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本文所讨论的是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本章认为,历史学科的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知识面覆盖宽广,综合性很强的特点。因而,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是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文章具体叙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六大环节,对于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有新的认识和界定。  相似文献   

2.
历史人类学是20世纪前期新兴的一门学科,虽然学界对其学科定位、学科性质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学术界已对此学科表示了极大的关注。通过简略梳理历史人类学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并以王明珂先生的历史人类学著作《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为例,浅析其研究方法,以期厘清对历史人类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学科史的发展进程中,历史社会学与社会史学科内部处境相似,既作为分支学科推进,也作为学科整体范式的追求,在社会学与历史学的交叉互动中扩展各自的学科视域.《社会学研究》和《社会》两本社会学代表期刊在近十年中共有46篇文章与历史维度或历史事件相关,可划分为明清之前中国传统社会研究、明清史研究、近现代史研究三个维度,前两类较多偏向于社会史路径,后一类则多选择历史社会学路径,范式的倾向与研究关注的历史时段及材料息息相关.历史/时间维度与社会/关系维度共同加深了学科自身对学科间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育似乎走进一个误区:素质教育=降低学科教育难度+艺术特长培养.实际上,培养创新能力才是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高的"情商"才是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育学界对于历史教学论课程性质的讨论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应用教育理论学科说、教师职业技能学科说和具有历史专业特色的教学理论学科说。教材建设方面成果丰硕、特色鲜明,但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当今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对学科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对本学科进行研究,成为了推动相关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地理学与华侨华人研究在研究内容和对象、研究理论和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交叉性。通过对历史地理学与华侨华人研究关系进行梳理,笔者认为这对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研究新方向具有比较重要地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导方向 ,历史学科素质教育实施的主体是广大的历史教师 ,因而 ,历史教师素质的高低就成为历史学科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本文从知识、能力、品德、情感四个方面论述了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乡村研究这一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领域,历史人类学抑或田野历史学作为正在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趋向,既是历史学与人类学学科相互融合与渗透的结果,又有力地推动着这两大学科的发展。我们需要在学科本位意识与学科融合趋势的张力中,推动文献与田野研究方法相融合、历史与现实解读视野相结合的历史人类学的发展。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注重对乡村社会历史与现实的深度理解,实现当代中国乡村研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的本质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历史学科具有前瞻性、当代性、人文性、主客观统一性及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历史人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参与。历史探究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历史探究是一种思想的探究,探究内容的选择要遵循范例性的要求,以研究史料为核心,注重研究结论的多样性;学习历史离不开批判、反思、思辨、推理。  相似文献   

10.
就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历史的反思,对教学论学科体系的科学化问题、教学论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教学论学科水平的历史现状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深化历史学科改革,促进史学的繁荣和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本刊编辑部和历史系于1987年12月5日联合召开座谈会,邀请校内部分史学工作者,就如何深化历史教学、研究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历史学是一门古老而与现实紧密相联的学科,加强历史学科的研究在今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以往的历史教学和研究中,积弊很多,严重地影响着历史学科为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因此,历史学科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没有生命力,就不能发展。与会者对今后历史学科如何改革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意见。现将这些同志的发言整理发表。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社会学具有强烈的历史取向,历史学对社会学则兴趣匮乏。20世纪前半叶,历史学开始向社会学寻求合作,主流社会学却走向具象经验化研究。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社会学界倡导"历史转向",历史取向的社会学研究得以再兴。同一时期,社会学取向的历史研究虽偶有波折,依旧方兴未艾。通过对学科关系史与相关理论的对读,我们发现:两门学科关系发展受制于学科组织关系;两门学科关系因各自学科研究目的、对象、方法而变化;两门学科关系受外部环境影响;两门学科关系被学科发展时序差所左右。四重逻辑并置导致了西方社会学与历史学百余年来的交异与融通。  相似文献   

13.
正郑毅,1962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教授,博士,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省重点学科历史学学科带头人。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历史学科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吉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教育厅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吉林省社科院客座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4.
考古学学科的目标是复原历史,复原过去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阐明文化发展的进程,它以独特的学科特点在研究人类社会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考古学研究对象的残破性、偶然性、参比性本身所具有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考古学学科要重构历史,必须整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开放学术视野,多角度多层面地解释资料,才能揭示社会历史真相。湘西里耶的考古发现引发了很多研究,笔者试从考古学科的特点对这一发现研究作探讨性的审视。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深入分析我国历史上辉煌的科技成就的基础上,阐明了进行历史科技地理研究的必要性,初步构建了历史科技地理学科的轮廓,论述了历史科技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高考制度的改革,都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及其作用正日益得到重视.历史学科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必备的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高等院校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历史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史料的解读与运用素养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人文素养培育也是历史学科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高校历史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主客观原因导致大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的精力不够;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被教育技术所束缚;课程设置不合理与教师结构不完整等.因此,基于高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加强对教学的监督和总结;科学设定核心素养培养的承载课程;改变教学方法;强化课程评价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7.
今天以前的一切都是历史,因而历史本不分科,况且中国治学素来不重分科.可是今日的史学,无非分科的学史和分科的历史两种,前者为用各个学科现在的形态追述出来的学科发展史,后者为用不同学科的方法眼界研治的一般或分门别类的历史.其共同性则是以后出外来的观念系统重新组装历史.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教学论学科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胡哲敷的《历史教学法》是该时期历史教学论思想的代表。在胡哲敷的体系中,历史教学法作为教育学子学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明确,但其与历史学的粘连性却十分明显,乃至于以历史学理论填充了学科教学论理论。尽管胡哲敷的体系还不太成熟,但其著作依然体现了对历史教学论学科的本土化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从教以来,我获得了"江阴市优秀班主任"、"江阴市德育先进工作者"、"江阴市优秀党员"、"江阴市‘十佳师德标兵’"、"无锡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江阴市青年教学能手"、"无锡市历史学科教学能手"、"江阴市历史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学科基地历史专家组成员"、"无锡市历史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考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近五年来,我有30多篇论文在  相似文献   

20.
在学科与学科之间,恐怕没有哪两门学科的关系比档案和历史更为密切的了。档案为历史的撰写和研究提供原始资料,使历史学科的存在成为可能。历史学科是档案的用武之地,离开了陈述和研究历史这一目的,档案亦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档案是矿藏,历史是对矿藏的开采和利用。 也正是二者的相关性,模糊了历史研究者对二者起源差异的认识,错把档案的起源当作历史学的起源。至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有关史学史的著作,无不例外地把档案的起源与史学的起源混为一谈。尤为不可的是,把中国古代商、周时期的档案人员(史官)当作史家,把当时的档案文献(“典”、“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