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解决因文化隔阂导致的传播阻断,理雅各采用了"语码转换+文化诠释"的翻译策略,使其《尚书》译本带有明显的"厚重式翻译"性质。原文中高度凝练的数字式略语、言约义丰的专名、颇有来历的典故、言此意彼的隐义等,通过理氏详注,深刻内涵得以阐发。译注过程中,理氏尊重中国经学传统,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但不盲从,不照搬,而是带着批判的目光,进行独立的思考。理氏译本不仅为儒经西译体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更丰富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诠释模式。  相似文献   
2.
典籍英译意义重大而又任重道远。两个《尚书》英译本的比较显示:熟悉原著是基础,理解经义是关键。要想提高典籍英译质量,除了英文造诣和翻译经验外,更需译者认真研读典籍文本,充分吸收前人典籍研究和翻译的成果,并加强与汉语典籍专家以及以英语为母语的学者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论注释在典籍英译中的作用——兼评理雅各《尚书》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籍有别于一般文本,典籍英译离不开两种注释:典籍旧注和译文加注。时代隔阂导致典籍难读,旧注沟通古今,是译者解读原著之重要门径。典籍英译,旨在实现跨文化交流,仅靠译文,潜在"语义真空"难以有效填补,丰富文化信息难以充分传递,多层文义内涵难以全面展示;适当加注,则利于实现"文化传真"。《尚书》素称"佶屈聱牙",在学术史上最为复杂,理雅各融合众多旧注成果,采用深度翻译策略,较好地实现了"文化传真",堪称典籍译作之经典。  相似文献   
4.
《尚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散文集。以译笔"忠实"著称的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于中国儒、道、释三家典籍悉有译述,其中系统译介"四书五经"开创了汉学研究新纪元,所译《中国经典》一直被奉为"权威译本"。《尚书》是其译《中国经典》第三卷。他在追求准确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也力求保证风格的忠实移植。本文从语气的描摹、意境的再现、情感的移植以及形象的保存等四个方面,配以具体的译例,论证了理雅各《尚书》译本文学风格的再现,希望能给我国的典籍翻译工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同类题元释义共现、点物体结构描述和文化图式再现三方面入手,探讨意义动态模型对英汉词典的释义编纂的指导作用,并进行相应的微观设计,以便为二语学习者提供足够的可理解输入,提高语言习得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理雅各《尚书》译本问世至今一直被奉为儒经翻译“标准译本”,然而我们仍可从中找到不少“遗憾”:有理解方面的,也有表达方面的,有拼写或文献标注方面的,也有结论方面的。这一事实再次证明:金无足赤,译无定译,经典永远呼唤新译本。经典复译不仅必要,而且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守。理氏《尚书》译本给我们的启示有:以“信”为本,调和“显化”和“异化”,拒绝过度“归化”,实行“合作共享”。  相似文献   
7.
《盘庚》史料价值无可争议,但三篇次序的解读至今见仁见智,对《盘庚上》第一节的释解更是众说纷纭。刘义峰考证《盘庚》,认为正确排序为中篇、下篇、上篇。文章查考文献,结合历史,得出“三篇次序未乱”的结论;同时发现现行多种“今译”本(包括刘文)释解《盘庚上》第一节有误,最后给出自己的释解。  相似文献   
8.
信于本,传以真——论理雅各的儒经翻译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理雅各《中国经典》翻译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世人对其一以贯之的"信本"原则褒贬不一,对其内涵丰富的翻译观不甚了了。文章将理氏儒经翻译观概括为"信于本,传以真",即:立足(原文)文本,探求本义,揭示本真;诚待作者、读者和译事,以实现文化传真。在此翻译观指导下,理氏采用"绪论、注释文外导读,显化、异化文内传真"的翻译策略,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理氏译经理念及成就对我国典籍英译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尧典>以顺天应人为指归,以求融通、致中和为基本旨趣,以一种不阔、不迫的叙述与记言互错的表述方式,将还在孕育萌芽时期的以中和为核心内容的中华伦理思维付诸于有形之器;潜在地蕴含了治政、族群、刑罚、文艺、天人等一系列朴素的伦理思维范式.后世政通人和的政治诉求、协和万邦的睦邻关系、"囿过无大,刑故无小"的刑罚主张、"志尽而不怨,辞顺而不谄"的文艺发展观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伦理思维.无不受其沾溉.  相似文献   
10.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起源于完形心理学中的形基知觉,后来主要用于研究语言结构,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本文首先简要概括了图形-背景理论的主要内容,接着从该理论出发,以诗歌主题及意象为焦点,以句子翻译为切入点,对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再别康桥》两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二者在翻译原诗意象及主题的传达上有何异同,从而加深读者对诗歌的解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