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论诗歌翻译的详略度——以李白三首诗歌英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详略度的研究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对比李白诗歌《送友人》、《月下独酌》和《长干行》的不同英译文本,探讨了详略度对诗歌翻译的制约。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原诗详略度的制约,而且译者应尽量实现与原诗的"详略度"对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词的句子组合是诗人根据主观意图对客观物象的重新组合。某些被突出或放大的部分,就是认知语法中突显的部分;某些被修改、缩小、融合的部分就是认知语法中图形和背景关系、具体化程度、选择和视角的改变。因此译者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应使英译本的图形和背景关系、侧面与基体、具体化程度、突显、选择和视角与原诗一致,从而使译文读者充分领略原诗的意境和美感。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中颜色纷呈,构成文章风格迥异的主题基调。图形—背景理论作为基本的认知原则,对于译者把握篇章隐喻的凸显和翻译过程中的句式转换有一定的帮助。《鲁迅小说选》和英译本中的隐喻颇多且多带有色彩变换或重叠,因此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杨宪益、戴乃迭和莱尔两个英译本中天色、脸色两大主题颜色隐喻的译法进行探讨,可凸显作品中的篇章隐喻,有效避免翻译中图形背景的错位,进而构成主题凸显的句型,使译本达到和原作一样的篇章隐喻效果,以促进文学译本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起源于完形心理学中的形基知觉,后来主要用于研究语言结构,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本文首先简要概括了图形-背景理论的主要内容,接着从该理论出发,以诗歌主题及意象为焦点,以句子翻译为切入点,对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再别康桥》两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二者在翻译原诗意象及主题的传达上有何异同,从而加深读者对诗歌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译者的翻译风格、翻译策略与译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译者的文化教育背景、以及译者的个人兴趣和审美风格密不可分。查良铮诗歌翻译研究主要从文本分析层面探讨其翻译风格与翻译策略,以及译者的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的互动联系。翻译家查良铮认为诗歌翻译不应完全拘泥于"以顿代步"的译诗原则,而应该在原诗的基础上,遵循"牺牲"和"补偿"的原则,充分运用注释在翻译中补充说明的功能,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诗歌翻译应遵循"以诗译诗"的原则,译诗应在风格和内容上保留原诗的意象与意境。  相似文献   

6.
诗歌中的“意义”呈现出人“诗意的存在”,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翻译的核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通过移情、想象、联想等方式领略原诗的审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原诗的意义通过意象和语言进行审美再现。从唐诗翻泽的不同版本中可以看出,其翻译策略或接近原诗的语言和意象,或对原诗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或发挥译者自身创造力的重写。无论如何,诗歌翻译都是译者对原诗进行审美重建的创造。  相似文献   

7.
韩礼德的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经验功能主要由及物性和语态体现,及物性是表达概念功能的语义系统。文章从及物性角度对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不同译者过程类型选择的异同,总结及物性角度下中外译者翻译共性及差异,结果显示:国外译者更倾向于忠实原文,造成原诗内涵缺失,国内译者则更注重在翻译过程中传递原诗内涵,但中外译者都可通过对原诗及物性的分析加深对原诗的理解,从而翻译出既忠实于原文又很好传递原诗内涵的译文。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用学中的翻译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传统翻译活动进行了回顾,指出其理论基础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翻译的理解与表达活动进行了新的阐述,认为翻译理解实际上是译者对自身认知语境的搜索过程,翻译的表达是基于对读者认知语境的预测的交际策略的选择,并受原作者认知语境的制约.本文对翻译中的基本问题如直译或意译问题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被动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了阐释,认为英语被动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人们对同一认知场景的各个部分存在不同的认知凸显程度。在无施事被动句中,常式句中的施事图形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出现,使原本充当背景的受事移至句首而变为句子图形,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在有施事被动句中,受事置于句首,作为背景而成为认知参照点,而原施事图形被移到了句末,成为句末的信息焦点即图形,从而获得了最佳突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诗人为了表达其独特的情感和感知,常在诗歌中营造出美妙的意象,成为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再现的成功与否对于诗歌翻译极为重要。较之其他文学形式,诗歌意象更具有图形背景特征,因此利用图形背景理论有利于加深对原诗的理解,更好地再现原诗的意象,以传达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感知。  相似文献   

11.
翻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译者的双语转换能力,其前提是对翻译思维的认知研究。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运动事件理论出发,分析我国目前翻译教学的现状,认为该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习者摆脱语言的束缚,进行主体性翻译。在此基础之上,以句型结构为研究基础,提出图形、背景、运动、路径、方式为纵轴,双语转换能力子能力为横轴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诗语言凝练,意义含蓄,是形美、音美和意美的高度统一,带给译者难以克服的困难。运用突显理论分析诗歌中意象的突显程度,探索诗人认知中的注意焦点,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确定图形-背景关系,选择恰当的目标语传递原诗信息,为诗歌文本的转换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支持并认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进行适度的叛逆性.由于重构的译文是基于译者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及译者对原文自我理解,因此重构的译文又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及开放性.本文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译者的主体创造性相结合,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下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探究,分析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过程及局限性,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古诗英译 ,认为古诗英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 ,更是一种认知行为。对原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表述都与认知有关。具体说 ,古诗英译是一个有关原诗作者、译者和译语读者认知语境趋同度大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在译者感知体验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译者的识解方式在翻译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产生翻译不确定性的主要理据。识解方式主要包括详略度、背景知识、视角和突显。详略程度的高低、背景知识的差异、视角的差异和突显焦点不同,译者对原文的识解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翻译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宾语代入现象的认知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 /背景”理论来解释及物动词的宾语代入现象和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现象。文章认为 ,后景与背景的不同凸显程度 ,说话者的认知详细程度以及对图形、背景和后景的主观选择差异 ,是宾语代入现象产生的认知动因。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对于目标语心理词汇的提取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心理词汇提取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归总为认知制约和语用制约两大项。在翻译活动中,这两种因素作用于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制约了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翻译策略的界定及选择一直是翻译界探究的话题之一。依据顺应论对翻译策略的阐释,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受到译者和译文读者的语境视野制约,因而通常在认知、物理和社交等方面作出顺应,而翻译策略的选择则呈现出动态顺应性。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再创造。这一点在诗歌翻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风格和内涵的差异,这就要求诗歌翻译者在新的背景中,选择恰当的形式把原诗的内涵传给译文读者,也就是说要求译者的重新创造。  相似文献   

20.
翻译标准与原则问题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根据斯珀伯和威尔逊(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通过对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对原文理解与译文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认知语境"进行分析,探讨翻译标准的原则问题.有关翻译标准与原则之争实质上是从不同角度看待翻译标准与原则问题,是在"认知"与"表达"上的不断争论与妥协.翻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认知程度的不同决定翻译的水准高低,表达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认知的差异.从"认知"角度来说,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存在个体差异,翻译似乎无确定的标准,然而,归根到底,译者在"认知"基础上采用何种"表达方式"不能离开"准确"和"忠实"这个根本."准确"是对译作的效果而言,是相对的,"忠实"是对译志的态度而言,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