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庄子的死亡智慧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子的死亡智慧表现在自然本体论和精神存在论两个层面上。在第一层面上,庄子把人的死亡看作是自然大化流行的一个环节,因此人之死生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是万有的真相。在第二层面上,庄子通过对本己存在的时间有限性与终极意义的探索和领悟,达到了对死亡的大彻大悟人的向死而归之途,乃是回归自然、“通道为一”的本真状态。庄子的死亡智慧具有原创性、超越性、当下性。在现代背景下对它的阐释与汇通正是建构中国现代死亡哲学和意义治疗学的重心与关键,对当代人类超克死亡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死亡观是唯一科学的死亡观。人固有一死,死是自然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者从不畏惧死亡。马克思主义死亡观认为死的意义有不同,只有为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死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死亡以后精神永存,永远成为后人继续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百年孤独》是一部描写死亡的佳作,死亡是这部作品的重大主题之一。《百年孤独》中的死亡大致可以分为非自然的死亡、自然的死亡和奇怪的死亡等三种基本类型。造成这些死亡的原因,既有生老病死等自然因素,又有暴力、战争、政治纷争以及腐朽封闭的社会环境等外在的现实原因,同时还有孤独这一内在的精神因素,诸多合力造成了马孔多非自然的死亡,形形色色的死亡构成了马孔多的消亡。作者将政治、破坏力与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并把死亡上升到美学的高度,在对死亡的叙述中又透露出对死亡的哲思。  相似文献   

4.
净化与救赎——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的主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的名作《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一篇充满深层次象征和隐喻的短篇小说.它通过对自然和死亡独特的描写,表达了净化与救赎的主题思想;这一主题在作品中既表现为自然拯救,又表现为死亡救赎;大自然以其自身的纯洁与恒远、死亡以其特殊的形态和形而上的意义对人的生命和灵魂进行净化和救赎;在自然拯救和死亡救赎的双重作用下,主人公哈里历经了由“肉”到“灵”,由有限到无限的生命历程,完成了对死亡的超越,使死亡获得形而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死亡,老庄主张以哲学方式面对:达观地直面死亡和精神的自在逍遥。这内在地导致了肉身速朽和精神自由之间的悖论。道教接着老庄往下讲,在以精神自由论为基础深化游仙思想,以游仙对抗死亡的同时,依据老庄的自然死亡观演绎出一套宗教方式,谋求实现形而下的肉身不朽,从而为精神自由提供物质基础。虽然肉身不朽与游仙思想因宗教方式的可验证性而最终破产,却对魏晋名士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把人需要吃、喝、住、穿作为历史的根基确立起来。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人虽然也要满足自然的需要,却是在肉体和精神对立的基础上来看待人自身的自然。马克思颠覆了这种二元对立,强调人的自然是一种社会化的自然。在此基础上,他否定了从同一性原则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而是从精神和肉体的冲突与和解中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基于这一观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概念,即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的冲突与和解的历史观念。当他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理解历史时,历史就不能被理解为异化和异化扬弃的历史。对于马克思来说,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的历史观不仅为我们理解文明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给我们思考当代现实中的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人的情感中推演出来的自然状态和对和平的诉求是霍布斯政治学说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对人性的认识是自然状态重要的理论假设.自然状态下是一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画面.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舒适生活的渴望使人类向往和平,只有在死亡恐惧的基础上人类生活才能和谐.自然法为引导和加剧对死亡的恐惧和渴望的内在矛盾提出导向,以自然法为纽带,以人们个体为契约主体而结成了国家,从而达到实现个体的自保和社会和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人类原本和普通动物一样,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当人类产生了"自我",把世界说成是"人的世界"的时候,一方面人类在通过精神参与的劳动从自然中获取自然物和创造新的物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从精神方面在占领自然,使整个自然成为自己的精神属地。人类的精神产品,可以划分为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和以自身的活动显示的精神产品。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如:作为工具和机器系统的精神产品,绘画、雕刻等艺术产品,书籍、杂志、传媒等各种文化视听物,此外,人把自己的生物体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产品。以人自身的活动形态显示的精神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物化了的客观形式,如语言符号等;另一种是人的纯粹的精神生活行为,如各种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古代的“比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军龙在《北方论丛》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比德”为古人观照自然的一种独特方式,其基本特点是将自然物象的某些特征与人的道德观念、精神品格相比附,使自然物象的自然属性人格化、道德化,成为人的精神拟态,成为人的道德观念的形象图解和物化准则。人们观照自然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宗炳提出的人是精神物的思想在晋宋之际自然审美观念的形成中有两个积极的意义。一是在认识论上把主体分为精神主体和物质主体,彰显了主体的二重性。在这个意义上讲,人是精神物亦可称为人是精神我,以相对于作为物质形态的我。作为精神我,在面对自然的时候,他所追求的就不再是自我道德完美的标志和载体,也不再把自然看成是相互往还的依托或人生的归宿,而看成是超越了自我和超越了现实的自立的对象。相对于儒家以善为核心的自然审美观和道家以真为核心的自然审美观,源于佛陀净土和期往来生理论的人是精神物的自然审美观,其核心在美。具有人是精神物这种主体意识的人所追求的审美的最高境界即是澄神于泥洹之境,自然在他的眼中才真正成了审美的自然。  相似文献   

11.
在生命伦理观上,儒家与道家虽存在歧义但其精神实质相同。对于人类生命的地位及其价值,虽然儒家认为人贵于物,道家主张天人并生,但它们都有着贵生精神。对于不同生命之间的地位,虽然儒家仅主张德性平等,道家认为物无贵贱,但它们都具备平等精神。对于生命所持情感,虽然儒家主张兼爱万物,道家主张泛爱万众,但它们都充满仁爱精神。对于生命的存在状态,虽然儒家侧重于人际和谐,道家侧重于天人和谐,但它们都彰显了和谐精神。对于生命的终结问题,虽然儒家主张通过建功立业来超越死亡,道家主张通过与"道"合一来超越死亡,但它们都表现出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12.
《庄子》中的“畸人”,畸于人而同于天。畸人内德充实,生命力顽强,与神人、至人等理想人格形成互补关系。“畸人”之德,其一,以道为宗,师法自然;其二,超越形骸,忘怀生死;其三,具有以“畸”为用、以无用为大用的生存智慧,与物为春,与时俱化;其四,“独”,保持精神和人格的独立和自由。他们游方之外,以醒世者的姿态批判礼俗社会对生命和人性自由的框限,反对对人的同质化和标准化要求。庄子借“畸人”形象,一方面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审丑”美学;另一方面展示了丰富的生命哲学意涵,期待人们能跳出成心和定见的思维惯性,对生命作平等观照,从而实现精神的超越和独立。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文学中,"人性"是作家们不断探索的永恒主题.在福克纳与金庸的小说中,有大量的"人性扭曲"描写,两位作家把人的本性与现实融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创作手法和形态对这一文学主题进行着风格各异的描写和阐释,有着某些精神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乡村书写是陕西作家创作的共同特点。乡村是陕西作家刻骨铭心的精神记忆,是他们文学创作的‘‘家园”,是他们心灵自由的栖息地。乡村,是陕西作家创作题材的自然选择,是他们文学才情发挥的理想之地。陕西作家的非功利态度,使他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心无旁骛,达到了较高的心灵自由境界。乡村已成为陕西作家的一种精神守望创作题材的宿命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从《榆树下的欲望》看奥尼尔的悲剧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榆树下的欲望》表现了西方现代人在失去"上帝"这一精神信仰后的惶恐和不安。受物质主义文化影响,他们把追求财富作为一种新的精神寄托,在这种追求中,他们的人性与物质主义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结果导致他们人性的丧失,根本无法感受到生命本身的意义,同时也造成他人的悲剧。欲望本身成为他们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成为他们失去正常人精神和道德生活的标志。在物质主义造成的复杂矛盾中,父子关系、夫妻关系,都沦落为物质关系,无论他们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结果都必然是悲剧性的。奥尼尔通过表现他们在和自己的命运进行抗争时所表现出的悲剧力量,从而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悲剧思想:人只要能在绝望的境地里继续抱有希望,他就获得了生命的悲剧美感。  相似文献   

16.
英美浪漫主义作家从自然的审美与精神意义、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生命共同体三个方面书写了各自的生态意识.他们揭示了自然中美的真谛,阐释与自然相融的和谐之美,提倡回归自然,复归人类的美好天性,为人们追寻精神家园开辟出一条通往真、善、美的自然之路.此外,他们也表达了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注,呼吁人们敬畏生命,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强调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只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生命共同组成一个平等的生命共同体的宇宙血缘家庭.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价值在于揭示人类与自然的深层关系和相互影响,促使人们参悟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实践的类型与审美活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人处理自然、 社会及他人与自身关系的角度来看,实践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现实活动, 应该分为三大类型: 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实践。这三大类实践,从本质上看应该都具有审美性质,即当它们成为自由的实践时, 都可能转换为审美或包含着审美活动。但是, 审美活动, 从纯粹的意义上来看毕竟主要是精神生产
的一种, 因此,它最集中、最明显地表现着精神生产的特征, 并以自己的形象性、情感性、超功利性区别于其他精神生产, 如科学、道德、宗教等,它主要集中地表现为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18.
根据荣格的灵魂分析与神话原型理论,纳塞瑟斯与王尔德笔下的道连.葛雷,两者悲剧性的死亡是由灵魂投射的极端感情结所导致,纳塞瑟斯是道连.葛雷的反原型。缓和这两种极端投射,获得灵魂永生的方法在于把灵魂投射转移到爱、宇宙、神。原型是一种普遍的领悟模式,对原型的分析也是探求人类灵魂和谐与永生的途径。因此王尔德这部唯美主义小说也体现了对人类灵魂的探索与关怀。  相似文献   

19.
东汉时期的世俗民众没有认识到人终有一死的本质特性,反而抗拒死亡,渴求长寿永生。当年寿久长的愿望破灭时,他们又深信异象生命自然会在幽界冥府绵延不绝。不过生者却刻意疏远逝者,直接把殁亡人遣送到彼岸世界,希求幽鬼永居墓穴,接受冥府行政官僚体制和宗族观念的管制和束缚,按照世人的要求和期望去经历冥府生活。  相似文献   

20.
朱熹《中庸章句》对“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以及“与天地参”的诠释,强调人与物有着共同的“天命之性”,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道”,要求依据各自不同的“道”对人与物作出不同品级的节制和约束,以实现人与天地自然万物的和谐,蕴含着人与自然万物相互平等的。这种“人-物”平等思想,实际上是今天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观所必需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