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关系到志愿服务活动的长久性和可持续性,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需要从法制、权利、资金和社会四个方面构建长效机制,从而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教育引导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北京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因、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所面临的困难、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观体系、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导与管理等方面的调查发现,志愿者权益保障、校方政策支持以及志愿者正常学习时间的保证都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另外还发现,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其收获与动力基本呈现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研究内容涉及功能、价值和管理机制等诸多方面,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但与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事业相比,志愿服务的研究特别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则滞后于实践活动。如何从相对微观或相对具体层面探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弥补理论指导的欠缺和技术保障的不足,是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体现大学生自身社会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问卷调查表明,当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整体状况较好,但还存在对志愿服务认识不明确、队伍建设不稳定、志愿时数认定公正性不足和保障机制缺失等问题。为促进高校青年志愿工作的发展,高校需要强化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再认识,进一步改革大学生志愿服务体制和机制,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大学生志愿服务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进行,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机制保障、思想引导、服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资金支持、评价激励等相关制度,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增强其服务能力,以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西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总体上是有序、有效和可持续的,但也存在问题。部分大学生对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了解,参加志愿意服务呈短期性、参加的途径和场所较为集中、涉及范围较小,参加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动机盲目和具有功利性。可以通过拓宽大学生了解和参加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的渠道和加强高校与残联机构、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之间的联动,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管理,推动助残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科学管理,根据善治理论,要合理满足与引导大学生志愿者的动机,培育国人志愿精神,及时公开与志愿者相关的信息,建立科学的志愿者绩效评估机制,高度重视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管理过程的全程参与,为志愿活动提供法律保障,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区域性志愿组织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8.
高校社区志愿服务是指在大学生自愿参与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和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依托数据化背景,通过数据化管理学生活动,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从高校、学生、社区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志愿服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代表的助人和自助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但在目前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动机不纯,导向作用不清晰;活动内涵待深化,育人功能不到位;活动持续性差,载体作用发挥缺乏稳定性等.文章从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和激励、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建立服务基地、搭建活动平台、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品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支持力量,在组织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则实现了自我教育,促进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制度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注重日常化发展,是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完善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相融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参加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类型多、参加频率高、动机端正,但理想色彩浓郁。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仍存在管理、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推进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要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构建长效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和统筹,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实践育人理论研究,重视课程化建设;活动形式多样化,强化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力量;创新宣传载体和手段,大力弘扬志愿服务文化。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德育内容的重要部分和载体,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志愿服务中。在新时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此外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社会责任感培养受志愿者自身素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志愿者优良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促进志愿者活动质量的提高、加深服务对象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感情,树立其良好的志愿服务形象。提升大学生志愿者个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自1993年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成立至今,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活动的载体,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开展了将近十年。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大学生志愿活动的间断性。很多学者从志愿组织的问题,或是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入手分析。本文则试图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强化大学生的志愿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发展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事业,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志愿者的动机,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与保障方面的情况,归纳了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特征:一是我国志愿服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二是高校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三是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社会经济效益可观。最后提出了完善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宏观理论与微观实践体系,合理使用志愿者资源中"共性"与"个性",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志愿服务与信用是相互联系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信用体系建设,同时大学生信用体系建设有助于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长远发展。基于大学生志愿者信用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问卷调查所了解的大学生对志愿服务信用激励的需要程度,建议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信用激励运行机制,构建大学生志愿者信用宣讲、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应用、信用修复机制,完善大学生志愿者信用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志愿活动不再局限在大学校园的环境保护、安全维护、新生服务等方面,同时也更多地参与到奥运会等国家层面的社会活动中去。伴随着志愿活动的兴起,大学生志愿活动动机研究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然而如何激励大学生更加主动、更加热情地投入社会实践中,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从分析大学生志愿者动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特点,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学校安排、增长知识、拓宽社交三方面为吸引、调动大学生从事志愿活动的激励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水平校园文化建设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团在志愿服务的活动设计、经费使用、体制管理、骨干培养等方面还面临诸多困境与不足。因此,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团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转变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社团内部管理体系,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增强发展活力,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当前人口老龄化以及居家养老服务推行的背景出发,以南宁居家养老服务大学生联合组织为例,指出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志愿服务内容与老人的实际需求脱轨、活动经费保障能力不足、志愿服务对象难觅及社会力量的参与不到位、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力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内容应与老年人的需求接轨、建立多方位的"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经费保障体系、加大"居家养老"的宣传力度及推动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等措施,以期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了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朝着规范化、优质化以及社会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以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为出发点,分析了其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具体作用,通过剖析当今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现状,对如何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性的拓展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对西安世园会24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结果显示世园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良好,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参与动机主要来源于利他主义、理想的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环境因子五个方面,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大学生的性别、专业、学历层次和政治面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校、政府、社会各界需要在大型志愿管理服务工作中加强管理、正面激励、持续引导,维护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的良好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