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共识"困境是全球化过程中道德领域的"多"对"一"的消解。现代性是引发全球化时代"道德共识"困境的内在诱因,而全球化时代出现的个体权利的膨胀、价值观多元化思潮、文化相对主义以及大众文化构成了"道德共识"困境的外在助因。"道德共识"困境往往表现为3种形式:道德个人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在全球化时代,"道德共识"困境的存在直接关乎着道德主体的道德选择、道德生活的范导以及道德教育的路径依赖。全球化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性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内含复杂战略图谋、利益立场、需要主体能动参与并进行话语争夺和"共识构建"的开放结构。"道德共识"困境消解与"道德共识"构建是同构的。全球化时代破解"道德共识"困境,应秉持"平等主体的对话"和"辨证互动中的矫正"两个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形象     
道德形象是人类在一定条件下基于特有的道德认知和塑造能力对主体作出善恶评价或形成与善恶相关的印象。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也不同于历史形象、文化形象等概念。"道德"作为名词限定"形象"时,"道德形象"是一个价值中立的概念;而当"道德"作为形容词来限定"形象"时,就有"道德的形象"和"不道德的形象"。道德形象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形象和集体道德形象。道德形象与人类道德生活密切相关,道德形象对个体和集体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传统     
高扬传统道德而贬抑道德传统认知误区的消除亟待道德传统研究的推进。道德传统亦称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它是以道德生态为存在境遇,由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念等构成的具有历史特殊性、多元综合性、开放变迁性、生态合理性的变体链。以理性存在者所处当下为界点,分别前溯后展,可把流变中的同一个道德传统分成两段,即"被建构的道德传统"和"建构的道德传统"。"被建构的道德传统"具有既定、先在性,是活着的历史的产物;而"建构的道德传统"是"被建构的道德传统"的自然延续,具有开放性;二者经由道德承续实现彼此沟通。  相似文献   

4.
明晰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从"职业教师"向"专业教师"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道德从"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教师劳动的专业特点出发,教师应当享有获得尊重、获得人格尊严保障、获得教学话语表达、获得荣誉和公正评价等道德权利;同时,教师除了履行在社会交往关系中的普通公民的道德义务之外,还应当主动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人格,自觉地尊重受教育者的发展主体性,不断加强道德自律,增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专业道德义务感。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将道德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结合在一起,揭示了两者的关系:道德(过分)泛化和道德(无限)升华使道德成为对知识分子构成极大钳制的规训力量。与义利关系畸轻畸重的观念认同相一致,以拔高为信仰的"善"辖制"真"以及从事"求真"活动的知识分子,使道德代行宗教和法律的职能,将对错问题等同于善恶问题,苛求私德,忽视公德,等等。这一系列道德内涵和职能的混乱和悖谬,是道德均质化和一体化之总体要求的重要表征,这造就了两类失去主体意识和自由意志的知识分子,一类是道德灌输的对象,在"格调低下"、"动机不纯"之类的道德诘难压力下,弃守自我,不断"高雅"其格调、"崇高"其动机,成为被道德愚弄和摆布的"玩偶"。另一类则属道德的"中介传输者",惯于"拿着已有的道德体系说别人",为了在"意义上层"和"权力上层"争得一席之地,自动沦为挥舞道德"大棒"向民众施暴的打手。王小波痛揭这两类自我塌缩、自我异化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症候,指示了"分化"原则在主体建构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围绕着救亡图强、启蒙民众的现实需求,梁启超提出了许多富有深刻意义的关于"道德"的思考。从本体论的角度,梁启超对"道德"设定了诸多含义,确立了道德利群和群己相谐的目的性,并从道德的特征上指出公德和私德两方面的内涵和道德"行非言"的本质。与此同时,梁启超将理论与现实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道德革命"的思想。一方面,进化论的思想为道德革命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改造近代国民劣根性的需求为道德革命提供了现实依据。梁启超所提出的道德本体论和道德革命的思想是近代借道德人心治理国家思想的重要缩影,对近代国民道德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道德信仰是对某种道德理想价值目标及其依据的笃信和服从,表现为"我应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理想"和"我为什么要具有这样的道德理想"两个道德基本问题.道德信仰的特性主要表现在道德信仰的广泛渗透性、高度自觉性、形上性、价值整合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道德评价模式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道德评价的原则、机制和模式问题,人们一直以来存有较大的分歧。考察各种现存道德评价模式,吸取其合理因素、抛弃其不足之处并针对道德评价中存在的争执和困惑,重新分析道德评价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一种"动机、效果"综合考察加上"行为环境修正"和"评价主体修正"的道德评价模式,对道德行为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对"次道德"现象的伦理学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次道德"现象受到社会公众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多数人所指的"次道德"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因先恶而后善"的行为."次道德"作为"道德之次",应该是在道德底线--法律之上的,它不应该是不道德或违法行为的"衍生行为"--这是"因先恶而后善"行为的根本特征."次道德"作为道德现象和伦理学范畴,只能从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层次性与实践中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的个体差异性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能把道德价值较小的较低层次道德完全等同于危害性较小的不道德行为或非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政治道德还是道德政治——评我国传统的德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道德和道德政治是两个内涵截然不同的概念.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以"仁"、"礼"、"忠"、"义"、"民本"等政治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德治其实是一种把道德理想化、绝对化的道德政治.再加上它以"人性善论"为出发点,以道德自律为主要实现途径,其实是一种政教合一式的、以人治为本质的道德政治,所以它最终没能使我国政治踏着传统的脚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国民收入核算已经历了由"黑色GDP"向"绿色GDP"的演变。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升和经济形态的转换,国民收入核算还必将再次经历由"绿色GDP"向"道德GDP"的演变过程。"道德GDP"是指在考虑"道德成本"或经济增长不以破坏社会道德为代价的条件下所实现的GDP。国家应该建立以"道德GDP"为核心的指标体系来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打击非道德产业,实施道德差别税率和道德差别利率,以规范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经济道德分为经济发展道德、经济运行道德和经济交往道德三层次。与此分别对应的"利群"、"互利"、"利他"三原则和"效益结合速度"、"效率兼顾公平"、"局部协从全局"、"目前虑及长远"、"勤劳俭仆"、"公平竞争"、"循章协作"、"诚实守信"、"克己奉人"、"扶贫济弱"、"解困助危"、"敬老爱幼"12准则即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3.
规范伦理是现代性道德的主导理论形态;现代性道德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诸多理论困境,这些困境的产生根源于现代性伦理学存在的"道德本体自我化"、"道德关系契约化"、"道德内容知识论化"、"道德生活殖民化"等理论缺陷;必须探寻消解现代性道德困境的有效理论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精神动力。当前我国道德现状并不理想,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有"道德滑坡"和"道德爬坡"两种争论。针对"道德爬坡",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道德顺利上坡;针对"道德滑坡",我们应加快和推进制度伦理建设,来遏制社会道德继续下滑。两种措施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道德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构词学的角度出发,沿着"从道德、公民道德到公民道德信仰"和"从信仰、道德信仰到公民道德信仰"两个分析理路,能够梳理并搭建"公民道德信仰"这一概念的生成逻辑及其概念的谱系分析结构。公民道德信仰由"道德信仰"和"公民道德"两个概念构成,而这两个概念又都是复合概念,分别由"信仰"与"道德"、"道德"与"公民"复合而成。这种"复合"不是简单的、外在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叠加和堆积,而是内涵上的、化学意义上的彼此融入与相互契合。公民道德信仰的概念是在"道德与信仰"和"国家与公民"两对关系范畴的学理分析之下,逐渐形成较为明晰的概念边界。  相似文献   

16.
荀子之"勇",学界鲜有论述。"勇"作为一种道德能力与实现自我的道德驱动力,其内涵与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相关涉。"勇"一方面具有成物的特性,勇行强调的是追求社会性的道德生活,合乎仁的社会品格和价值理想;另一方面又具有成己的自我实现作用,勇是自爱,能提撕行为主体以道德勇气,进而成就自我道德人格完善。荀子将勇分为"仁义之勇"与"血气之勇"。"仁义之勇"以仁为形而上的道德支撑,以耻辱之心为道德"启动装置",在经验世界中使道德主体护守德性生命的尊严;"血气之勇"属于匹夫之勇,受情绪、激情的驱使,它是在道德理性被遮蔽的情况下对外部境域变化产生的生理应激反应。对儒家勇观念作哲学层面的剖析,有助于今人全面深入弘扬儒家勇武精神,发掘儒家勇观念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道德根源在《尚书》。孔子修订《尚书》就是为了弘扬道德。尧帝以道德为标准选拔干部和接班人,舜帝继承并发展了尧帝的道德观,皋陶的"九德"和箕子的"三德"之说规范了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准则,《吕刑》阐述了道德、法律和行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此,道德成为了仁人志士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共识是道德之为道德的基本前提,是道德合法性的终极依据,因此,道德天然是"共识的道德"。"道德的共识"之所以成为当今社会的现代性焦虑,是因为将社会的"道德"困境误读为"道德共识"困境,将道德共识的"改组"简单理解为道德共识的"分化"。缓解道德共识的焦虑,必须达成道德共识的共识,即通过道德妥协以实现不同质态的道德共识之共存,承认有限共识以实现道德共识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道德是主体在"义务利他"前提下"自在自为"的选择,至高准则是"至善",这是道德形而上剥离后的价值判断。但是,道德的规定性不应仅存于理性范畴,其价值的合理性意义更在于社会实践功能的合法化逻辑。只有排除道德价值实践的现实障碍,将道德的价值理性融入社会关系当中,渗透于由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和道德关系构成的社会道德体系,实现其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本位作用,方能实现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统一,体现道德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0.
"经济人"奉行利己主义行为准则,"道德人"奉行利他主义行为准则。"道德经济人"实质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和融合,因此,"道德经济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互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