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义、廉、耻"是中国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礼"处于第一位,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也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2.
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荣”指光荣或荣誉,“辱”指耻辱。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并成为中华的传统美德主要内容。在当代社会,到底应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公民道德树起了新的标杆,其中的八荣,是从肯定的角度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它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集中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领导科学》2015,(6):64
在儒家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忠义观念在我国自古及今深入人心,无时无刻不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忠者,德之正也,尽心于人也。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义,乃公正合宜的道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仁义礼智信,人之五常。无论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还是在重要的岗位上,做人忠贞义烈,讲忠心义  相似文献   

4.
“官适其职”的基本思想,就是指用人时,所选择的人员要比较适合所适用的职位。按照一般的说法,就是要“用人所长”,将其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在《文子·自然》篇中,古人将人才分为五类:勇、重、贪、廉、信。一曰勇。勇者可令进斗,不可令坚持。二曰重。重者可令守固,不可令凌敌。三曰贪。贪者可令攻取,不可令分财。四曰廉。廉者可令守分,不可令进取。五曰信。信者可令持约,不可令应变。  相似文献   

5.
“我经常提醒他违反原则的事一概不能办,一点礼不能收,做到耐得住清苦,抵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守得住根本。”这是近日在豫西监察分局党总支组织全体监察员家属开展的家庭助廉座谈会上,分局副处级监察专员王经刚的妻子牛晓霞讲述的助廉体会。这次以“营造幸福美满家庭,构筑家庭拒腐防线”为主题的家庭助廉座谈会,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6.
淡泊以明志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引用到古人的诗来讨论,他们并不是作文学的研究。本来中  相似文献   

7.
<正>《三字经》云:"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五常",即,仁,仁者爱人也;义,义者宜也;礼,礼者体也;智,智者睿也;信,信者诚也。笔者认为,这"五常"可以给女性领导者在提升自身素养方面以有益的启示。一、仁者爱人也"仁"是儒家官德思想的灵魂,在这里的意思是树立公仆意识,不忘公仆本色,用博大的情怀爱民、爱才。当前,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一部分领导干部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  相似文献   

8.
朋友     
谭嗣同是激烈反对旧道德的猛士。但他在对旧伦常规作毫不留情的冲决的时候,却对旧道德中“朋友之道”作了深情的回护:五伦中于人生敢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惟朋友乎。……所以者何?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三曰节宣惟意。总括其义,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看来,在专制与道德罗网中不能自由呼吸的旧中国,竟也存有一片平等自由的净土,那就是五伦中的一伦:朋友之道。我发现《诗经》中叙及朋友的诗句远超过叙“父母”,“兄弟”,此中消息颇值得玩味。“朋友”一词,最早就出自《诗经》吧。在《诗经·大雅·抑》中,我们已被这样鼓励:无言不…  相似文献   

9.
思晨 《领导文萃》2010,(14):80-82
<正>唐朝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可唐朝的选人却有点儿怪。唐时的《选举志》提出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这四法第一是长相,第二是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是书法,第四才是文章。以这样的标准来选人,一定会使一批有才而貌陋者无法施展,实际上也确使有才无貌者吃了大亏。  相似文献   

10.
苏宁电器刚上市时,张近东坦言:对资本市场的运作及结果,我不太懂。朱新礼则说过,自己对于资本运作还是个小学生。这两位企业家绝不是谦虚,而是大实话。在资本运作面前,许多从未经历上市的企业的确还是小学生,规范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1.
<正>《史记》载,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这段话表述的是,有一次魏文侯召见李克,说道:"先生你经常对  相似文献   

12.
慈不掌兵     
最近采访一位通过艰苦奋斗将一家外贸公司扭亏为盈的企业家,他在叙述奋斗经历中四次谈到四个字:慈不带兵!慈不带兵,也称慈不掌兵。明·杨慎在《丹船总录》卷九中谈到,谚曰:“慈不掌兵,义不主财”,其意说:心慈的人不能指挥军队,讲义气的人不能积聚财富。(见《中国俗语大辞典》)细思之,这“慈”与“义”在带兵与聚财上也未必全属负面。单说这“慈”。慈母心三春晖,慈悲为怀,慈眉善目……。慈习者爱。心也,有何不好?即以掌兵带队,管理企业,身负领导重任而言,爱兵如子,关怀下属,体贴群众也属上品,岂能推崇那无情无义冷酷…  相似文献   

13.
为官慎交友     
古人曾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是对朋友的一种注释。明朝的苏浚把朋友分为四种类型。他在《鸡鸣偶记》中阐释道:"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  相似文献   

14.
河之洲     
适可而止苏轼的诗词风格,在文学史上是划入豪放一派的,而他在处世养身上却非常严谨。苏轼杂著《东坡志林》中的《记三养》文曰:“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此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适可而止”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殊不知,这也是一句人生的至理哲言。东坡此文就是这一哲言最好的注脚。民以食为天。人的处世行事,在吃上是最能得以体现的。封建帝王的极盛御膳,诸侯豪门的珍馐盛馔,都不去说,但观现如今正在步入小康社会国人的生…  相似文献   

15.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间,曾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相似文献   

16.
邢会强 《经理人》2010,(2):50-52
苏宁电器刚上市时,张近东坦言:“对资本市场的运作及结果,我不太懂。”朱新礼则说过,自己对于资本运作还是个小学生。这两位企业家绝不是谦虚,而是大实话。在资本运作面前,许多从未经历上市的企业的确还是小学生,规范的公司治理、完善的运行机制、合规合法的财务报表……对于许多准备冲刺上市的企业来说,IPO的游戏规则不啻为一个漫长而痛苦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捷 《领导科学》2016,(5):8-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了从守节不移的隐士之廉到清正廉洁的官吏之廉的内涵转变。这种转变既反映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的社会转型,又反映了"廉"文化从德法分离到德法并重的思想变迁。而中国的"廉"文化也就此形成了将廉洁自律作为一种官吏义务置于吏治中心、国家根本的传统。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当下的廉政观念中也离不开对道德之廉的期待与追求,当下的廉政建设更是不得不遵从义务之廉的文化传统,并在这样一种融德于法的思维逻辑之中建构当下的廉政话语。所以,在当下的廉政建设中,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话语基础,而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大道无术     
王蒙 《领导文萃》2012,(20):41-44
我喜欢说大道无术,是说合乎大道、接近于掌握大道的人士不必整天动心眼儿。就是说不耍花招,不挖空心思玩儿计谋,不必装腔作势地作秀,不用啰里啰唆地做广告,不必丑表功,不用恶人先告状,不拉帮结派,不寻找后台,不自迷自恋,不恶语伤人,尤其是用不着费心机编假话,用不着隐瞒这个、夸大那个,最后什么是真实情况自己也不明白了。而大道无术是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出乎心,发乎情,言则诚,行则真,笑  相似文献   

19.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加强作风建设,要牢记古训,举“四维”之纲,除“四风”之害。  相似文献   

20.
宗禾 《领导文萃》2011,(9):76-79
为子女婚事简办给与老何家熟悉的领导写的一封信 少华同小何已结婚,这是他们生活长河中的一件大喜事。我严格按照中央要求,一不受任何人的礼,二不请客。他们说今年国庆节前夕可能要去看望小何的父母,我拜托你给我以帮助,做做小何父母的工作,也希望他们喜事简办,不受礼,不请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