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援助不是“免费午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发生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面援助。对此救急之举,很少人持有异议。这恰如家中失火,谁也不会把消防队拒之门外的。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救危机的“标准药方”是:“勒紧腰带,开放你们的市场”。受援国很少发言权,只好眼睁睁看着经济主权受损。眼下的情况是,危机仍在继续,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萨克斯甚至认为它在“加重”危机。  相似文献   

2.
东亚金融危机的特点、成因、影响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亚金融危机于1997年7月起源于泰国,席卷东亚,波及全球。它不仅导致东亚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而且使世界经济增长大减速,并有使全球经济滑向衰退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并从根本上改革国际金融体制,才能阻止危机的继续蔓延和避免全球经济衰退。本文拟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成因、影响及其前景进行综合分析。一、东亚金融危机发展过程与特点东亚金融危机自爆发以来,已经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前年7月起,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相继发生货币贬…  相似文献   

3.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IMF有必要转变职能,充当“危机防范者”、“危机贷款人”和“危机管理者”的角色.化解冲击.稳定国际金融体系.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4.
IMF的药方开错了──析关于亚洲金融危机的一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亚洲金融危机对策中, IMF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份。大多数专家认为这一方案 短期内代价高昂、长期影响积极。笔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虎”落平阳,雄风能否依旧?经过了半年多的沉重打击,亚洲金融市场终于出现了见底的迹象。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正逐步转移到危机后的经济恢复问题上:如何彻底摆脱危机,恢复人们对于本国经济金融体系的信心,乃至预防金融危机在未来的再次发生?目前各国专家和许多国际组织都相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或方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称IMF)的方案就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IMF对亚洲各国都分别提…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与东亚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 ,也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题域。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来观照东亚金融危机 ,可以看出东亚金融危机实质上既是全球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危机、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体系的危机、是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潜在危机的大爆发 ;也是东亚模式本身缺陷的危机、有关国家政策失误的危机、是一种发展危机。东亚金融危机使东亚国家遭受沉重打击 ,但不能借此否定“东亚发展模式”和“东亚奇迹”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战后高速发展的东亚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现在,危机最困难段基本已经渡过,但留给人们的教训十分深刻,引起人们议论和争论的问题也不少。如何正确认识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如何正确评价“东亚模式”?如何从危机得到启示,使东亚经济再度辉煌?这些都是常前十分重要的问题。制和经济运行方式,被广泛介绍和推广,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所借鉴、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造成极大震动。人们在惊悸之余,对“东亚奇迹”和“东亚模式”产生疑。有人甚至全盘否定“东亚模式”,认为“东亚模式”已经…  相似文献   

7.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直接起因于金融恐慌和东亚金融监管机制的脆弱。与拉美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危机后所经历的“U型渐进式复苏”截然不同,在东亚地区,外部动力、技术动力、实体经济动力和政策动力这4种动力构成了独特的“东亚活力”,推动东亚经济实现了独特的“V型反弹式复苏”,使东亚很快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8.
《成才与就业》2009,(18):26-27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制造业大国,技能型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有经济学家认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传统产业结构的冲击是巨大的;危机必将淘汰一批落后的工业生产方式,同时也会催生一批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后,货币纷纷贬值,继而引发全世界主要股票市场振荡,地处东亚的日本、韩国、台湾等货币亦随之贬值。古人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国际货币基金会(IMF)的“标准药方”是“勒紧腰带,开放你们的市场”,受援国很少发言权,只好眼睁睁看着经济主权受损。眼下的情况是,危机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0.
吴奇志  聂文星 《国际论坛》2012,(3):63-67,81
借助于经济学分析框架,本文探究了金融危机国际治理首要主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别作为自利行为者、有限理性行为者、受制度缺陷约束的行为者和资源有限的行为者的特性和危机治理行为。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IMF与其他的金融危机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其与美国的关系是相互的代理人关系和仆人-主人关系;其与危机发生国家或地区的关系是治理资源与治理行动的不对等供求关系;其与区域性治理主体之间存在着互补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以上关系也从不同侧面对IMF的危机治理行为有着重大影响。本文认为,改革IMF必须着眼于其本身特性与其内外部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东亚经济危机继续加深的情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在筹集巨款给予紧急援助。与此同时,他们对受援国还提出了一揽子解除危机的改革方案。试问:IMF(其资金主要提供者为美国)是扶危经济的英雄呢?还是在帮助之后把事情弄得更糟?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对全球以及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还无法作出精确的预测,我们应怎样认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应对?就此问题,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教授在《看清金融危机实质 把握重大治理原则》一文中综合分析了学术界对金融危机的各种看法。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由此拉开一场席卷全球的、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序暮,这场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经从局部性质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地的实体经济遣成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通过对此次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所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分析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进一步阐述中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积极应对危机,力求在危机中独善其身,以此实现中国经济继续稳健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在众多的原因中,有效需求不足、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次贷危机这三个方面是最主要的。分析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可以使我们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走的更稳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全球金融货币监管体制主要采取完全不同的软法体系,IMF主导的相关贷款援助项目、外汇市场以及风险监管方面的制度均存在缺陷,IMF通过相关组织制定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虽得到了来自各国金融市场监控最基本层面的支持,但其源于IMF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在全球监管视野的功效局限性.从最基本层面而言,布雷顿森林体系所构建的金融货币体系是诱发全球金融危机的首要原因.预防全球性金融风险及化解危机最具可行性的路径选择应是由IMF主导各国达成一项新的国际协定.  相似文献   

16.
暴风眼     
许多“新型”危机的严峻程度出人意料,决策者们对之完全没有设防。这种状况引起人们对国家受经济冲击的影响度的传统评估方法进行重新评价,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还是在其他地方,都在进行这个工作。 IMF通过旨在加强国际货币和财政制度结构(或规则和制度框架)的改革,通过加强自身对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贡献,对危机作出了反应。同时,IMF重新考虑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亚洲各国金融危机现象的深入分析,论述了亚洲各国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经验不足,金融鉴管不利,对国际金融炒家阻击不力,使此次金融危机成为可能;国际金融炒家“落井下石”,有预谋的市场打压,是导致此次危机的直接原因,国际金融炒家,诸如乔治·索罗斯之流,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真凶”  相似文献   

18.
面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自由化退潮大趋势,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从以政府为主导、银行中介为核心的关系型融资模式向以证券市场为主导的东亚经济证券化融资模式变革进退维谷。本文通过模型建构,解析了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外部资本”的来源、进入过程及其在东亚企业治理中的影响机理,从而以公司金融的微观视角提出了次贷危机后东亚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资本市场方面政府再规制,银行改革方面政府放松规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运行状态总体变化的反映。全球经济开放和过剩运行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大背景,经济运动的信用化和虚拟化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基本条件,资本主义的货币金融垄断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0世纪90年代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运行状态总体变化的反映。全球经济开放和过剩运行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大背景,经济运动的信用化和虚拟化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基本条件,资本主义的货币金融垄断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