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会学校政策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国民政府采用公私立学校双轨并行的教育体制,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私立学校政策。这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次飞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大事。教会学校是旧中国私立学校的大端。探析南京国民政府关于教会学校的各类政策,就基本勾勒出了该政府对私立学校的总体政策,以及它对基督教会的部分政策,从而有益于中国教育史和教会史的双重研究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是1840年英国政府为推行非法的鸦片贸易,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起点。不甘受辱的中国人民,自觉反抗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 ,基督教 ①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较快的传播。作为传教的重要手段 ,基督教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 ,广泛地建立了教会学校。教会学校的建立 ,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 ,它又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基督教①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较快的传播.作为传教的重要手段,基督教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广泛地建立了教会学校.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它又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报局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洋务派创办的资本主义企业。本文试图通过对它的创办、发展及作用等方面的分析,说明其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相抵制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试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产生时期的阶级结构何勇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是在外国侵略日益加深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失去了正常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因而,在其产生过程中,表现与资本主义先行国家有重大的不同。在西欧,资本主义工业是通过简单...  相似文献   

7.
西南地区是基督教宣教活动最典型的区域之一,这与清末民初基督教传教士在少数民族中的成功宣教活动有关。英国传教士柏格理是基督教传教士在西南宣教活动的典型个案,作为基督教循道公会著名传教士之一,他在川滇黔边的苗族地区,积极创制苗族文字、开办教会学校并为苗民伸张正义,使得其传教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8.
收回教育权运动是近代中国非基督教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矛头直指传教士所办的教会学校。面对教外人士的指责,以文字"卫道"著称的基督徒———张亦镜"挺身而出",从中国保守基督徒的立场出发对非基督教知识分子攻击教会教育事业的观点进行驳斥:否认教会学校充当了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主张宗教与教育的统一,提出教育主权由教会中华人收回等观点。这些观点具有理性中充满激情、保守中又具开放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非基督教运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侵略的深入,基督教会势力也得到飞速发展。据一九二三年中国基督教教会年鉴报告:“基督教在全国一千零七十三县中,没有占据的只有一百二十六县,其余都树了基督教的旗帜”。二十年代初,基督教(包括新旧教)在中国的信徒总数达到二百多万。教会在中国所办的学校更是取得惊人的发展。一八八九年,教会学校学生总数为16,838人,一九二○年则为245,049人,三十年中学生数  相似文献   

10.
民国初期,基督教在华教育事业的系统化趋势逐渐趋于明显。"中国教育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鼓励课程和考试的统一;加强教会学校的联合和协作;促进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机构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英语教育随着基督教的引进进入四川。除教会学校外,中国人开办的中等英语教育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学 制方面,清政府两次学制的颁布及文实分科的决定,使中等英语教育逐渐占据了科目中的重要地位。教员结构方面,外国教习 与本国教习均有,但其水平参差不齐,大城市的教员水平普遍高于偏远地区。教材方面,英语各类书目较多,外国人和中国人 编写的皆有,种类齐全,分类细化,基本可以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教法上则注重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总之,这个时期四川地 区中国人开办的中等英语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为英语在民国四川中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参加的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当时,地处大后方西南各地的基督宗教各教派信徒、教会学校的各民族师生,乃至部分外籍传教士,都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以实际行动为抗战做贡献,为中国基督教史写下了一段值得一书的章节。  相似文献   

13.
教会学校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教士的活动整体上是为殖民侵略眼务的。但办教育与其它侵略活动不同,它有侵略的一面,也有与中国利益文台的部分.教会学校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它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把新的教育模式带到中国来,为一些人创造了学习条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一些主观原因,以往对教会学校的认识有偏颇。我们重新研究这个问题,是研究历史的科学态度,不是逢迎一种社会潮流或者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14.
略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依附性王强所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依附性,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依附于某一阶级或特定的政治集团而生存与发展的特性。民族资产阶级依附性的特点和它的两面性特点密切相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  相似文献   

15.
外国传教士与戊戌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传教士与戊戌维新潘家德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传教士来华一方面参与列强侵华活动,为列强侵华出谋划策,充当“急先锋”;另一方面他们为了使中国人民皈依基督教,接受“上帝的福音”,积极传播西学,鼓吹中国西方化,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基督教...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侵入,中国东北营口开港,基督新教传教士为了传播基督教,在吉林创办了许多教会学校,对吉林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中世纪早、中期的西欧(公元5~15世纪)“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育,其主体是基督教教育,教会学校包括修道院学校和大教堂学校构成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主线。世俗的宫廷学校教育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中世纪中期西欧大学的兴起既是西欧社会开始走向繁荣昌盛在文化上的初步表现,同时也是中世纪基督教会达到繁荣和鼎盛之际的产物。不少大学直接脱胎于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东北的营口开港,西方列强势力的侵入,基督教传教士也纷至沓来,传教布道,创办学校。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基督教会在中国东北创办了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女学到大学等体制完备、制度健全的不同类别的学校。其目的在于传播宗教,以"基督征服中国"。同时教会学校对中国东北教育事业的发展,客观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狄考文创办登州文会馆后,在课程设置、学生培养、师资配置及招生条件等方面均采取了许多措施以置重儒学教育。其目的不仅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为教会学校自身的发展。登州文会馆的儒学教育对基督教传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为一种传教手段,它贬低了儒学的伦理和社会价值,不利于文化间的平等对话和基督教在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但开风气敢为先—基督教与清末女子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清末的中国女子学校教育,是以基督教会的女子学校为发端的,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教士都把教育视为传教活动的从属品,但我们也不应忽略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思潮所产生的正面的和积极的影响,教会女学产生的影响,开始改变清末中国妇女的教育现状,并直接催生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批女子学校,为中国近代教育提供了多层面的借鉴,教会女学对清末中国妇女的影响,显然已经超出了宗教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