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法律职业化强调法官自律,防止其司法活动被民意所左右。但司法独立并不与民意存在对立,只是如何将民意合理地引入司法程序。引入的民意在司法程序中不是恣意妄为的,民意必须被一定的法定形式和法律程序所规范才能介入到司法审判程序当中来,从而增加司法裁判的可信赖程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包括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在内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由于法律文本从未考虑实施这些法律的手段,特别是诉讼途径和机制,使司法对职业教育法律的适用性不强,最终造成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可诉性低下。对此,应该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告知公民有权提起诉讼的条款;增加行政权的行使者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经由申诉或者司法程序,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受教育权、受职业教育权权利的救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职业教育法律的可诉性按其发展的程度可以分为两类:可申诉性和可司法性。  相似文献   

3.
清王朝对涉藏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统治者和地方官遵守了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但又结合藏区民族、宗教等方面特点作出了适当变通,使案件的处理具有了与内地相区别的司法特色。从司法程序的角度看,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法律适用与责任承担、诉讼程序的选择与实施、司法的原则与目的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中存在着司法体制的行政化、地方化,严重影响了司法的独立和统一、司法程序极不完善,重实体轻程序现象极为普遍,已严重制约了法律的有效实施,只有采取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制约,才能推进司法制度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九七回归以后,香港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中英文双语法律的地区,这一历史性创举最合乎香港、内地和国际投资者的利益。双语法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双语立法。至今香港中文法例真确本已有179章,其余300多章中文本香港法例已经做好,等待法定程序通过。双语法律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双语司法。目前已有的中文审案对促进司法程序真正扎根于香港,使法律司法逐步摆脱外来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家族司法执行程序是继家族司法审判之后实现司法效果和取得民众认同与社会效应的执法方式及流程,它是家族司法整个程序设置中彰显传统司法效应和判断族法订立是否可行的重要环节。它以家族法订立内容为主要执行依据,多种承载家族司法预期目标的执行方式作为体现家族司法执行效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载体。家族司法执行效果不但需要家族成员的认同与接受,更须有利于对家族司法权威的树立。因此家族司法执行程序的分析之启示为当代司法制度的建构完善提供了传统司法文化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司法公正是体现法律公平和正义的标志,也是WTO规则的基本要求。司法公正必须以程序公正为本位,排除制约公正的障碍性因素。司法审查程序的正当性、法院审判程序的公正性,以及法律方法与赔偿程序的公正性,都是司法程序公正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使我国的司法公正与WTO规则相一致,司法活动必须坚持诚信原则,司法鉴定制度必须改革,回避制度必须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8.
与世界各国刑事错案的成因相比较,我国刑事错案与其有相当多的共性,但与其它国家刑事错案的纠正相比,我国刑事错案的纠正显得是那么慢、那么难,"再审难、有错不纠"与"无限再审、有错乱纠"现象突出,作为我国刑事错案特殊司法救济程序的审判监督程序,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立法之初所预想的纠错功能。以联系的观点,运用法社会学的知识,分析我国现行刑事错案审判监督程序的先天性根本缺陷,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现行制度设计忽略了利益机制对司法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程序思维是法官在司法过程中采用的主要的法律思维方式,但实质因素则是法律思维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考虑到的;实质因素的选择功能可以作为沟通程序与实质的桥梁。在司法程序的启动、运行和结果反馈环节,实质因素的选择功能都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并且也都受到不同形式的约束。这些约束有些是法律思维的组成部分,有些是法律思维之外的法律制度,还有些则介于两者之间;只有妥善采用多种手段加以引导,才能发挥实质因素在程序思维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法治目标的实现需要树立起法律的极大权威,而法律的权威离不开司法公信力的保障。中国目前的司法公信力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已成为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司法公信力植根于公正,其本质在于公正地为权利服务。实体公正由于具有相对性,对于提升司法公信力作用有限,而程序公正则与提升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联系。本文以程序正义为视角,在揭示司法公信力和程序正义关系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程序公正以提升中国司法公信力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如下对策,即培育司法公信力需要司法程序符合中立性、平等对抗性、公众参与性以及终结性的公正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证据制度的角度讨论司法成本的降低,以期达到改革司法程序法律制度,提高司法审判水平的目的。一司法成本可分类为直接成本、错误成本、道德成本。降低司法成本原则与方法之一就是在证据制度上使直接成本、错误成本和道德成本最小化。作出判决的成本叫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有私人成本与公共成本之分。解决纠纷的不同程序决定着直接成本的高低,即便是一样的程序,由于繁简程度不同,所产生的直接成本也不同。例如,就私人成本来说,当事人之所以选择司法程序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与争执,就是因为他们相信,他们这样做能够实现经济效…  相似文献   

12.
神判法又称上帝裁决,是英国中古时期司法机构试图通过神的意志来裁定嫌疑人是否有罪的司法程序和决断方式。它流行于7-13世纪。除司法决斗外,常用的神判法主要有火判法和水判法两类,其他有吞食判法、饥饿判法、寒冷判法、十字架判法等。神判法具有残忍、荒谬等非理性特点,易引发被告对执法者的贿买,同时因它归属于司法体系,受司法程序的制约,它还具有维护无辜者、惩戒罪犯、减少积案等效能。神判法之所以能在英国长期实施,归因于其特定的社会发展水平。由于君主、教会和民众的反对,神判法终于在1215年拉特兰宗教会议上被废除,代之以陪审团之理性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社会家国组织的二元结构决定了其治理的法律二元体系,人们通过家族法与家族司法了解和接受国家法与国家司法。传统家族司法具有化解社会矛盾,和谐社会,弘扬传统美德,补充国家司法之不足的历史价值和现代转换价值,是当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不可忽视的本土法律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反垄断法草案几易其稿的过程中,在反垄断法呼之欲出的时候,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现有的竞争法律规范和反垄断法草案,不难发现反垄断法程序部分的规定一直是一大软肋。准司法程序是各国反垄断法程序中的一大亮点,而且为世界各国反垄断法实施程序所接受。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反垄断法的准司法程序的研究和探讨,通过比较研究来挖掘各国反垄断法的准司法程序的优点,并为我国更好地制定《反垄断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族制度的核心是家罚,它与国家司法制度并列构成二元司法体制。家罚制度主要渊源于家规、家训、家礼及国法,其中以家规为首。家罚内容包括家族确定的主要罪状、家罚类型及惩罚方式。家罚的适用主要是五服以内的家族直系子孙。作为一种伦理化与保守性的制度,与国家法的冲突在所难免,有必要理清家教权与法律的界限,在法律限度内确保家教权与人权的严格区分,避免通过家族替代法律规定在基层社会中的治理,使得传统的二元主义司法简化为司法国家化。  相似文献   

16.
法律文本的含义是具有客观性的,司法裁判过程中的法律解释必须充分尊重法律文本含义的客观性,法律文本的含义有一定的范围.司法裁判中的法律解释应该奉行司法克制主义的法律解释立场,由此而言,我们需要捍卫司法裁判过程中司法的克制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一、司法公正的价值定位司法对社会关系所作的处理其价值性何在 ,是一种事实状态 ?还是一个过程 ?现代司法理念认为 ,尽管二者不可偏废 ,但是在发生的逻辑上 ,事实状态的价值性取决于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当代西方社会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庞德认为 ,法律不是一种抽象 ,它是社会控制和行动的过程。波斯纳则揭示 ,在实际中法律的实现有许多难以预测的变项 ,应对这些变项 ,“法官更多是政策制定”。① 塞尔兹尼从法律社会学角度提出 ,法官的任务应将法律理想限于审理模式。② 美国当代法学家罗伯特·萨默斯的“程序的价值”思想 ,将程序的法律实现功…  相似文献   

18.
司法改革30年来,虽有丰硕的成果,各种法律制度都在不断完善和成熟中,但相比较,实体法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程序法发展速度,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比比皆是。但程序正义恰是实体正义的基础,程序正义是我国司法改革中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法治的必要条件。因而中国在发展法治的进程中,在权利本位的社会中,必须确立程序正义思想,并以此作为司法制度改革的基本理念,将程序正义参透到司法程序申每一环节申.  相似文献   

19.
公正程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哲学的众多范畴中,人们往往视公正为法律的同义语。然而对于法律公正,人们通常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实体公正方面,而相对忽略了法律适用程序尤其是司法程序的公正性问题。本文拟对公正程序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刑事诉讼法》增设了特别程序,包括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和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等,既在章节体例上健全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律文本,也在许多方面完善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体现出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不断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和借鉴域外经验,刑事诉讼制度逐步走向科学、民主和精密。增设特别程序,可以适应我国司法实践的需要,符合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要求。从更好地实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和增强其可操作性的角度看,新《刑事诉讼法》的某些规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