关系、生态价值与审美价值之间的关系展开,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不仅指出价值之间存在的矛盾,还试图找出解决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可以改善农地耕作条件和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文章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北京市通州区各乡(镇)空间节地现状,得到济县镇、永乐店镇和台湖镇三个典型乡(镇)各村庄建设节地初步方案。得出结论:由节地模式判定矩阵可以确定,濒临城镇周边的村庄比较适合城镇化发展型模式;其他村庄适合重点建设中心村的内部挖潜型模式;生态涵养区的村庄适合适度建设农家乐模式的生态挖潜型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理论的高校校园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高校校园景观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高校校园景观进行评价。将高校校园景观质量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通过确定指标权重和隶属度函数对校园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并以郑州大学新校区景观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高校景观评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美术实践教学是园林设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园林设计专业理论与美术实践的结合,使美术实践成为园林设计专业完整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视园林美术实践,科学设置园林设计美术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造型设计能力,逐渐提高园林设计创意思维能力,为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绿化包括景观绿化、人文绿化与生态绿化三种类型。当前流行的生态绿化也存在三种类型——近自然绿化、去人工化植被恢复和抗污染生态绿化。以外环高速的车流及导致的污染为依据,论述重庆外环高速公路路域生态建设需要推行以降低污染的绿化为主的生态绿化,而不应该片面强调近自然绿化。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针对一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报告及编制办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总结前人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对交通流量分析、交通安全系统分析、交通工程设施系统评价分析、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及景观评价分析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探讨,旨在进一步完善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改进应用方法,促进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推动中国公路建设项目及公路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